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18日,在美国西海岸的重要军港圣迭戈,来访的中国海军“青岛”号导弹驱逐舰缓缓驶入港口。当天,由导弹驱逐舰“青岛”号和综合补给舰“洪泽湖”号组成的中国海军编队抵达圣迭戈,开始为期三天的友好访问与联合演练。这是1997年以来中国海军军舰第一次访问美国本土军港。 新华社记者陈勇摄
2007年8月1日,中国海军出访编队在印度洋上举行海上阅兵式。新华社记者查春明摄
新华网北京8月24日电(记者吴登峰徐兴堂王洋)在中国海军的战斗序列中,“青岛”号导弹驱逐舰被喻为“外交明星”。2000年以来,它先后5次出访了17个国家的23个港口,足迹遍及五大洲四大洋,航程近20万海里。
“青岛”号导弹驱逐舰是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二代导弹驱逐舰,自服役以来,它与兄弟舰艇一起,开创了人民海军历史上的数次第一:舰艇编队首次访问大洋洲国家,首次环球航行,首次与美国海军在美国本土举行联合海上搜救演习……
信息化使中国海军走向世界
“青岛”号舰长周步新曾担任过导弹护卫舰舰长。在航海室,他指着数字海图对记者说,数字海图引领着新时代的军人自由地遨游在大洋深处。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海军没有一张自己测绘的海图,战舰出海航行基本上凭经验和感觉,战舰最远也没有驶出过祖国的岛链。
上世纪80年代,人民海军终于有了自制海图。但由于测量仪器的限制和人工推算的误差,舰艇向海洋深入的每一步,都充满了凶险与不测。
自从装备了数字化海图,航海室里变得静悄悄了。周步新说,数字海图的最大特征就是能虚拟海洋信息,把平面的海图立体化,把固定的图表虚拟化。上百幅的数字海图可以储存在一张普通的光盘中,并能以文图声画的形式虚拟现实,还可对海图进行任意放大或缩小,工作效率和测算精度成倍提高。通过GPS等先进导航设备,舰艇的航行位置可实时显示在数字海图上。蓝海海军的梦想,正是通过这些数字化的装备从梦想走近现实。
周步新还介绍说,目前人民海军已经具备全天候立体综合补给能力。舰员每天都能吃上新鲜的瓜果蔬菜,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自2002年环球航行开始,几乎每一次出访,数字化的海上医院都要伴随航行。周步新说,官兵在海上生病时可以换乘到补给舰上进行治疗。如果遇到复杂病症,医生可以通过数字通信技术,把视频、音频、文字信息传输到万里之外的北京,请专家会诊治疗。
最让周步新难忘的是去年美加菲之行,舰上的官兵与祖国亲人通过网络欢度中秋。周步新清晰地记得,士官李东航看着刚出生的儿子,乐得合不上口。通过网络,妻子告诉李东航:“你走后第五天,咱们的儿子就出生了……”
看着儿子,李东航给妻子回复道:“替我亲亲他!”
水兵的高素质令外军佩服
2002年环球航行时,由于航线多集中在赤道附近,整个舰体在一夜间就会覆盖上一层白花花的盐霜。
高温对武器装备更是考验。为了准确掌握导弹的温度、湿度,部门长段振杰带领战士反复测试,仔细检查。官兵们在舰艇摇摆的情况下,爬上爬下,采用各种办法降温除潮。导弹终于顺利通过了三大洋的考验,在返航靠码头前一天的实弹射击中直接命中目标。
周步新说,目前舰上所有干部都拥有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硕士研究生3名;70%的士兵具备了大专以上文化水平;全舰30%以上的官兵成为“四会教练员”和“技术能手”,独立操作合格率达到95%,在参加上级组织的比武竞赛中先后有23人次夺得第一名。
2006年9月20日,“青岛”舰代表中国海军与美海军在美国西海岸圣迭戈港外海展开了首次海上联合搜救演习。演习中美军要求我方使用《海上意外相遇规则》和《演习战术1000》两个通信文件,其中《演习战术1000》是中国海军首次使用。
周步新说,通信演练中,中国水兵运用得流畅自如,职业素养受到了美舰同行的高度评价。在搜救演习中,中方舰载机发现遇险船只后率先报告,“青岛”舰迅速调整航向驰向遇险船,占领有力阵位并立即投放救生艇实施登船救援。
作为“明星”舰,“青岛”号导弹驱逐舰曾先后20余次接待外国政要和军事代表团。
礼仪之师受华侨欢迎
“海军是最讲礼仪的军种。每次出访前,官兵都要组织出访壮行仪式;出祖国领海线时,都要举行向祖国告别仪式;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时,都要组织升国旗仪式;过赤道时,军舰横跨两个半球,都要组织过赤道仪式;回到祖国的领海,还要举行返回祖国怀抱仪式。”周步新介绍说。
过硬的素质、严明的纪律,使得官兵们无论航行到世界上的任一角落,都受到了当地华侨华人的热烈欢迎。
在巴西,尽管中国舰艇编队停靠地远离华侨华人聚居地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但仍有200多名华侨华人扶老携幼从二三千公里之外,赶到舰艇编队停靠的福塔莱萨看望慰问来自祖国的子弟兵。
编队通过巴拿马运河时,早已等候在船闸边的华侨华人冒着大雨隔着铁丝网激动地欢呼,妇女带着孩子在雨中奔跑着,随着军舰的前行,送了一程又一程。许多同胞彻夜未眠,打着横幅,喊着口号,点亮车灯,喇叭齐鸣,在黑夜中为编队送行,当看到舰艇主桅上被照亮的五星红旗时,许多同胞高呼“祖国万岁!中国海军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