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由法国、德国、丹麦、冰岛、瑞士、意大利、比利时和英国的科研人员组成的“欧洲南极冰芯钻探项目(EPICA)”课题组,通过对南极基地钻探出的冰芯的研究确定,南极洲的气候变化取决于地球轨道的变化。
EPICA课题组一直致力于在南极进行冰芯钻探研究,以建立关于过去气候和大气变化的记录。该小组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来自深海沉积芯的氧同位素记录表明,渐新世高纬度陆地冰层和全球气温受轨道周期的影响。在距今2410万至2370万年前,南极东部冰体的范围同轨道周期之间有直接联系,轨道斜交周期(4万年)和偏心周期(12.5万年)控制着当时冰体边缘的振荡。
在距今3400万至1500万年前(渐新世—中新世),全球气温要比今天高出3摄氏度—4摄氏度,二氧化碳浓度是今天的2倍,南极冰层可能处于不稳定状态。由于南极区域(包括周边而不是仅指极点)大陆面积较小且周边环海,海域面积远大于陆地,因此南极的热容量很高,不利于冰川的发展;而北极区域陆地面积较大,热容量较小,相同的负热量在北极区域所能形成的冰川要远远大于南极区域。南、北半球的热容量状况与南、北极状况是相类似的。北半球冰川容易发展,南半球冰川不易发展。
地球自转轴的倾斜导致地球的四季变化与气候分带。黄赤交角越大,四季变化越显著,极地自身的冬、夏阳光辐射差异越大,低纬度与极地阳光辐射差异越大。反之,黄赤交角越小,四季变化越弱,极地自身的冬、夏阳光辐射差异越小,低纬度与极地阳光辐射差异越小。
受其地理状况及热容量状况影响,南极冰盖与低纬度能量的交换弱,阳光辐射强时也并不能使之大量消融。只不过在阳光辐射强时,南极冰盖反射的阳光辐射量相应增多,而在阳光辐射弱时其反射的阳光辐射量则相应减少。
记者 程刚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