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容易治理难:美国下大力恢复五大湖生态原貌

王朝科普·作者佚名  2007-07-1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美国的内河、湖泊分布甚广,是极其重要的饮用水源及生态资源。不过,美国长期工业发展阶段积累起来的水污染问题十分严重,面临“先污染、后治理”的难题。

位于美国和加拿大交界处的五大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水域。近年来,美国政府对五大湖水源治污问题十分重视,希望能恢复五大湖的生态原貌。

美国环境保护署设有专门的五大湖环境保护部门。另外,2004年5月,美国总统布什曾颁布行政命令,创立“五大湖政府部门间特别工作组”,总体协调联邦政府的治污项目。

1970年第一届世界地球日活动在美国大获成功后,美国通过了一系列有关环境保护的联邦立法。其中,1972年出台的《洁净水资源法》和1974年出台的《安全饮用水法》是美国最重要的保护水源、治理污染的法律依据。

就在上个月21日,以“全国保护野生生物联合会”为首的8家环保组织宣布他们的“起诉”计划,要针对几家在五大湖流域运营的船运公司逐个提起诉讼,指控这些公司违反《洁净水资源法》,向湖中排放大量未经处理的船舶压载水。压载水可能将一些外来物种引入当地水系,破坏湖泊生态系统。

此外,半个世纪以来,民间环保在美国蓬勃发展。各类环保组织以及个人通过媒体等途径发挥了重要作用。五大湖的磷污染问题最初就是生态学家提出的。洗衣店等行业排放的含有磷酸盐成分的污水流入周边河流湖泊中,导致水中藻类泛滥。如今美国对五大湖地区的磷排放实施了严格限制。

五大湖被誉为北美地区的五大肺,对于生态平衡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五大湖为镜,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全球变暖、环境恶化等带来的触目惊心的后果。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日前报道说,整个五大湖流域的水位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游船码头不得不向更深的水位移动,商业船只也被迫减少货运量。

专家说,很多工业化国家在水源等环境问题上都走过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对于“污染容易治理难”深有体会。发展中国家应以此为鉴,不能重蹈覆辙。

新华社记者张忠霞 来源:科技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