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乌鲁木齐8月31日电(记者熊聪茹贺占军)正在新疆参加“中国科学院-新疆科技合作洽谈会”的有关专家认为,对中国能源结构有重要意义的煤气化技术5年后将走上产业化之路。
煤气化,即煤的气化技术,是指将煤炭洁净、高效地“变”成一种由一氧化碳和氢构成的合成气体。该技术是煤炭加工成化工产品、煤变油等工业的基础性技术,也是以煤炭为原料的诸多行业的关键技术。上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引进国外煤气化技术,多年来一直依赖进口,国内企业为此付出了高昂的技术及专利费用。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化研究所所长孙予罕表示,煤化工产业目前整体受煤气化技术成熟性的制约,煤气化技术走向规模化利用仍需5-8年的培植期。
据介绍,国内目前虽已研发了灰融聚等气化技术,并具备煤种适应性强、投资及氧耗低等特点,但这些自主技术都缺少大型商业化示范装置,不具备大规模推广的条件,因而难以满足煤化工发展的迫切需要。
据专家估计,2010年中国年气化用煤将达1亿吨左右,国内在建的甲醇装置、煤制油装置及处于筹建中的煤制烯烃装置等,都展现出对煤气化技术的强劲需求。
目前中国能源消费仍以煤为主,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8%左右。因此,煤炭利用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对优化国内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