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类似的辱华事件,不管是中国的媒体,还是民众,在维护自尊的同时,也要有心理上的免疫力,既要自信面对,又要反省自己。
德国公司近日推出并销售一种印有“F-U-C-K YOU CHINA”辱华字样的白色T恤衫,这是一次明显的“辱华事件”。设计和生产这款T恤衫的公司的行为是失当的,F-U-C-K字母之间虽有连字符隔开,但辱骂之意是明摆的。退一万步讲,即使那家公司对中国没有恶意,但从让人产生不好的联想这个层面上说,也是说不通的,这明显伤害了中国人的感情。
“辱华事件”背后的大气候
中国驻德国的使领馆介入调查是应该的,德国之声中文网报道该事件也是合情合理的。可以认为,这只是一个单独的个案,但具有共性,既有大背景,也有小背景。
对于这家公司的小背景,其动机还不好猜测。不过,据目前看到的信息,这款辱华T衫有明显的心理暗示,早已超出了西方人的黑色幽默。也不排除这是该公司的一个“广告创意”,借“辱华”来寻求在中国市场的“声名大振”。
而“中国崛起”对欧洲的冲击已经从政府向民间延伸,则是一个大背景,民间的反应会更多元化,比如,有人激进,有人温和,有人情绪化……
笔者认为,现在的欧洲对华心理的土壤,与10年前笔者在德国时候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上世纪80年代,欧洲对中国的印象好得不得了。那时中国刚实行改革开放,与欧洲的交流开始多起来。那时,欧洲人接触到的中国人也比较有限,并大多为留学生,那时中国去国外的留学生都是国内一流的优秀人才,欧洲人以为所有的中国人都这么优秀,因此,对中国留下好印象是自然的了。再加上在冷战时期欧洲人对苏联的偏见,比较下来,欧洲认为中国是最好的社会主义国家。
西方面对中国崛起起杂音
上世纪 90年代以后,“中国崩溃论”开始抬头。当时铁板一块的苏联发生了和平演变,变成了社会制度、意识形态都与他们接近的国家,而欧洲寄予很大希望的中国,却反而未变,中国的形象几乎一夜之间就变成了“恶魔”,“中国崩溃论”尘嚣直上。
但当时并未出现“中国威胁论”,因为欧洲人不会把一个即将“崩溃”的中国视作威胁。然而,从1994年开始,中国并未发生欧洲人所预想的“崩溃”,经济发展反而快速上升。当时西方就有机构测算:中国将很快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此时,欧洲人开始产生了威胁感。
“中国威胁论”发生质变是在21世纪初。日益增长的各种经济数据、排山倒海而来的中国商品和中国人,使欧洲人真真切切地看到了中国的发展和崛起。由此,“中国能源威胁”“中国制造威胁”“中国环境威胁”等相继而来。
10 年前的欧洲,外国游客中挎着相机的多为日本人,现在多数游客是中国人,欧洲人从来没有如此近距离地面对如此多的中国人,而中国游客的总体素质确实不欢迎浏览ddhw.cn令人满意,欧洲人对中国人表现出来的反感更多了。另外,中国的商品排山倒海地涌向欧洲,让欧洲的威胁感更加真切,以前欧洲人接触的多是中国的低附加值产品,现在不仅中国纺织品大量冲击欧洲市场,而且汽车、机械等高附加值产品也开始在欧洲市场出现。欧洲感受到中国的“威胁”可以说是全方位的,欧洲民间对此产生的忧虑与反感也与日俱增。
一段时间以来,发生在一些西方国家的辱华事件似乎不断出现,这有一定的客观原因。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走出去”的过程中,与外界交往的增多某种程度上必然会增加与外界的摩擦。
不过,从主观来讲,中国也有必要对自己的行为方式进行反思,对国际上出现的敌华现象要警觉。这虽然只是一个孤立的事件,但也是一个具有共性的事件,在欢迎浏览ddhw.cn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中国不友好态度的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在发达国家,可能会出现一些言语上的侮辱、情绪上的排挤;而到了一些发展中国家,这些情绪可能会通过绑架、杀害中国公民等激进的方式表现出来。因此,中国对此要有所反思和警觉。
从政府层面上看,中国缺少对欧洲民众的公关。传统外交强调在政府层面搞好关系,但这已经远远跟不上形势的发展,中国应该学会更好地跟民间团体、民众搞好关系,培养欧洲民众对中国的亲切感。
作为中国的媒体,对于此类辱华事件,要及时介入,引导民众进行更加深入、更为理性的讨论,以此培养民众一种更加自信的心态,同时也是让民众做好心理准备。而对民众来说,适当地表达愤怒情绪是正常的,但一定要适度。大可不必上纲上线,要有“大人不计小人过”的胸襟。
总之,面对类似的辱华事件,不管是中国的媒体,还是民众,在维护自尊的同时,也要有心理上的免疫力,既要自信面对,又要反省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