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海邹兵李玉明
从古至今,感知战场环境,掌握地理地形,是摆兵布阵的基础。数十年来,一代代测绘兵登珠峰、下海岛、进沙漠,勇闯无人区,用“铁脚板”丈量祖国的版图,甚至他们还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与他们如影相随的三脚架、测量仪,已成为传统测绘兵的标志和“名片”。
上世纪70年代,计算机技术在西方军事测绘领域的率先运用,一下拉开了我国军事测绘技术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作为我军唯一一所专业测绘学院,该院老一代测绘专家们忧心如焚。
“传统测绘效率低、周期长,已成为制约部队战斗力生成的‘瓶颈’;适应快节奏的现代战场需求,必须尽快建起我军自己的新型技术保障体系!”
他们密切追踪军事科技前沿,相继攻克目标识别、战场空间信息快速提取等技术难题,及时开设了卫星导航、航天遥感等一批与打赢密切相关的前沿专业。日前,笔者在该院教学一线看到,三脚架、水准仪已不再是测绘兵的“看家兵器”,卫星动力测地、航空摄影定位、数字摄影测量等高新技术已成为课堂“重头戏”。
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战场,传统地图还能否满足现代战争需要?军事测绘如何为打赢提供优质服务和支撑?
据该院王小同院长介绍,如今,我军军事测绘已不仅仅是生产一幅地图的问题,已经主动渗透到指挥自动化、数字化战场建设各个领域,成为我军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力改造传统学科。该院先后对地图制图学、大地测量学等传统学科进行信息化改造,形成了地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等新的学科体系,连续7年代表中国向国际地图协会报告本年度国家学科情况。
积极扶持新兴学科。依托卫星定位、航天测绘等前沿学科专业,培育出导航制导、地理信息系统等一批全新专业方向。
他们还率先将虚拟仿真技术用于数字化战场研究,开创了我军数字化战场建设的先河。
如今,掌握着这些先进技术的测绘兵,已经从保障“后方”走向打赢“前沿”,并开始在军队和国防建设领域崭露头角。毕业学员陈刚,主持研发“主着陆场三维态势显示系统”,为“神六”飞船安全凯旋保驾护航。
那年,某部测绘大队官兵带着新型数字化地图,准备在军区组织的演练中一展身手。没想到,到了演练场,才发现数据与系统不兼容,不能与演练部队共享。不得已,演练部队只能使用传统指挥手段作战:在纸制地图上手工标图,人工堆砌地形沙盘……
得知此事,院党委“一班人”如鲠在喉。面对“短板”,该校联合全军10余个测绘大队,历时四年研制出“联合作战地理信息框架建立”系列软件,将诸军兵种力量按统一标准“捏”在一起,为三军战斗力形成“拳头”提供了崭新的可视化指挥平台。
近年来,该院先后有150余项成果获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绝大多数项目都有学员参与攻关。他们还积极将先进技术成果引入课堂,让学员入学站在高起点、带着成果下部队。
该院指挥自动化专业是我军“合训分流”学员队,他们在抓好专业课教学的同时,与多个部队建起人才共育关系,积极开展代职锻炼活动,适时组织学员全程参加部队训练、演习,全面强化新型测绘兵“指技管”综合素质。
据统计,近年来,该校先后为部队输送新型军事测绘人才近万名,他们培养的千余名博士、硕士测绘兵活跃在三军演兵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