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的六旬男子,在自感从未有过的“大熊压上来一样”胸痛一个小时后,决定让家人将自己急诊送入医院。在明确发生了急性心肌梗死伴心脏传导阻滞、决定安装临时起搏器的短短5分钟内,他的心脏突然出现频繁室颤。8次心脏停跳!8次除颤复跳!终于,他“捡”回了一条命。
进入盛夏,华东医院心内科主任郭新贵挂帅的一个“心梗绿色通道”,已连续抢救成功7例突发心肌梗死的病人。这是其中的一例。而年龄均在40至60岁的这几名男性病人,此前却大部分并未有“确认”的心脏病史。
“如此凶险的一幕幕场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刚刚离去的侯耀文。”俞卓伟院长坦言,虽然无从佐证相声大师英年早逝的真正病因,但他愿意相信这场突如其来的“灾祸”与当事人心脏的某个主要部位的意外阻塞有关。
第一时间 植入支架
所幸,在华东医院有一个专设的“绿色通道”——在任何一名接诊医生拿到患者是“急性心梗”的心电图证据之后,一个24小时随叫随到的6人医护小组会在最短时间内赶到现场。他们中间包括可以即刻实施冠状动脉支架植入的心内科医生、麻醉师和专职的导管护士。
邱朝晖医生参加了连续7场的抢救。他告诉记者说,全世界每年大约有20万人死于猝死,其大部分为四五十岁、人称“白(领)骨(干)精(英)”的中年男性,而急性心肌梗死是罪魁祸首。“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从内壁上的‘斑块’突然破裂,到心脏3根主要动脉中的一处或多处形成足以致死的‘血栓’,有可能仅仅只有几分钟到几小时,进展很快!”
国际医学界目前已有充分的数据证实,关于抢救急性心梗,开通血管的“介入”治疗,要比传统的保守疗法或药物静脉溶栓更有意义。这也就是华东医院更新观念,强调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在第一时间就植入支架的理由。
发生险情 及时应对
“那么,一旦发生‘险情’,患者及家属需要怎么做呢?”记者问。
俞卓伟院长举了“同行患病”的例子作为说明。得病的是一名骨科专家,因为先前并没有心血管疾病“记录”,又因为长期糖尿病造成大血管病变而对“胸痛”感觉相对迟钝(此为事后推定),发生头昏、大汗淋漓之后,他吃了一些巧克力想证明是“低血糖”所致。症状继续,骨科专家猜到了“心脏问题”。他立刻做了两个动作:给家人打电话说明情况并要求叫救护车,打开房门以便他人进入。随后自己平卧床上,静待救治。结果到医院时人已休克、心律失常,诊断为“前壁大面积心梗”。及时在其心脏前降支植入支架,患者九死一生。
“盛夏是急性心肌梗死的高发时节,要格外注意!”几位专家特意补充道。
预防与治疗,专家支招
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家属遗传、吸烟等,都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而糖尿病患者因可致大血管弥漫性病变,在欧美国家更被视为是冠心病的“等危症”,尤其需要重视。戒烟,则是减少急性心梗危险性和诱发可能所“最有价值”的积极行动。
凡胸骨中下三分之一处发生“压榨样”胸痛(有人甚至有濒死样感觉)者,一定要减少动作,尽量平躺,争取第一时间前往有心脏专科的大医院就诊,不得延误。有条件的话,也可先口服一些硝酸甘油以缓解症状。
(责任编辑: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