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很多加盟商都在问我同一个问题:国内珠宝市场到底能容纳多少品牌!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不可以一概而论,举个例子日本的电器零售商在高峰期间或者说是“百家争鸣”期间市场分布情况和我们目前的珠宝品牌分布情况大致差不多,然而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竞争和发展之后,市场终究会进入成熟稳定阶段,目前在分布日本国内较有影响力的电器零售商也就五六家左右!
那么就珠宝行业而言,市场的饱和、成熟状态又将是什么样的呢?
首先我们来分析下国内现代珠宝业的发展过程和现状:目前很多在市场上自认为可以进行正规“品牌经营”的珠宝品牌从一开始基本都是以纯加工为主的,在攫取到初期的资金以后,看到市场很多零售商都是各自为战,零散的到外面做贴牌加工,于是他们便开始拉拢他们,让他们去经营自己的品牌(实际以前就是工厂的名字)。
这些品牌拉拢诸如此类的零售商其最初目的完全是为了让他们固定到自己的工厂下单而已,后来随着客户的增加有点经营头脑的老总们便想到“连锁经营”一词,于是做广告,统一终端形象,甚至有的还要求统一零售价格。其实真正了解他们的零售商心里有数——他们和厂家之间其实就是一种纯粹的零售商与批发商的关系,厂家拉拢他们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厂里有稳定的定单资源,而他们自己也可以改变以前那种奔波零散的下单形式。可以肯定的说,目前珠宝行业的终端有很多品牌都是这样的,特别是以深圳为主(因为深圳是国内最大的珠宝加工集散地),他们没有完善的培训机制、没有统一的终端管理制度、没有正规的营销模式、没有完善的企业发展计划等,试问这样的品牌能经得起市场竞争吗?他们最终必将受排挤!
另外还有一些珠宝品牌基本可以说无品牌意识可言,他们还在沿用最初的珠宝零售模式,随便找个门面或者租节柜台就开始卖货,在内地这样的珠宝品牌还很多,目前尚未完全成熟市场形势给了他们生存的空间。
能够始终坚持走正规连锁经营模式的品牌目前在市场上也就那么七八家左右,和前面提到的两种情况相比他们有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统一的终端管理模式(比如培训、形象、售后服务等各方面),但是也不是所有的品牌都有可见可行的未来发展方向,这一点也必将成为某些品牌未来的致命弱点。
中国有着极其广阔的地域,所以在市场容量方面也是其他国家所不能攀比的,广阔的地域造就了不同层次的市场格局。现如今在很多大中城市的某些珠宝卖场通常会出现营业员多过顾客的情况,就算是很多效益不错的卖场如果营业额排名在5位之后的(一般的大卖场都会有10个品牌左右)也基本没什么利润可寻;在内地一些二三级市场,一些较有影响力的品牌(比如周大福、周大生、老凤祥等)已经开始渗透,有的已经取得了不错的发展业绩。
国内珠宝业人士一直关心的国外大品牌大举“入侵”中国市场的情况目前还未成规模的出现,一些知名品牌比如卡地亚、帝爵等,他们也是初涉中国市场,而且都报着很小心的态度。比如基本没有大规模的去进驻一些的高端商场,而是以专卖店的形式很稳定的去发展(这也是国外零售业发展的一般模式,因为他们不太喜欢受制于一般渠道的发展规律)。
从这点可以看出,那些国外的所谓专家们虽然知道中国的市场潜力巨大,同时也明白这也不是块好碰的山芋。这点倒和国内的很多经营者大相径庭,国内人士的做法是看准机会狠捞一把,完全不顾任何市场调节、规律等,然后再瞄准机会保证自己全身而退,这就是中国很难有知名“百年老店”的根源所在。
那么中国珠宝市场到底能容纳多少品牌呢?和很多业内人士交流后大都认为,随着国内珠宝市场环境的进一步完善,品牌战争的进一步激烈,国外品牌的进一步渗透,最终能保持长期经营,赢到最后的国内品牌大致也就在8—10个左右,而能坚持到未来的国外品牌也将有5个以上。所以珠宝行业的民族保卫战任重道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