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消费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以常理推算,珠宝市场也应该红红火火。但本应红火的珠宝市场却出现了熊市。
“店面太难找了。”逛遍北京珠宝市场后,小张感觉寻找一间合适的铺子很难。
本科毕业于山东石油学院的小张,因为对珠宝的喜爱,考入了地质大学珠宝鉴定系。即将研究生毕业的小张想开一个属于自己的店。“这个市场的门槛很高,一是专业技能要高,凭眼力吃饭,二是启动资金大,即便前面两个条件都具备,要想找个好店面也是不容易。”即便如此,找个好店面之难仍然超过了他的想象。成熟的市场,比如亚运村小营的北京国际珠宝交易中心,对于新商户来说,几乎找不到立足之地。而在其他市场,冷清的交易又让他怀疑自己能否活下去。
近日记者走访发现,北京市现有的十几家珠宝市场经营不容乐观。据中国宝玉石协会统计,北京有一定规模的珠宝市场一共16家,其中有8家市场开业时间在1年左右。目前这16家市场只有10家还在正常营业,有6家维持已经相当艰难。
在朝阳区东四十条附近一家4月开业的珠宝市场,记者发现,整个市场冷清异常,顾客不超过5人。而在西皇城根附近的一家珠宝市场,门口已经上了一把大锁。附近居民告诉记者,开业没几天就有不少商户撤了,营业时顾客也不多,现在更是大门紧闭。不远处的西单大街上另一家珠宝市场里同样十分冷清,几乎见不到顾客。有商户告诉记者,有时一天也没有一单生意。
珠宝消费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以常理推算,珠宝市场也应该红红火火。但本应红火的珠宝市场却出现了熊市。事实上,根据商务部重点流通企业监测数据,5月份金银珠宝的消费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1.9%,1-5月份累计增长34.6%,是28大类监测商品中增长速度最快的商品,远超增速位于第二位的家具类商品(5月份同比增长26.6%,累计增长21.1%)。金银珠宝的消费占28大类的比重也由2006年的4.54%提高到了5.24%,比重增长了0.7个百分点,是比重增长最快的商品类。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今年金银珠宝的消费需求进一步扩大了。
根据最新预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首饰的消费正成为继住房、汽车之后的又一个消费热点,今后一个时期黄金珠宝首饰消费将保持旺盛的增长势头。
但是,北京的珠宝市场却呈现几乎相反的景象。在东四十条附近的珠宝市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店主告诉记者,如果一年后市场内人气没有大的起色,他就撤柜。大多数店主做好了赔一年房租的准备。一位已经做了十几年玉石生意的店主说,之前一直经常从内地带货到澳门卖,积累了近亿身家,如今年龄大了,看到内地市场又很好,去年索性回到北京开店。
他认为,珠宝市场生意冷清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消费者不懂行情。“在商场,你是买不到高档玉的,行内人都知道。我隔壁的店在北京几个商场都有柜台,但是拿到那里去卖的都是些低档玉。”
在北京华联商场,记者看到一位女士正在选购蓝田玉项坠。“去珠宝市场不放心。出了问题怎么办?”由于顾客专业知识少,对珠宝的定价并不清楚。再加上市场的摊位具有流动性,许多顾客非常担心买了假货跑了摊主,市场却概不负责。新浪网珠宝首饰消费调查结果显示,影响消费者购买珠宝首饰的主要因素是:1担心买到“假”货48.09%;2对价格的信心不足30.4%;3对珠宝知识了解较少21.51%。
中国人常说:黄金有价,玉无价。记者了解到,普通消费者买珠宝想要实现“货比三家”并不容易。首先,销售人员会告知“钻石和翡翠都是独一无二的,找不到任何一款相同的首饰,主要看个人喜好,不存在价格比较”;其次,宝石千差万别,品质各异,即使是同一重量的钻戒,钻石的净度、切工、颜色也不一样,单品定价当然不同。物价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珠宝价格公开透明非常困难,首先珠宝不在国家定价目录和价格指导范畴之内,一直是市场自行价格调节;再则,珠宝明码标价必须要进行价格认证,但认证鉴定费用非常高,操作不现实。
珠宝商对于这一行业“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说法并不避讳。一家私营珠宝店主告诉记者,如果按成本价计算,通过批发市场定制一只35分HVVS级(无色极微瑕)的铂金钻戒只要5000元(包括钻石成本、铂金成本及500元的起版费),而同等档次甚至品质略低的钻戒在商场专柜的平均售价在1万左右。对于折扣更猛烈的翡翠饰品来说,标价中的“筋斗”相应提高。此外,如果采用定位高端、装修豪华、用很大一部分店面表现珠宝文化的营销方式,营销成本与利润空间都相应提升,即便不打折,落实到标价上也相当惊人。
尽管随着竞争日趋激烈,珠宝零售商的利润有所下降,但是标价翻几番还是不争的事实,除了30%的商场返点之外,还包含宣传、营销、人力等成本及利润,而这些都会体现在最后的零售价中,加上“必要”的折扣促销,珠宝的标价虚高也就不足为奇了。
尽管北京珠宝市场目前发展并不理想,仍有不少商家想挤进来。记者了解到,北京正在招商计划年底营业的市场有4家,正在选址筹建的市场还有5家。“商场环境不好,风险这么大,居然还有不少珠宝市场要开业”。宝玉石协会史洪岳告诉记者,2003年以来,北京市开业的珠宝市场很少有能立得住的。在一片盛赞中开业的怡和珠宝市场和京港国际珠宝城很快就相继停业;而银安珠宝市场和汉华金银珠宝市场因招商缺口太大就根本没能开业。地博天成珠宝市场招商艰难,历时3年至今仍未见雏形。西四礼品珠宝市场招商虽然顺利,但开业不足半年很快就进入“休克”状态。
市场经营同质化加速了经营的风险。据业内人士介绍,要建一个市场就要招商,但实际情况是,在北京并没有那么多珠宝商户。现有的千家商户在北京市的市场内频繁流动着。一些新开张的市场利用人脉关系争夺老市场的商户,而许多商户在现有市场不景气也想换个环境发展。在现有市场发愁吃饭问题的同时,今年又有七八家珠宝市场要挤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