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参与过最近几次珠宝展的商家会发现,如今的珠宝展再也不像前几年那样吸引加盟商。“巨额的展会费用在顺利的合同交易中显得微不足道”的时代似乎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厂家寻找合适的经销商、经销商寻求合适的项目的功能有所退化,而更多地转化为企业形象展示。
■纵观国内的大小珠宝展会,“要么没有一个确定的主题,要么有了主题却概念模糊,不知道主办方的真正意图是什么。”一私营珠宝商说,有时候想以私人名义去参加展会,却不知道展会面对的具体对象,又不能什么展会都要去参加,对他们这样的小企业来说,实在找不到一个方向。
■随着珠宝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市场销售开始以大型商场、专业珠宝市场和专卖店等形式为主,以零售为主的珠宝展的功能和定位必将面临转型。但不管如何转型,必须是在吸引足够人气的基础上。否则,离开了消费者,再怎么富丽堂皇的展厅之能事漂亮的“空壳”而已。
偌大的珠宝展厅,不见珠宝企业彰显其个性的豪华展位,不见展现珠宝魅力的模特走秀,不见偏爱珠宝人士的流连忘返,不见珠宝商家争相拿货,就连往年专去珠宝展讨要纸袋、报纸的小贩也几乎看不到。尽管珠宝还是那样熠熠生辉,夺人眼球,可是驻足观赏的人却少之又少。即便有了顾客,也只是走马观“宝”。有的是边看边走边摇头,有的是各处问问看能不能淘到便宜货。一些参展商竟将能和珠宝首饰搭上点边的围巾、腰带也拿到珠宝展会上来卖……这是记者近日在北京国际珠宝展上观察的情景。总而言之,今年的珠宝展,给人的第一感觉便是冷清。据这个珠宝展的主办方介绍,此次展览会云集15个国家和地区的参展商,尤其是我国台湾地区,有42家厂商组团参展,展出了各式各样的珠宝首饰,包括黄金、铂金、钻石、珍珠、翡翠、有色宝石等,还有不同类别的包装原材料、机械设备、鉴别及测量工具等。然而,商家的热情并未点燃今夏的京城珠宝之火,事实与期望形成了强烈反差。当然,不仅仅是这一次珠宝展如此“冷清”,从部分参加过去年9月举行的深圳珠宝展的参展商回馈的信息来看,许多参展商对那届展会所带来的收益也并不十分满意。难道是人们真的对珠宝失去了兴趣?抑或是参观者、珠宝商开始对珠宝展心灰意冷?曾经让众多参展商争相进展的各大国际珠宝展为何皆今不如昔?展会数目不少品牌效应不集中珠宝展曾经着实火过一把。上世纪80年代初期,黄金首饰市场的开放为我国珠宝业掀开了新的一页。黄金饰品少量恢复经营,珠宝镶嵌饰品也逐渐开始出现。但由于历史原因,人们对珠宝首饰了解比较少,消费意愿淡薄,市场销售渠道不畅。在当时那种形势下,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原为中国宝玉石协会)举办的珠宝展销会成了宣传珠宝知识的交流平台、销售珠宝首饰的贸易平台,深受珠宝商和消费者的欢迎。
从一定程度上说,珠宝展为企业搭建了一个展示形象和产品的平台,提供了一个产供销交易平台和国际交流合作信息平台,使企业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达到良好的全面宣传效果,从而推动了我国珠宝产业的发展。
然而近些年来,国内各类珠宝展会蜂拥而上。仅在北京,每年就有中国国际珠宝展以及北京珠宝展;在深圳有每年都举行的深圳国际珠宝展。另外,上海、广州、青岛、成都、武汉、梧州等地的珠宝展也有一定的规模和知名度,如果再加上一些有地域性影响的不同定位的珠宝展,每年举办的有一定影响力的珠宝展达到20多个。一个珠宝界的同行说:“仅仅在北京、深圳举办几个大型珠宝展远远不能满足各方面的需求。既然有人办展,有人参展,有人观展,就说明市场有需求。”珠宝展的遍地开花或许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市场也需要各类不同的珠宝展,毕竟全国各地的经济发展还不是很平衡,交通成本带来的参展和观展成本的也大不一样。但是,这并不能忽视极具品牌价值珠宝展的作用。各地珠宝展会良莠不齐,如果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权威展会,各地珠宝展会从某种层次上说就会造成展商的部分分流。另外,缺席某个珠宝展还会给部分珠宝商带来负面的影响。
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珠宝商抱怨:“全国珠宝展这么多,我们要是全部都参加,那我们平时的工作就别干了,专门忙于珠宝展的布展吧。可如果有一个未参加,展会辐射区域的加盟商就会认为公司不注重品牌的宣传,否则怎么连珠宝展会都不参加呢!”参展目的多样形式主义成风许多珠宝商把参加珠宝展会看作是一个了解市场讯息、开拓市场份额的机会。去年中国国际珠宝展会上,经营彩色半宝石批发业务的智信珠宝实业有限公司的执行经理马孝忠表示,他们已连续几年参加了展会,从交易情况看,公司所接的订单量呈稳步增长趋势。国外企业参加国内的珠宝展会也有同样的目的。
据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驻广州代表处的贸易专员彭晓红女士介绍,
很多意大利珠宝公司有兴趣来中国参加珠宝展览会,一方面是想通过展会来展示该国在K金首饰领域的设计、加工特色,为进入中国市场寻找机会,另一方面也是通过展会来了解中国在珠宝产品的设计、生产方面的水平,更多地搜集中国市场的资讯。但是,参与过最近几次珠宝展的商家发现,如今的珠宝展再也不像前几年那样能迅速吸引加盟商,从而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巨额的展会费用在顺利的合同交易中显得微不足道”的时代似乎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厂家寻找合适的经销商、经销商寻求合适的项目的功能有所退化,而更多地转化为企业形象展示,甚至也掺杂一些“虚假繁荣”。“珠宝展现在好像比的都是看谁设计的漂亮,谁送的东西多,谁会搞一次比较时髦一点的活动。我觉得企业参加展览会不应该在这方面下工夫,而更应该在服务、产品等方面做得更好。”一位珠宝商如是说。“参加了这么多届展会,已经从以前的全力以赴变成现在守株待兔的捡漏。”这样的说法虽然是个别的,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部分参展者对展会期望值的降低。
“第一年我们参加深圳珠宝展,效果非常好,第二年也还可以,但是上一届珠宝展就没有什么意思了,人气也不是很好。”香港卓尔珠宝公司品牌推广部桑建伟说,“下一届深圳珠宝展我们仍将参加,但参加珠宝展已经不是我们的重点了,只是为了给我们的客户一次重新提高认识卓尔形象的机会,是我们全国客户的一次聚会,其他的都不是太重要了。”在上一届深圳珠宝展会期间,他就约了几个圈内朋友,还邀请了其公司的部分加盟商。大家聚聚,聊聊当前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他觉得实际意义可能更大。主题概念模糊宣传力度不够2000年,北京珠宝展的主题:"打造驰名品牌,共谋行业发展。"由于展会的定位比较符合当时市场的需要,受到了企业的欢迎。企业的广泛认同使展会规模快速发展。但纵观国内的大小珠宝展会,"要么没有一个确定的主题,要么有了主题却概念模糊,不知道主办方的真正意图是什么?"辽宁省一家私营珠宝商说,有时候想以私人名义去参加展会,却不知道展会面对的具体对象,又不能什么展会都去参加,对于他们这样的小企业来说,实在找不到一个方向。
成功确定主题的案例当属2004年中国国际珠宝展。这次展会上,刚刚荣获"2004年中国名牌产品"殊荣的9家企业全部亮相,成为展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珠宝首饰行业的品牌培育与发展得到了国家的认可,黄金首饰首次被列为中国名牌产品,这在我国珠宝首饰业发展史上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该次珠宝展将作为一个历史的见证,记录下珠宝行业发展史上璀璨的一页。"珠宝展主办单位的引导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展览会不能每年都一个样子,主办单位每年要定一个行业的主题,每年的珠宝展也都应该有一个主题。"桑建伟说。
承办单位为办好展会进行招商宣传工作也是必要的,但通过言过其实或片面扩大的宣传来赢得参展商,却使他们得不偿失,丧失了信誉。在展会举办期间,承办商应与参展单位进行有效沟通,提供优质的服务。目前,国内极少有展览会设立相关的服务商、法律咨询机构和专业观众检录系统,大多数情况下,参展商和观众在参加展览会时遇到的一些问题难以解决,展会后的情况也无从了解。
另外,部分珠宝展会更是"宣传"与"实际"的距离相差甚远。就在近日举行的北京珠宝展期间,记者联系了数家浙江及河南的珠宝商。华东国际珠宝城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压根不知道有这样的一个展会。当然,有的也同时表示,即使知道也不一定去参加,毕竟现在大大小小的展会基本上每个月都有,"哪有那么多精力啊"!款式设计雷同质量把关不严"从现场看,琳琅满目的'中国制造'款式太过雷同,让我视觉疲劳。"一位参加某珠宝展会的普通市民向记者抱怨。
无独有偶,这类情况的发生也不只是出现在珠宝展览会上。绝大多数珠宝制造企业都对产品同质化问题的严重性有着清醒的认识。"再这样下去,市场只能越来越萧条。"爱得康珠宝公司总经理郑焕坚着急地说。他告诉记者,只要有一家企业推出新产品,市场上该类产品很快就会遍地开花,因此,不到关键时刻,许多企业不会提前让新产品露出真面目,加强保密工作也成为珠宝行业的必修课。
但参展的消费者却不这样看。"年年展会年年看,年年看后都一样",能不让他们视觉疲劳吗?
上一届深圳国际珠宝展上,在总体人流量不大的情况下,参展商深圳TTF公司凭借开拓海外市场的经验,大力强调产品原创的重要性,并在展会上展示了该公司一系列风格鲜明的原创作品,引起了国内外参展商的极大兴趣,接洽业务的工作人员应接不暇,成为上一届深圳珠宝展上一道奇特的风景。
另外,据记者了解,在国内部分珠宝展会上,商家声称自己的珠宝做工精细,质量可靠,但当被问及产品的鉴定证书时却一反常态,沉默不语。记者了解到,珠宝展会的一些产品质量检测过程快速而简单。事实上,现场检测设备并不齐全。"再说了,不是谁都有那么多时间,在珠宝展上买了东西都拿去检测,那检测机构不是忙成一锅粥了"。
针对产品质量问题,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的工作人员对消费者的投诉比较重视,但他们表示,在一些以促销为主的展会上,质量良莠不齐的现象的确存在,作为行业协会,他们只能加强倡导、监督和管理。但他们可以保证自己主办的展会上不出现质量问题。
的确,由于办展单位和展馆软硬件设施等各种原因,我们不能要求我们的珠宝展都做到尽善尽美,但是在提高服务人员素质和提高服务质量上,我们或许可以做得更好。随着珠宝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市场销售开始以大型商场、专业珠宝市场和专卖店等形式为主,以零售为主的珠宝展的功能和定位必将面临转型。但不管如何转型,必须是在吸引足够人气的基础上。否则,离开了消费者,再怎么富丽堂皇的展厅只能是漂亮的"空壳"而已。感想:以展"兴"会,以会"促"展,珠宝展要想吸引更多的关注,在珠宝展期间举办更多的专题会显得尤为重要。另外,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充分发挥本土优势也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国内的各类珠宝展除了要得到外国参展商认可,更重要的还是本国企业的积极参与。在本土化方面,国内会展公司较国外同行有明显的地域优势。提高国内企业对会展功能的认识、加强企业的展示能力对我国会展经济的健康发展无疑有着重大意义。
我国珠宝展览业的发展空间巨大,国内珠宝展览公司以及部分主办方须在竞争中谋求发展,在挫折中学习,调整好心态,摆下姿势,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师夷长技",才能不断壮大自我,才能在国内、国际两个舞台上谱写新篇章、创造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