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6日举行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启动签约仪式上,科技部万钢部长指出,“十一五”期间,要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继续把农村科技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科技部万钢部长强调,要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科技的投入力度,统筹安排,总体部署,重点加强五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继续加强农业高技术和基础研究,引领现代农业发展。要从我国实际出发,瞄准世界农业高新技术发展前沿,重点发展农业生物技术、农村信息化、数字农业、农产品精细加工等高技术,全方位提升我国农业高科技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第二,进一步强化关键技术集成创新研究,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效支撑。要围绕农业与农村发展的重大需求,加强重大关键支撑技术研究与集成创新,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重点加强动植物新品种培育、健康养殖和清洁生产、农林生物质开发、重大病虫害防控、现代农业装备、节水农业等关键技术攻关研究与集成配套,为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
第三,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力度,全面提升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水平。要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进一步明确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的工作定位,重点加强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的技术熟化与转化;继续开展“星火科技富民工程”等相关工作,加强对农民和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切实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加速农民知识化进程。
第四,继续强化区域农村科技工作,提高区域农村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要在原有工作基础上,重点选择一批具有典型意义和较强带动作用的县(市),组织实施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和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并带动地方开展相应工作;通过实施一批重点科技项目,加强技术集成推广,培育和壮大一批具有较强区域带动性的特色支柱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第五,以项目为纽带,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和基地建设。通过项目的实施,要积极营造适合农村科技创新人才成长和充分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努力造就一支结构优化、素质优良、富有创新力的农村科技人才队伍。进一步加强农村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科技服务网络,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
(详见讲话全文)
--------------------------------------------------------------------------------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扎实推进农村科技工作
――在“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启动签约仪式会议上的讲话
科学技术部部长 万钢
(2007年7月16日)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组织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新形势下,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的启动签约仪式。在此,我代表科技部,向出席会议的各位专家、领导表示热烈欢迎,并借此机会向广大农村科技工作者表示诚挚的敬意。
下面,我就强化农村科技工作,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谈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提高农村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
在去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党中央做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决策。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是统领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主线,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人口大国,农业与农村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对我国农村科技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在战略上把加强农村科技自主创新摆在重要地位,大力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也是农村科技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2007年中央1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7月5日,回良玉副总理在国务院抗灾减灾和农业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农业是强基础、安天下的战略产业,粮食是保生活、稳物价的重要商品。历史经验证明:加强农村科技工作,依靠科技创新,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根本出路,是我国之所以能够取得用占世界不到10%耕地,养活占世界22%人口这一巨大成就的重要法宝。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更加坚定不移地加强农村科技工作,加大投入力度,努力开创我国农村科技工作的新局面。
二、“十五”期间农村科技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和重要经验
多年来,科技部始终把提高农村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十五”期间,通过国家“863”、“973”、科技攻关等一系列科技计划的重点支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加强、竞争力不断提升。一是农业高技术研发取得了新的突破,加快了传统农业的改造升级步伐。通过现代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培育出一大批优质高产多抗农作物新品种,使我国成为了世界第五大转基因植物种植国家。二是粮食安全科技保障能力大幅度提升,有效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十五”期间,通过“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等项目的实施,集成创新了一批粮食丰产共性关键技术,使示范区粮食单产增加10%以上,累计增加粮食2043万吨,为确保近年粮食生产的恢复性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三是农业重大病虫害和疫病防治技术大幅度提升,为种养殖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通过多年的攻关,我国已基本上控制了各种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的暴发成灾,每年为国家挽回粮食损失2500万吨以上。四是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快速发展,为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有效技术途径。五是农村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稳步提升。近年来,共转化应用动植物新品种1623个,新品种应用覆盖率超过95%以上,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回顾总结“十五”期间农村科技工作,之所以能够取得显著成绩,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的结果,同时,与财政部、农业部、国家粮食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各省市区通力合作的结果,是全国农村科技工作者努力拼搏、艰苦攻关的结果。从科技管理的角度看,我们认为主要有四点经验:一是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大幅度增加了对农村科技工作的投入,“十五”期间,科技部用于农业和农村科技的投入达到80亿元,是“九五”投入的3倍。二是瞄准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及时组织进行重大科技部署,2004年,针对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严峻现实,科技部联合农业部、财政部、国家粮食局等部门,及时启动实施了“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并取得了预期效果;同时,针对我国部分省市和东南亚地区爆发的禽流感疫情,联合多部门紧急启动实施了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科技专项。三是强化了农村科技管理和机制创新。“十五”期间,在相关计划的管理上引入了竞争机制,完善了科技项目评审机制,优化了项目管理办法,强化了与相关部门、地方政府的密切配合,加强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四是积极调整科研创新思路和布局。在继续重视原始创新的同时,加大了对集成创新的支持,有效强化了农村科技基地、平台和人才队伍建设,增强了农村科技创新与发展的后劲。
三、进一步明确“十一五”农村科技的重点任务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将解决“三农”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出了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以及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重大战略部署,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业、惠及农民的重大政策措施,使9亿农民得到了真正的实惠,有力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逐步形成了全社会重视农业,关注农民,建设农村的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农业发展势头良好,为大力推进农村科技工作带来了有利的政策环境和条件。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还面临农业水土资源短缺、农业基础条件相对落后、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下、农村科技结构缺失,实力不强等长期困扰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与此同时,我们还要面临来自经济全球化对农业发展带来的巨大挑战,农村科技工作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因此,“十一五”期间,要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继续把农村科技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要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科技的投入力度,统筹安排,总体部署,重点加强五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继续加强农业高技术和基础研究,引领现代农业发展。要从我国实际出发,瞄准世界农业高新技术发展前沿,重点发展农业生物技术、农村信息化、数字农业、农产品精细加工等高技术,全方位提升我国农业高科技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第二,进一步强化关键技术集成创新研究,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效支撑。要围绕农业与农村发展的重大需求,加强重大关键支撑技术研究与集成创新,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重点加强动植物新品种培育、健康养殖和清洁生产、农林生物质开发、重大病虫害防控、现代农业装备、节水农业等关键技术攻关研究与集成配套,为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
第三,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力度,全面提升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水平。要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进一步明确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的工作定位,重点加强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的技术熟化与转化;继续开展“星火科技富民工程”等相关工作,加强对农民和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切实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加速农民知识化进程。
第四,继续强化区域农村科技工作,提高区域农村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要在原有工作基础上,重点选择一批具有典型意义和较强带动作用的县(市),组织实施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和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并带动地方开展相应工作;通过实施一批重点科技项目,加强技术集成推广,培育和壮大一批具有较强区域带动性的特色支柱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第五,以项目为纽带,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和基地建设。通过项目的实施,要积极营造适合农村科技创新人才成长和充分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努力造就一支结构优化、素质优良、富有创新力的农村科技人才队伍。进一步加强农村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科技服务网络,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保障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问题,也是我国农村科技工作的重要任务。因此,在“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中,科技部将继续把粮食安全科技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从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支撑技术研究、成果转化等多个层面,系统部署粮食安全科技创新工作。在已经启动的相关计划中,我们在国家“863”计划和支撑计划中分别部署了“农作物分子育种专项”、“农林动植物新品种选育”、“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多项与粮食增产、增效、减耗相关的重点项目。同时,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继续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并将其提升为重点专项,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通过该专项的实施,在12个粮食主产省建立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并开展粮食持续增产增效共性关键技术创新研究和大面积技术集成示范,为确保201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迈上5.4亿吨的新台阶,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四、狠抓落实,扎实推进农村科技工作
今年是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年)》,实施国家“十一五”科技计划的关键之年,也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之年。这里,我代表科技部,就进一步做好农村科技工作和实施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提出以下要求:
1、要始终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放在农村科技工作的中心地位。力争在现代农业高技术领域、农业共性关键技术领域取得新的突破,显著增强我国农村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争取获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成果,全面提升我国农业与农村科技的整体水平,努力实现我国农业科技率先跨入世界先进水平的奋斗目标。
2、要切实加强对农村科技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强大联合,提倡大协作。各级科技主管部门要把农村科技工作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从组织领导和力量整合等方面为农村科技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组织保障、投入保障和政策保障。积极鼓励多部门联合,多学科协作,统筹协调,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农村科技工作。要加强各种科技计划资源的有机集成,国家863计划、支撑计划等资源要更多地向农村科技倾斜。要强化国家和地方科技资源的有效整合,统筹协调国家、省、基层科技力量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和集成示范。
3、要积极推进农村科技的机制创新。积极创新项目组织管理模式,加强项目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提高资金投入效率和项目的科技产出率。要重视农村科技服务能力建设,逐步建立和健全多元化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各类科技计划要优先支持基层科技服务平台、农村科技设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积极鼓励产学研结合,加快农村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开发。
4、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保障“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各课题承担部门和单位要切实加强领导,进一步提高对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的认识,做好部门之间、省区之间、课题之间的统筹协调,加强项目配套措施的落实和督促检查。要组织科技力量开展联合攻关,力争在粮食增产增效科技创新上获得新的重大突破。要加强各个省区的技术集成和示范应用,带动大面积粮食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同时,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专项实施中的主导作用,形成“技术研究、引进、推广和培训相互衔接,农业科技、推广与应用相结合”的项目运行机制,为创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机制积累有效经验。
同志们,我国“十一五”农村科技工作的目标任务已经明确,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的各项工作已经全面展开,时间紧,任务重。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通力协作,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全面推进农村科技工作,为提高农村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