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启动"十一五"粮食丰产科技工程

王朝科普·作者佚名  2007-07-1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新华网北京7月16日电(记者 吴晶晶)“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中国计划投入资金3.2亿元,实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为中国粮食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由科技部、农业部、财政部、国家粮食局组成的国家丰产工程联合管理办公室和河北、辽宁、吉林等12个项目重点实施省16日在京签署了课题执行协议。

科技部部长万钢表示,“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将以恢复和持续提高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国家粮食持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提供有效科技支撑为目标,对粮食持续丰产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后减损增效技术攻关、技术集成转化与大面积应用示范、粮食丰产监测与安全战略研究进行系统设计和部署。

通过工程的实施,中国计划建立核心试验区14万亩、示范区1350万亩、辐射区1.35亿亩,累计示范面积7亿亩以上,预计新增粮食3000多万吨,新增经济效益300多亿元;研制优化丰产技术新模式30至35套,显著增强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粮食科技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为保证未来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提供科技支撑。

据介绍,“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将力争在小麦、水稻、玉米三大粮食作物超高产优质品种筛选利用、粮食主产区大面积持续均衡增产、粮食无公害生产、粮食防灾减灾和产后减损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同时加强技术示范和推广体系建设,把示范开发和技术普及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技术素质,确保粮食丰产技术真正应用与生产实践。

来源:新华网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