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企业只是满足于最基本的要求,是无法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的。只有将老脑筋转一转,学会与时俱进,才能追上国际化脚步。
牙膏虽小,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之一。现在,一支好的牙膏甚至能卖到二三十元钱,功能从防蛀、健齿、美白、清新口气到保护牙龈,简直应有尽有。伴随牙膏广告铺天盖地地进入人们的生活,牙膏似乎已经不再是那个普通的清洁工具,而带上了一种“高档产品”的气质。
然而,一支牙膏带来的关注还不仅是这些。不久前,巴拿马和多米尼加相继查出我国出口的牙膏中含有二甘醇。“牙防组”余波未了,中国牙膏“有毒说”又起境外风波,内外尴尬,中国牙膏企业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有毒牙膏”掀起风波
从5月份开始,中国牙膏就在海外市场陷入“有毒说”风波。6月1日,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向消费者发出警告说,从中国的牙膏中检出了最高含4%的二甘醇,并警告消费者不要使用中国制造的牙膏。随后,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对中国的牙膏也采取了扣留措施。
在美国发出消费警告之后,澳大利亚也要求中国制造的含二甘醇的卓越(Excel)牙膏和另一款儿童牙膏(Mr.Cool)在澳下架停售。中国牙膏是“有毒药膏”的说法开始迅速流传,且开始产生影响。6月12日,香港海关呼吁市民停用内地产的美加净牙膏(含氟)、三七高级药物牙膏和田七特效中药牙膏,称该3款牙膏含有近乎0.21%到0.5%的二甘醇。接着,与香港毗邻的深圳、广州地区的牙膏销售也开始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随后,新加坡卫生科学局检验发现黑妹牙膏、黑妹钙牙膏和美加净氟化物牙膏都含有0.8%~3.9%不等的二甘醇,这些牙膏随即遭到“封杀”。日本新潟县也宣布,他们从中国生产的名为“瑞穂(MIZUHO)牙膏QX”的一次性牙膏中检测出了有害物质二甘醇,进口商已对这一牙膏进行了回收。
我国相关部门及生产企业马上积极回应,澄清事实,希望能及时给消费者吃“定心丸”。国家质检总局的声明中表示,“二甘醇属低毒类化学物质,进入人体后由于代谢排出迅速,无明显蓄积性,迄今尚未发现有致癌、致畸和诱变作用的证据”。业界也称,事件的实质是各国标准的不统一。
但是,该事件并没有因此而平息。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建议消费者丢弃所有中国制造的牙膏,不论是何种品牌。
据了解,由此给中国的牙膏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是难以估量的。仅在经济上,中国口腔清洁护理用品工业协会秘书长相建强就表示:“今年我估计要减少1000万美元,这是我们行业不应该受到的一个损失。”
而不少牙膏企业针对此次风波,表示将摒弃二甘醇。
谁来为牙膏企业做认证
人们又不由得联想起不久前沸沸扬扬的“牙防组”风波。
4月24日,卫生部发布11号公告撤销“牙防组”,同时成立口腔卫生处。
在“牙防组”虚假认证被曝光后,多家牙膏生产企业都发出了这样的呼声:“‘牙防组’撤销了,谁来监管这个行业?谁来引导这个行业?牙膏企业现在很迷茫,如何走?往哪里走?”
一位清华大学的教授也称:“‘牙防组’撤销,平了民愤,伸张了正义,但是中国的牙膏制造业却面临一场考验。”他认为“牙防组”违规认证、违规获取利益,被卫生部撤销是社会法制的体现,但是“牙防组”被撤销后,“谁来为牙膏企业做认证”这个问题现在没有了下文。
牙膏企业的恐慌和迷茫依然在继续。随着“牙防组”的撤销和卫生部口腔卫生处的成立,口腔卫生处一度成为人们视线中“新牙防组”的化身。但是,卫生部发言人毛群安表示“新成立的口腔卫生处将不允许参与任何认证工作”。据专业人士分析,如果卫生部新成立的口腔卫生处不承袭“牙防组”的工作,那么中华预防学会口腔预防专业委员会和中华口腔医学会之一,将很可能成为“新牙防组”而接手行业认证。但是这一切还是个未知数。
有关专家认为,其实牙膏的认证与否对于人们选购牙膏的意义并不是很大。所有牙膏制造企业都有认证,这种认证的泛滥化最终造成的是认证自身的可信度。国家认监委有关负责人之前也承认,目前我国认证市场中的违规认证等问题仍然突出。
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余晖指出,很多经过中国认证公司认证过的产品在出口时并不被认可,因为很多认证本身就存在问题,“牙防组”虚假认证就是最具说服力的例子。牙膏企业也要跟上“标准”。
虽然国家质检总局一再澄清中国牙膏无毒,但是禁售的范围依旧在扩大。其实,不仅是牙膏,许多在中国被认为质量良好的产品,在国外也发生过被判定为不合格产品的情况发生。有关人士指出:中国部分产品标准落后的情况,在客观上已经对中国产品出口造成了障碍。
昆明牙膏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总监李琼介绍说:“国家标准应该说有好几版了,但是从来就没有在牙膏中包括牙膏所使用的原料中有过二甘醇的标准。据我们了解,国外的牙膏到目前也没有针对二甘醇的标准。”
一个国内外都没有的标准,却实实在在地给企业带来了损失,在尽快出台国家标准的同时,牙膏生产企业也应该反省一下:为何小小的一管牙膏会掀起如此波澜?
也许很多牙膏企业觉得很冤枉。二甘醇是牙膏保湿剂的一种,可以防止牙膏干硬。此外类似原料还有甘油和山梨醇。最开始牙膏生产是用甘油做保湿剂,但是随着日化行业的发展,甘油价格在上涨,就出现了比较便宜的替代品二甘醇,并且已经发展了有20年左右的时间。
我国自己的很多牙膏制造商都有着很长的历史,产品也受到百姓的喜欢。而且也从未发生过牙膏中毒的事情,为什么此次会带来这么大的影响和恐慌?
既然是出口的产品,为何一直空喊着“接轨”、“入世”的口号,而不在实际操作中注意呢?既然明知道各地方对标准的要求不同,就应该在事发之前解决这一问题。有关专家认为,原因归根结底还是企业自身的思维形态过于固化,产品虽然出口,但是却没有在其它方面跟上国际化脚步。此次风波中许多企业都表示,二甘醇的成本升高,那么为什么没有及时改变工艺,使用其它替代品呢?市面上也有很多牙膏制造企业使用二甘醇以外的保湿剂,同时保留了牙膏的好口感。其实只要一个小小的改变,就可以避免此次事件了。
我国的国家标准的确存在漏洞,这是一个现实,这也引起了有关部门的注意。国家标准委主任刘平均说:“目前我们国家的标准制定过程太长,平均标龄在10年,有的标准的标龄甚至达到了12年,而国外的标准一般标龄都是四五年。所以,国外标准在一些指标上要比国内标准先进。”
此外,据介绍,目前国家标准委联合卫生部正在就专家做出的流行病学报告,紧急制定牙膏中二甘醇等各种牙膏成分限量的国家标准。
不过,有关专家强调:解决问题的关键还要看企业的表现,不要一味指望国家标准。标准都是最低保证线,如果企业只是满足于最基本的要求,是无法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的。只有将老脑筋转一转,学会与时俱进,才能追上国际化脚步。企业只有踏踏实实生产,造出优质产品才是最重要的事。毕竟,消费者购买产品时是根据质量来选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