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版后,高中历史将不再按照编年体的方式书写,过去学生和老师们所熟悉的按朝代等时间顺序编写的历史教材,变成了按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专题编写的教材,历史的古今贯通、中外对比更加明显。历史新教材中,世界大战的内容也被单独从必修课本中提了出来,成为学生自主选修的内容。(8月30日《新京报》)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或许笔者是外行,对新课改有些看不懂了。前不久传出新课改语文教材中金庸取代鲁迅的消息,现在又传出世界大战退出历史必修课的消息。所不同的是,金庸取代鲁迅已被辟谣,而世界大战退出历史必修课倒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了。
真不知道教材编者们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认为世界大战不需要高中生学习了解呢?莫非因为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趋势,我们不必再关注过去那些打打杀杀的历史了,或者因为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需要营造歌舞升平景象,而不需念叨人类野蛮和残忍的过去了。在笔者看来,“世界大战”决不应该退出历史必修课,这不仅仅是因为“忘记过去等于背叛”,更重要的问题在于,不懂“世界大战”就看不懂当今世界格局。
不错,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流,我们必须摒弃冷战思维,必须与世界各国交朋友,进行经济往来,发展经济贸易,努力发展壮大自己。应当承认,随着经济交往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整个世界就得“越来越小”,变得谁也离不开谁。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趋势不可阻挡。但也要看到,经济仅仅是这个世界的一个部分,除此之外,还有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差异、矛盾和争斗,有时还十分激烈,由此形成了当今世界的文化多元化和政治多极化格局。而在这个新格局中,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都不是彼此孤立,而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作为新世界格局中重要力量的经济政治组织如欧盟、北约、华约等,以及苏联、独联体和俄罗斯,中美关系、中日关系,朝鲜半岛局势、中东局势,等等等等,这些都实质性地影响着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形势,而且与世界大战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有着重大因果关系。一个人如果根本不了解世界大战,又岂能看懂当前世界格局中的多极化,更看不懂为什么美国总是对中国经济技术采取遏止政策。而看不懂当今世界格局的渊源关系,又怎能很好地与世界打交道呢?
另外,笔者对新历史教材由中外分开的断代史变为中外混编的专题史,以政治、经济、文化为横轴展开讲述的方式,也不敢苟同。因为这样的模式必然形成条状知识结构,而难以形成块状知识结构,不仅容易使学生产生时空错乱感,而且也违背任何社会都是政治、经济、文化同时并存且相互作用的规律性,把一个完整的社会时期割裂三个相互独立的“条”,可能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完整把握和整体思维。遇到具体问题,学生很可能不会从政治背景、经济基础和文化传统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其知识和能力将是欠缺的。
事实上,历史新教材虽然还未真正投入使用,但一些学校的教师已经准备进行变通使用了,即把它变为侧文学生的必修内容。由此,我们不仅看到了这些由专家学者操刀编写的新课改历史教材的显著缺陷,那就是与教学一线教师的沟通交流不够,以至于在认识和操作上都出现了分歧。这一现象至少提示我们,新课改教材的编写和教学内容的取舍,仍需要在更大范围上进行研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