核心提示: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刘继贤,最近在中央党校机关报《学习时报》解读胡锦涛总书记的军事变革思想,论及中国军事变革时指出:既不轻易诉诸武力,又要做到敢於应战。要处理好备战、慎战和敢战的关系,不战则已,战则必胜。
从我国我军来说,把当代进行的军事变革称之为中国特色军事变革。那么,如何认识中国特色军事
变革的基本含义呢?概括起来说,就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人类社会技术形态和战争形态的重大变化,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趋势,立足中国的国情和军情,实行质量建军、政治固军、科技强军、依法治军、科学管军,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以机械化促进信息化,逐步把我军建设成为信息化军队,逐步具备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能力,更好地为保卫国家安全和维护祖国统一服务,更好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胡锦涛同志对世界新军事变革和中国特色军事变革都很重视,就这个问题作了许多重要指示。他主持中央工作以后,新一届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的主题,就是“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态势”。他指出,我们要加强对世界新军事变革的研究,把握趋势,揭示规律,采取措施,积极应对,不断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胡锦涛同志主持中央军委工作之后,就提出要深入研究如何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完成好机械化信息化双重任务的问题。他指出,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是我军现代化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能不能完成这项战略任务,关系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全局,关系国家的安全统一,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因此,要密切观察世界新军事变革的趋势,主动适应世界军事发展的潮流,从国情军情的实际情况出发,真正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路子,努力夺取国际军事竞争的战略主动权。胡锦涛同志的这些重要指示,为我们研究世界新军事变革和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践依据和思想武器。
学习领会胡锦涛同志的指示精神,结合实际回答“当代世界新军事变革发展形势与应对思考”的问题,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两个字:创新。军事领域作为竞争和对抗最为激烈的领域,是最具创新活力也是最需要创新精神的领域。依靠创新推进军事变革,既是当代世界新军事变革发展形势的客观存在,也是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应对思考的必然选择。那么,依靠哪些方面的创新推进军事变革呢?主要的是要依靠技术、思维、制度、作战、训练、管理和理论等方面的创新推进军事变革。
一、依靠技术创新推进军事变革
军事变革,技术是基础。恩格斯说过,技术决定战术,在现代条件下,技术不仅决定战术,而且决定战役乃至战略。
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注重依靠技术创新。在推进新军事变革的进程中,虽然各国的情况不大一样,但是依靠技术创新推进新军事变革却是共同的做法。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素有崇尚技术创新的社会文化传统,其做法更具有代表性,概括起来是“三个注重”,即注重抢先发展、注重信息主导、注重民技军用。
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同样需要依靠技术创新。我们不是唯武器论者,相信最终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忽视先进武器的作用,一向高度重视尖端技术的发展。依靠技术创新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既是必然的选择,又是重要的方针。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属于后发展国家。这就决定了技术创新不能走“抢先发展”、“渐进发展”和“跟进发展”的道路,而是要走“自主式发展”、“跨越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的指示精神,在军事变革的实践中创新军事技术,以创新的军事技术成果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把握好以下几点是很重要的。
第一,集中力量自主创新关键技术。20世纪60年代,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科技力,成功地研制了“两弹一星”,这就是导弹、原子弹和人造卫星。20世纪80年代以来,多次集中力量,卓有成效地研制了一批“杀手锏”装备。但应看到,我国军事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为此,必须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实行重点突破,力求关键技术有所创新发展。
第二,要有选择有重点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对于这个问题,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实践证明,只买别人的东西也是不行的,完全依赖别人的东西是靠不住的。最好的办法是该买的还是要买一些,但对买来的东西要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变成自己的管用的东西。
第三,在科技强军战略指导下完成技术改造。军队要实行科技强军战略,努力把科学技术融入军队的方方面面,使之成为增强军队战斗力和提高建设效益的推动力,成为渗透于决策、指挥、训练、管理、保障等各系统的主导因素。
二、依靠思维创新推进军事变革
军事变革,思维是首要。思维依旧,谈何变革;思维陈旧,无法变革。
胡锦涛同志指出,加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步伐,要做的事情虽然很多,但要注重更新思想观念。面对军事变革的新情况,要克服陈旧的落后的思维方式,努力用新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如果不改变思维方式,不注重创新军事思维,是难以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的指示精神,在军事变革的实践中创新军事思维,用创新的军事思维成果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努力实行以下“五个转变”是很重要的。一是实行由机械化军事思维向信息化军事思维的转变;二是实行由要素型军事思维向体系化军事思维的转变;三是实行由单向型军事思维向多向型军事思维的转变;四是实行由封闭型军事思维向开放型军事思维的转变;五是实行由保守型军事思维向创新型军事思维的转变。在这“五个转变”中,尤其要注重实行前两个转变。
第一,实行由机械化军事思维向信息化军事思维的转变。为此,要做到“一个破除、三个认清”。“一个破除”,就是要破除根植于工业时代的机械化思维方式。“三个认清”,一是要认清信息和信息力是构成战斗力的最重要因素;二是要认清信息优势是最大的军事优势和作战优势;三是要认清军事信息技术是最关键的军事技术,是研制信息化武器装备和对机械化装备进行信息化改造的技术基础。第二,实行由要素型军事思维向体系化军事思维的转变。要素型军事思维是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的产物,其实质是在解决和处理军事问题时注重个体要素,而关注整体全貌不够。随着军事实践的发展和战争形态的演变,信息化战争的非线性特征日趋明显,军事思维方式就必须随之改变。应当看到,体系化军事思维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建设信息化军队和实施信息化战争所要求具有的思维方式,其实质是用“大系统”的观点来处理军事问题,科学地组织军队建设和军事活动。
三、依靠制度创新推进军事变革
军事变革,制度是保证。体制不合理,机制不顺畅,法制不健全,变革就无法进行。
从体制创新来看,世界多数国家军队的做法是:压缩军队规模,优化军队结构,调整领导指挥体制和部队编制,努力使军队各组成部分实现一体化。比如,美军依据“转型性变革”的计划,将打破传统陆海空天等军种体制,按照系统集成的方法,建立“超联合”的一体化作战部队。
从机制创新来看,美军成立专门机构,以协调军事转型事宜。一是军队序列中的专职机构,如国防部办公厅基本评估办公室、联合部队司令部等。二是领率机关中的临时性机构,如国防部直属的军事转型办公室和各军种部的部队转型机构。三是高级领率机关中的临时研究机构或课题组。这些机构的设立和运行,完善了军事转型的机制,发挥了横向协调的作用。
从法制创新来看,美国政府将军事转型纳入《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和《政府工作与成效法》的总体规划,使转型工作有法可依。国会通过《21世纪防务转型法》,以立法的形式支持美军人事和武器装备采办制度变革。
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同样需要依靠制度创新。胡锦涛同志指出,在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进程中,要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努力用制度创新推进军事变革发展。从我军的实际情况来看,军事变革进入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政策制度调整在不断深化,体制编制调整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也应看到,军队建设还滞后于社会利益关系调整变化和国家政策制度的创新发展,制度变革的任务还很繁重,要结合实际抓紧抓好。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的指示精神,要在军事变革的实践中创新军事制度,用创新的军事制度成果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第一,务必抓好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面对新军事变革的深入发展,面对新的情况和新的要求,必须深入探索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新模式和新方法,从而更好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第二,认真抓好军队体制编制的调整。一方面,对看准的、时机成熟的体制编制问题可进行局部微调。另一方面,又要根据军事变革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从长计议,对军队体制编制进行系统的论证和调整。
第三,切实抓好军队的法律法规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必须高度重视法律法规建设,自觉按照依法治军的要求,把军队建设逐步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四、依靠作战创新推进军事变革
军事变革,作战是牵引。从军事变革发展来说,仗怎么打,就怎么变革;打什么仗,就变革什么。以作战需求为牵引,这是新军事变革发展的必然要求。
世界有的军队推进新军事变革,注重通过作战来实践和验证。就从美军来说,它不仅通过发动战争展现美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而且把战争作为实践与验证其新的作战思想、建军原则和武器装备的试验场,力求实现“打一仗、进一步”和推进新军事变革的目的。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尽管多种战争形态还会并存,但
信息化战争日趋成为主要的战争形态,即由信息化军队使用信息化武器装备,在陆、海、空、天、电(磁)等多维空间进行的战争。瞄着这样的发展趋势,美军以打赢信息化战争为目标的军事转型正在进入全面推进和实施的新阶段。美军强调,军事转型必须以作战需求为牵引,要在总结实战经验的基础上创新作战指导。美军作战指导的创新,突出反映在如何实施联合作战上。
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同样需要依靠作战创新。胡锦涛同志指出,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要以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为战略目标,要提高部队的火力、突击力、机动力、防护能力和信息能力。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与以往的战争相比,情况更复杂,难度也更大,必须深入探索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指导,以达到推进军事变革和赢得战争胜利的目的。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的指示精神,在军事变革的实践中创新作战指导,用创新的作战指导成果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做到以下“三个明白”是很重要的。
第一,要明确所处方位。这就是要把军队作战所处的历史方位找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军的作战将主要是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对此要统一认识,准确把握“信息化条件下”这个历史方位,防止出现滞后或冒进的错位现象,使建军和作战既紧跟时代又不脱离实际。
第二,要明确打什么仗。这就是要明确面临的战争形态和作战类型。21世纪头20年甚至更长时间,中国将实现历史上极为重要的战略发展,同时也将面临复杂的矛盾冲突,威胁国家安全的战争形态主要是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而作战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实践证明,作战类型的多样是与安全威胁多元紧密相联的。与此同时,完成祖国统一、拓展国家利益、保卫周边安宁、维护社会稳定等任务,也决定了作战类型是多样的。
第三,要明确仗怎么打。这就是要明确将要采用的作战原则和作战方法。新的历史使命要求军队的军事行动,必须在维护国家安全和战略机遇期的大局下实施,既不轻易诉诸武力,又要做到敢于应战。这就要求处理好备战、慎战和敢战的关系,不战则已,战则必胜。
五、依靠训练创新推进军事变革
军事变革,训练是实践。军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呢?战时打仗,平时训练。战争时期,作战是基本的实践活动;而在相对和平时期,训练则是军队最经常、最基本、最大量的实践活动。
世界各国的军队都很重视训练创新,力求以训练创新推进新军事变革的发展。美军训练创新注重需求牵引,适时调整训练的内容和方法,强调联合作战训练,增强训练的适应性和针对性。一是在训练内容上,增加信息战的训练;二是在训练重点上,突出三军联合作战与联军作战训练;三是在训练方法上,加大发展建模、仿真与模拟训练系统的力度。
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同样需要依靠训练创新。胡锦涛同志指出,训练既是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深入发展的重要抓手。一方面,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不断对训练的目标、任务、方法和手段提出新要求,训练必须创新;另一方面,训练如果上不去,将会从全局上影响和制约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队现代化进程。因此,必须把训练摆在战略位置上,依靠训练创新提高作战能力,并以此带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发展。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的指示精神,要在军事变革的实践中创新军事训练,用创新的军事训练成果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第一,转变训练思路。就是由机械化条件下的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的训练转变。
第二,更新训练内容。就是训练必须向信息化聚焦,从而使信息技术和手段成为提高训练质量新的增长点。
第三,突出训练重点。一体化联合训练是军队训练的重点,训练创新必须以一体化联合训练为突破口。
第四,改进训练方法。就是要用科学方法促进训练。训练要走基地化、模拟化、网络化的路子。
六、依靠管理创新推进军事变革
军事变革,管理是关键。
20世纪80年代,美军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积极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率先启动新军事变革。当时,美军也曾出现无序发展的状态,各军种网络建设各自为战,烟囱林立,造成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教训让美军意识到,信息化建设出现的问题,实际是管理上的问题。为此,美军悄然进行了一场“军事管理革命”。
美军实行科学管理,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行战略管理,改变只注重微观管理而忽视宏观管理的问题,强调要从最高层次抓好决策和规划。二是实行系统管理,改变只注重作战单元管理和武器装备平台管理单一模式的问题,强调把管理的重点放在谋求作战力量整体发展和作战体系的系统集成上来。三是实行集中管理,改变高层领导体制的分散和层次过多的问题,强调对人、财、物、时间和信息实行集中统管。四是实行矩阵管理,改变注重纵向联系而横向联系不够的问题,加强横向一体化的协调。五是实行精确管理,改变注重粗放型管理而细化不够的问题,强调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使管理精确化。
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同样需要依靠管理创新。胡锦涛同志指出,世界新军事变革不仅是一场军事技术和军队组织体制的革命,也是一场军事管理的革命。科学高效的管理,对于降低军队建设成本、提高军事系统运行效率、增强部队战斗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要做的事情很多,既面临着发展高新技术武器装备、调整体制编制、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创新军事理论等重要任务,也面临着军事管理创新的重要任务。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的指示精神,要在军事变革的实践中创新军事管理,用创新的军事管理成果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第一,从偏重“事务管理”向注重“战略管理”转变。
第二,从偏重“分散管理”向注重“集中管理”转变。
第三,从偏重“人治管理”向注重“依法管理”转变。
第四,从偏重“垂直管理”向注重“矩阵管理”转变。
第五,从偏重“粗放管理”向注重“精确管理”转变。
第六,从偏重“效率管理”向注重“效益管理”转变。
七、依靠理论创新推进军事变革
军事变革,理论是先导。新军事变革涉及的范围广、问题多、难度大,需要创新的理论进行导向,避免走弯路,减少变革中不必要的损失。
纵观当今世界各国,凡是推进新军事变革的军队,无不把军事理论的创新作为新军事变革的核心内容,力图以军事理论创新为先导,夺取“寂静战场”的优势与主动,并以此推进新军事变革的发展。
美军军事理论的创新,主要反映在作战指导方面和军队建设方面。从作战指导方面来看,在联合作战理论不断创新的同时,提出了“非接触作战”、“非线式作战”、“非对称作战”、“精确战”、“威慑战”、“空间战”、“信息战”、“全谱作战方案”、“网络中心战”等理论。从军队建设方面来看,提出了“系统集成”、“扁平网络化”、“小型化”、“多能化”、“全能型军队”、“建设信息化部队”等理论。
美军的军事理论创新,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五步递进的“理论先导”模式:第一步,提出军队建设和作战指导的理论构想;第二步,由各作战实验室进行实验评估;第三步,拿到各训练基地进行训练检验;第四步,拉到战场进行实战检验;第五步,由各条令司令部加以条理化、法规化。美军通过以上“五步”的做法,力求达到创新发展军事理论的目的,从而更好地为推进新军事变革服务。
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同样需要依靠理论创新。2006年12月8日,胡锦涛同志在接见军事科学院第六次党代会代表时指出,要密切关注世界安全形势和世界军事发展趋势,立足我国的国情和军情,着眼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拓宽战略视野,更新发展观念,深化科研改革,努力构建具有我军特色、体现时代特征、充满发展活力的军事科学体系,充分发挥军事理论指导军事实践、引领军事变革的重要作用。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的指示精神,创新军事理论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第一,明确方向。这就是要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奔着这个方向发展,既是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趋势,也是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必然要求。为此,对过去基于机械化战争而建立起来的各学科理论及其体系,要根据信息化的要求进行创新,逐步构建具有我军特色的适应军事信息化需要的军事理论体系。
第二,保持特色。这就是要着眼时代发展,坚持和创新党的军事指导理论。我们必须深入学习研究胡锦涛同志军事论述的时代特征和理论价值、思想内涵和科学体系、指导规律和科学方法,自觉地运用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最新成果,指导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发展。
第三,重点突破。这就是要向重大现实问题进行高度聚焦,以重点突破来带动全面创新。重点在哪里呢?就是要围绕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实践需求,围绕信息化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军队、怎样建设军队,围绕未来打什么样的仗、怎样打赢等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创新。
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需要大力改进领导作风。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任重道远,对做好各项工作的要求很高,尤其是对领导作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良好的领导作风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注重反对“四个主义”、克服“四种现象”、解决“四个问题”是很重要的。
第一,反对“四个主义”。就是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好人主义、个人主义。努力做到:注重实际效果,实行科学决策,敢于坚持原则,不计个人名利。
第二,克服“四种现象”。就是要认真克服说得好听不做、说得很多做不到、做了一点就表功、不做也要去作秀的现象。努力做到:多做少说,只做不说,多办实事,不说空话。
第三,解决“四个问题”。就是要切实解决假、虚、懒、贪的问题。努力做到:不假真一些,不虚实一些,不懒勤一些,不贪廉一些,以真、实、勤、廉的作风做好领导工作。
总之,军事变革能否成功,关键在创新,关键在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