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今天刊登两岸评论员、大学教授谭志强的文章说,赶完了几百份学生考卷,哈啦哈啦的一阵风飞回了台北,连续参加了好几个有关“香港十年”(一国两制)与“两岸和平”的研讨会。
文章说,天,还是一样的蓝;草,还是一样的绿。坐计程车经过重庆南路,仍然是一眼便看见日据时期以江户巴罗克风格,用红砖砌成外墙的“总统府”;“总统府”里面,仍然还是坐着那位脸皮厚如城墙的陈水扁(阿扁仔),真的是别来无恙,心脏功能差一点都很难顶得住。
经过几天几夜的会内会外讨论和交换意见后,笔者发觉台湾朝野对“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十年实践,至少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
台湾当局诋毁“一国两制”
文章指出,第一种看法当然是很官式的劈头就“批”,把“一国两制”贬得一无是处。例如,主管台港事务的“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副主委游盈隆在致词时,便一再强调北京方面如何一再保证不会干涉香港内部事务,如何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释法权否决了大多数港人要求尽快“普选”的意愿,如何至少出现“一百七十五项”违反承诺的行为,语言之激烈,比以前的国民党当局有过之而无不及,令笔者一下子便回到二十多年之前在台湾读书生活的日子,真的是恍如隔世,几乎怀疑于一九八四年九月《中英联合声明》草签时,狠批协议内容的“行政院长”俞国华先生,从棺材里面跳出来。
台湾民间基本上肯定“一国两制”
第二种则全部来自台湾民间,可以说是“带有一些怀疑的肯定”。例如,曾经于一九九七年前后在香港居住和工作的苗粟市客家学院教授杨聪荣明白地指出,台湾人一般都对香港不太了解,他建议大家应该将香港人和香港政府分开,香港社会和香港的法律(政治)安排分开,不要只局限讨论香港的政治问题。他还表示,“九七”之前,他的香港朋友之中确实有不少人对日后的何去何从有点放心不下。但是,“九七”之后,当他回到香港时,发现过去的同事和朋友还在那里,没有移民到其他地方,连中环到香港大学的公车(巴士)所走的路线都没有改变。
民间认为应研究大陆经济的影响
文章分析,现实的一些民间看法是,应该多多研究香港扩大开放大陆观光客后对香港本身达成的效益与影响。例如,金门技术学院中国大陆研究所所长范世平指出,大陆观光客对于香港旅游业的影响包括:大陆成为香港最大入境旅客市场,大陆观光客消费能力惊人,中国观光客多以现金交易,带动零售相关产业的发展。
在台湾当局正在考虑开放中国大陆旅客到台湾“个人游”(自由行),希望藉此振兴台湾低迷多时的旅游观光业及带动其他相关服务行业的发展之际,这种说法是更能被一般人民听进耳朵的。
不过,对“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台湾商界来说,今(2007)年年底之前至少会有六十家台湾本地企业申请在香港上市,就更令不少商人兴奋。因为,这些台湾本地大型企业商人都想趁中国政府对香港开放“QDII”的机会,赶快去香港股市上市集资,吸收中国内地人民的多余资金。
文章认为,对台商这些“抢钱第一”的现象,笔者无以名之,只能简称之为:“我爱中国人民,我也爱中国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