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能源备受关注 马铃薯可成为电热能"源材料"

王朝科普·作者佚名  2007-06-2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在我国,每年出产的马铃薯中,至少有20%遭浪费;大量的麦田收割后,留下的秸秆被焚烧,对空气形成污染。而另一方面,能源的日益紧缺又成为威胁人类发展的重要因素。其实,不论是马铃薯,还是秸秆,都可以转变为各种形式的能源。在昨日的东方科技论坛上,从生物身上挖掘新能源,成了科学家热议的焦点。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专家王万军说,科学家发现,马铃薯含有较多淀粉,而淀粉经水解、糖化等化学反应之后,即可制成“生物乙醇”、L乳酸等物质,再经过转化处理,便是用来生产燃料、电热能和化学产品集成装置的绝佳“源材料”。而且我国眼下这些可利用的生物“源材料”资源充足。

与此同时,大量可利用的纤维素也堆放在人们面前。仅以农作物秸秆、皮壳一项为例,每年产量就达7亿多吨,其中玉米秸、小麦秸和稻草中,至少有30%-40%可以转化为诸如沼气、燃料乙醇等能源。“虽然由于生产成本的问题,目前这些‘生物能源’还无法适用于量产,但为应对未来能源紧缺的局面,我们有必要先研究出成熟的科学技术,以备今后不时之需。”专家如是说。

来源:新闻晨报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