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9月13日电(记者孙晓胜岳瑞芳)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诺贝尔奖学者所掌握的理论恐怕是世间最为艰涩难懂的学问。但关注诺奖论坛的北京市民发现,大师们所说的东西并非全部高深莫测,而一年一度的诺奖论坛也正在成为普通人的“科学大讲堂”。
199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道格拉斯·奥谢罗夫12日来到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与学生进行交流。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北京的中学生,如何离诺贝尔奖更近一些:拆解自己的玩具。
显然,奥谢罗夫教授对自己的成长历程充满了自豪。他说,自己16岁时拆解了自己的圣诞礼物--电动小火车,从而引发了对物理学的兴趣,继而是其他的玩具、钟表和电器。从此之后,强烈的探究精神陪伴他一直走上了诺贝尔奖的舞台。
而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埃德蒙·费尔普斯更关注的中国人的“幸福指数”。费尔普斯说,在上世纪80年代之后,中国经济开始快速发展,但中国要走的道路还很长。“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应该包括人的发展或者所有参与经济建设的人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在我看来就是要过幸福的生活。”
在费尔普斯看来,节能减排对于发展中国家无疑是极其重要的一件事。他认为,首钢搬迁是一个很好的模式,应该在中国其他城市加以推广。“将一些污染型的企业搬到了一个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地方。如果坚持这样做的话,四五十年后,中国的环境将会变得很好。”
以“人类的和谐和发展”为永恒主题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在与诺奖学者不断“零距离”接触的过程中,中国普通民众对科学的兴趣和素养也在不知不觉地提高。
198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卡罗·卢比亚教授12日在北京工业大学进行《能源生产的新方法》的演讲。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的200多名学生挤满了现场,主席台两侧、过道都坐满了来听讲的学子。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博士杨涛很幸运自己得到了两次提问的机会。“卡罗·卢比亚教授在报告中讲到,地球上的沙漠可以放到电池板收集热能,我认为沙漠上经常会刮风,电池板的固定存在问题,大师给我的回答是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来解决,”杨涛说,“这让我感觉到科研工作者在开发新能源的过程中任重而道远。”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