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9月11日电 (记者赵永平)“过去春怕旱、秋怕涝,靠天吃饭;如今渠相通、到田头,旱涝保收。”江西高安市大成镇邓垅村邹道兴指着嫩绿的秧苗说:“要不是农业综合开发修通了灌渠,今年大旱,全村这上千亩稻田肯定插不下去。”尝到甜头的不只是邓垅村的老表们。我国实施农业综合开发20年来,通过中低产田改造,已经使5亿多亩“望天田”实现了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业综合开发已成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措施,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
据悉,从1988年到2007年,农业综合开发累计投入各项资金3200多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992亿元。20年来,共改造中低产田5.22亿亩,新增和改善农田灌溉面积4.81亿亩,新增和改善农田除涝面积2.12亿亩。通过项目实施,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大大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力地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统计显示,项目区累计新增粮食生产能力892.54亿公斤,近几年粮食亩均增产150公斤。同时,棉花、油料、糖料的生产能力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农业综合开发通过扶“龙头”、建基地、强产业,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有效地带动了农民增收。据统计,1994年至2006年,农业综合开发共建设优质高效种植基地1669万多亩,发展水产养殖721.03万亩,扶持农产品加工项目5638个、农业生产服务项目705个。近年来,产业化项目每年直接带动农民2200万人,年人均纯收入一般比项目实施前增加510元左右。
兼顾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农业综合开发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采取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保护和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1988年至2007年,共新增农田林网防护面积3.24亿亩,改良草原(场)4819.61万亩,治理土地沙化面积179.29万亩,实施小流域治理345.58万亩。许多项目区老百姓说:“现在山变绿了,水变清了,人变富了。”
为发挥中央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农业综合开发不断完善投入机制。降低地方配套资金比例,落实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减轻种粮农民的负担,核减土地治理项目有偿资金债务44.86亿元;建立“民办公助”投入机制,让农民积极参与项目建设、管理;采取贴息、投资参股、有偿无偿相结合等方式,吸引社会资金投入。通过一系列政策调整,使一些财政困难的产粮大县轻装上阵,让许多地方农民变“要我干”为“我要干”,投工投劳积极性大大增加。
“十一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将继续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集中建设高标准农田,力争到2010年,全国平原地区高标准农田面积达到60%以上,丘陵山区人均高标准农田达到0.6亩;继续加大对重点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努力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有效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切实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