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9月11日电(记者 游雪晴)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由中国气象局、水利部、农业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林业局、中科院、国家海洋局等七部委的近百名专家联合编写的《中国气候观测系统实施方案》,今天正式对外公布。
据《中国气候观测系统实施方案》编写组组长张人禾介绍,“中国气候观测系统”的建设实施,将充分利用现有与气候系统观测有关的多部门业务观测网,强化大气与海洋、陆地、生态、环境等相互作用的信息资源采集能力,努力开发气候环境变化研究及其气候系统模式所需的新的参数和信息;增强我国现有与气候系统观测有关的业务观测网,建立气象、水文、农业、环境、海洋、林业、中科院等多部门业务观测网及其管理系统,通过集成,形成统一、规范的我国气候系统业务观测网工程体系;建立有效的气候系统观测体系观测质量评价和反馈机制,建立规范化的气候系统观测资料存储、处理规程,促进气候系统观测和信息资源的全面、多层次共享系统。
中国气候观测系统包括十六个关键观测区,其中选择位于南方沿海、东部沿海、北方沿海与内陆盆地具有代表性城市群落经济区作为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及其区域气候效应重点观测区;选择代表中国农业三大粮仓东北、黄淮海、长江中下游地区旱地、水浇地与水田不同类型农业生态区,温带、亚热带森林生态区、陆地大气本底背景与三江源生态区作为气候变化对农业、草地、湿地、森林生态等影响重点观测区;选择环渤海、海南岛、西沙群岛作为全球变化与区域海洋响应重点观测区;选择高原荒漠、戈壁沙漠、冰川、草原作为典型陆面特征边界层结构与全球变化区域响应重点观测区。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认为,《中国气候观测系统实施方案》的发布,对于进一步加强全国相关气候系统观测各项业务系统发展,避免重复建设,增强数据共享,对于指导协调各部门更有效参与全球观测系统计划活动,对于进一步促进我国气候变化的监测、预估、评估,特别是监测气候变化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等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