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鸣阳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最近他翻译了一本英国人米克•奥黑尔的科普著作《企鹅的脚为什么不怕冻?》。这本书在科普形式上别具一格,而王鸣阳先生更是从中看到了科普创作的曙光。他的译者的话对科普工作者无疑具有启发和鞭策作用。
启发心智的《企鹅的脚为什么不怕冻?》
——兼谈科普读物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王鸣阳
关于 “为什么?”一类图书,坊间已有不少,那么,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的朋友为什么还要组织翻译这本《企鹅的脚为什么不怕冻?》(Why Don’t’ Penguins’ Feet Freeze?)呢?原来,这是英国在2006年出版的一本畅销书,依我看,还可以说是一本奇书。广西科技出版社的负责人何兴先生是这样向我介绍的:
“这是英国在2006年出版的一本解答各种自然科学知识的图书,全部内容都来自在国际出版业享有盛誉的大众科学周刊《新科学家》(New Scientist)。2006年一年的总销量达到40万册,在圣诞节销售旺季,仅在第一周里就售出了6万册。《新科学家》在2005年出版的前一本同类书《任何动物都吃黄蜂吗?》(Does Anything Eat Wasps ?)也登上了该年的亚马逊(Amazon)(英国一家最大的网上书店)畅销书排行榜,一连几周名列榜首。
“这本书的最大特点,是问题和回答都来自该杂志(包括电子版)在世界各地的读者。书中的问题真正是读者的疑问和想要知道的事情;书中的回答也真正是读者的思考,可以对别人的回答进行补充或反驳,也可以自己另做出回答。”
由此可见,这其实是大众提问大众回答的“为什么”。我见到的一些 “为什么”中文图书(靠剪贴拼凑起来自称的“原创”自然不值一提),其中比较好的,确实也能向读者传达不少知识。然而这些书中的“为什么”,基本上都是编者们闭门造车设想读者想知道或者应该知道的问题,而答案,也就是解释,看得出,属于撰稿人自己见解的很少,大多是辗转因袭的“定论”,难以激发读者的思考。像这本书这样由大众提问大众回答,而不给出“标准答案”的“为什么”,此前我还没有见到过。所以我说它是奇书。
这本书收集的问题(提问者和回答者涉及到不同的知识层次),其不乏中小学生提出的非常难解释的问题。比如说固定在回旋转盘边上用玻璃罐罩住的蜡烛火苗为什么不是向后偏,而是向内侧偏斜?再如,在坠落的电梯里向上跳到空中是否能够逃过劫难?回答的角度和解释更是五花八门,一个问题最多有八人回答,真的是见仁见智,常常让我意想不到,受到回答者幽默的感染还会忍俊不禁。比如酒后走路左偏,除了常见的左右脚不对称的解释,还有人提出是右兜的硬币买酒用光,左侧挂的钥匙串将人体拖拽的结果。书中大多数的“为什么”回答,与其说是告诉了读者“是怎样”,还不如说是激发了“我来回答,我还可以这样解释”的欲望。
科学的特点之一,就是对一个问题的解释往往不会是最终的答案,总可以还有从其他角度论证和进行更加深入的说明。那种让读者误以为就是唯一正确的最终答案,好像满足了读者的好奇心,其实,常常反而会产生堵赛人的思路,禁锢人的思想的副作用。例如“香蕉球”问题,也就是踢出的旋转足球为什么会拐弯,根据我以为很有道理的常见的解释,我曾以为同乒乓球一样,那不过是运动的球体两侧气流相对于转动着的球面的速度不一样的结果。读了这本书中的几个回答,我才知道两者并不一样,两种球以同样方式旋转而偏转方向却相反,原来还有另一种“边界层脱离效应”在起作用。我不研究运动科学,对于这个“边界层脱离效应”兴趣不大,然而,读过这些回答我再次受到启发:对一个问题的“定论”解释,也是不能轻信的,在真需要解决实际问题时,那种一知半解是要碰壁的。书中一位小学生的提问,甚至用自己的实验对倒扣杯子压入水中的蜡烛在火苗熄灭后水面上升的“定论”解释(即杯子中的氧气被燃烧耗尽的解释)提出了质疑,而且他是对的,纠正了一个流行甚广的错误。在这个问题上体现出来的这位小学生的那种绝不迷信的怀疑精神(科学精神之一)不是超过了我们许多大人吗?这本书所具有的这种启发读者积极思考的优点,由此可见一斑。
翻译这本书还使我联想到一个科普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问题。反对应试教育的呼声延续了多年,有的意见甚至把应试教育当成了素质(或者说能力)教育的对立物。其实一个人的一生中不知道要应试多少次,出了学校门找个好工作,有了工作希望晋升,也都有不同形式的应试呢,谁也改变不了。问题在于考试考什么。考死知识,就有应付考死知识的教育;考素质,就有应付考素质的教育。大概大多数人都不会同意干脆不要考试,可以普遍采用“推荐”或者“我说谁行谁就行”的办法来选拔人才。“为什么”图书,被不少人看成“小儿科”,好像是茶余饭后的消遣而与学生学业不沾边。然而这本书中有许多“为什么”,并不是可以简单地说出是这样或是那样就可以回答的,而是要运用所学过的最基本的知识进行推理才能够做出正确回答。也就是说,如过是考题的话,考的是“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那是死记不下来的。早年我曾见过一份美国的研究生考试的物理学考题,一共100道题,时间100分钟,必须一分钟回答一道题。还记得其中有一道题是:假定有某个国家实行家庭计划(计划生育),一位妇女生下女孩还可以再生,但是只要生下男孩,就不能再生。如果自然生育的男女比例是一比一的话,那么实行这种生育政策对男女比例有什么影响,为什么?只要真正懂得了什么是独立事件的概率概念,这个问题就很简单。遗憾的是,我用它测试过好几位朋友,包括数学系或物理系毕业的大学生,在一分钟内的回答都是“大概女孩的比例会增大吧?”(错了!)有的则说“要计算一下”(一分钟肯定不够)。在我看来,前面提到的蜡烛火苗和坠下的电梯问题,尽管只需要用到高中的物理学的知识,同上述问题一样,其实也是考研究生的好题目呢。
现实的情况是,学校考试对于孩子和他们的家长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科普书,推而广之,其他课外读物,就不应该只顾用一些他们至少目前未必用得着的“科学知识”(如恐龙热,这是科普热点抑或是商业热点,我就大有怀疑)再去填塞他们的头脑,而应该也可以多一些看似与课本无关的有趣内容,但却紧扣学校教育的知识点,以此来增加他们对课本知识的兴趣,并能够帮助他们在愉快中扎实掌握课本知识,——说白了,促使他们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帮助他们在考试中得高分。据我的观察,我们的科普出版物多半与学校教育分离,好似让学生多一些课本上没有的死知识就是“素质教育”,没有有意识地努力去满足人们希望阅读科普读物也能提高自己考试成绩这个十分现实的也是可以满足的需求,以至于有的家长甚至会担心看这类“杂书”太多会影响学业(家长方面的误解,这里不去谈它)。须知,提高科学素养的主要手段仍然应该是学校的系统教育,而不是靠东鳞西爪的一大堆似懂非懂的死知识。在这方面,科普读物的主要作用应该是培养科学兴趣和启发心智。我真的希望孩子们能够甩掉那些其实是课本充水(或企图代替教师的讲解),因而变得越来越厚的所谓教辅材料,卸下额外负担,而有机会挑选到一些同自己正在学习的各学科知识的内容和水平相当的有趣的课外读物,真正享受一下阅读的愉快,在放松中使自己变得更加聪明,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比如我当学生时读过的前苏联著名科普作家伊林的大量作品就曾帮助我得到高分。)
当然,这本《企鹅的脚为什么不怕冻?》,既然是来自广大读者中的问题,自然不会是某一位具体读者全都有兴趣的。同时,我也要提醒读者,书中对问题的回答(我有意不用“答案”一词)并非“标准答案”,你一定要自己做出判断,并大胆试着给出自己的回答。你的回答只要是经过思考的持之有故,言之有理,不论以后被证明是对是错,你就已经大有收获——凡事不盲从,要动脑筋。我建议读者先挑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来阅读,在有了“这种回答不对”“我可以回答”的欲望之后,再阅读其他问题,才会在如何进行科学思考方面同样有所收获。你不久也许会忘记那些你并不感兴趣的问题的解释,但肯定忘不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那种思考方法,久而久之,便会养成爱思考、会思考的习惯。
书中给出的既然不是“标准答案”,便有可能产生误导。《新科学家》编者似乎已经考虑到了,在有多条回答时,后面的回答多半对前面的回答有纠正或补充,有时《新科学家》编者也会以好似讨论主持人的身份写上几句引导讨论的话,防止读者被错误的回答误导。为了使不熟悉西方文化的中国读者更便于理解某些内容,译者在不歪曲原意的前提下,在不少处的译文中添加了原文字面上没有的指明背景的说明性文字。
说到这本书的读者对象,真的很难圈定一个范围。书中回答的撰稿人,有专家,也有中小学生,当然也就适合于如此广大范围的对自然充满好奇心的读者阅读。不过,不同知识层次的人,平时喜欢还是不喜欢动脑筋的人,阅读的愉快程度和收获肯定是不会一样的。
我是一位退休科学编辑,老人,我对这本书很有兴趣。正因为觉得有趣,才接受广西科技出版社的委托接受了此书的翻译任务。故此特向各位读者推荐。
《企鹅的脚为什么不怕冻?》
113个大众提问大众回答的“为什么”
作者:[英] 米克•奥黑尔 著
翻译:王鸣阳
出版日期:2007-6
ISBN:978-7-80666-928-0
字数:125千字
纸张:胶版纸
定价:14.80 元
出版社: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