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肉芽肿(Granulomainguinale)是肉芽肿荚膜杆菌引起的进行性传染病,一般认为它是性病之一。常在生殖器及其附近部位的皮肤粘膜发生肉芽肿性溃疡。其常用的同义名有杜诺凡病(Donovanosis)、杜诺凡肉芽肿、第五性病等。本病较少见,中医未见对本病的论述,依据症状及表现,可归属于“鱼口”、“便毒”范畴。传染途径尚未肯定,一般认为通过性交传染。本病常见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黑人多见,年龄多见于20~40岁之间,男多于女,多在贫困和卫生条件差的地区流行。目前我国未见报道。
本病的病原体是肉芽肿荚膜杆菌,又称Donovan菌或Klebs菌。它是不能活动的多形性革兰氏染色阴性短杆菌,能在受精鸡卵的卵黄培养基上生长。在受损的单核细胞内为一圆形小体,医学上称为杜诺凡小体(Donovan Body)。
腹股沟肉芽肿的临床表现
(1)潜伏期一般在8~30天。
(2)初疮初为单个或多个的皮下结节,侵蚀形成界限清楚的肉红色溃疡,流出臭的分泌物。
(3)溃疡及肉芽肿溃疡逐渐增大形成牛肉红色的肉芽组织,触之易出血,但无疼痛,皮损边缘高起呈滚卷状肉芽肿。由于自身接种可播散呈卫星状损害。
(4)发病部位男性多发于包皮、阴茎体、龟头、冠状沟和系带处,女性则发生于小阴唇、阴唇系带以及大阴唇等处。约6%的病例可通过血行或淋巴途径播散至其他部位,如面部、口腔、颊、胸部。
(5)假性横痃及预后有时淋巴结受累,但腹股沟皮下损害并无淋巴结受累,因此称为假性横痃。它容易发展成为一个肉芽性溃疡,数年不愈,溃疡增大变深,可导致生殖器、尿道、肛门的残缺不全,常因疤痕形成引起淋巴管阻塞造成外生殖器假性象皮肿、持久性瘘管、肥大性疤痕和色素脱失。
腹股沟肉芽肿的病原体是肉芽肿荚膜杆菌,该菌具有特殊的形态,当实验室检查到该菌时,有助于诊断。
(1)组织压印片检查镜检可在大单核细胞的胞浆中找到成簇的蓝色的“别针”样菌。
(2)病损组织液的涂片检查从病损处刮取组织液作涂片,如病损为肿块,应从肿块边缘刮取,如病损发展成为溃疡,应先清洗溃疡表面,然后刮取组织液作涂片。常用瑞特或姬姆萨染色,也可作革兰氏染色。在革兰氏染色中,本菌为革兰氏染色阴性的球杆菌,大小为1.5 μm×0.7 μm。有时可见菌体外包有荚膜,酷似“别针”。在瑞特染色中,菌体呈蓝色,荚膜呈红色。有时在大单核细胞内可发现有荚膜的菌体,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为1~2μm,称为Donovan小体。
(3)鸡胚接种将可疑的病损材料接种于已孵育7天的鸡胚绒毛尿囊膜内,经一段时间培养后取材置玻片上,在空气中干燥后染色镜检,寻找有无本菌。但本法易被污染,操作也烦琐。
(4)组织病理用HE染色可见损害中心部表皮缺失,溃疡活动边缘表皮为假性上皮瘤样增生,真皮内可见组织细胞、单核细胞、浆细胞及少数淋巴细胞。用姬姆萨染色,可在肿大的组织细胞内见到多囊分隔空间,其中有1~20个Donovan小体。
诊断腹股沟肉芽肿的必要条件是:(1)有不洁性交史。(2)生殖器及附近有散发臭味、界限清楚、边缘滚卷高起、中心呈牛肉红色、触之易出血的增生性肉芽肿溃疡性损害。(3)无疼痛,有卫星状小溃疡。(4)结合实验室检查及组织病理试验。
腹股沟肉芽肿的西医治疗首选药物为复方新诺明,成人每次2片,每日2次。其他如四环素每次0.5g,每日4次。也可用强力霉素每次0.1g,每日2次,或红霉素每次0.5g,每日4次。用药至少3周。对象皮肿、疤痕形成者,可用理疗及外科手术的方法进行修复。
中医根据初疮的位置,皮损红肿、疼痛的轻重,肉芽肿的大小以及溃疡的深浅,结合溃疡表面有无脓血及全身情况,再根据舌脉情况进行辨证。一般讲初疮多为湿热夹毒,腹股沟假性横痃则夹痰热积聚,肉芽肿多为瘀血内阻,后期多伴有肝肾阴虚。
湿热夹毒证的腹股沟肉芽肿,可见生殖器发生丘疹及皮下结节,可有疼痛,很快表面发生糜烂形成溃疡,有渗液可伴有发热、纳差,舌质红,舌苔黄,脉滑数。这是由于湿热夹毒侵袭肝脉所致。治疗宜清热利湿解毒。常用方药为二妙散合五味消毒饮:黄柏10g苍术10g薏苡仁30g 车前子10g土茯苓30g蒲公英30g野菊花10g天葵子10g地丁草10g。方中以黄柏、苍术为主药清热燥湿,薏苡仁、车前子配合主药清热利湿,土茯苓、蒲公英、野菊花、天葵子、地丁草清热解毒。湿热重者,可加入龙胆草10g;毒热重者,可加入白花蛇舌草30g;夹痰热者,加入川贝母10g。
痰毒积聚证的腹股沟肉芽肿,可见于腹股沟假性横痃形成,皮核相连,有的结核之间相互融合成块,推之不移,自觉疼痛,舌红,舌苔黄,脉弦滑。这是由于痰毒积聚,气血瘀滞而成。治疗宜清热解毒,软坚散结。常用方药为五神汤合消瘰丸加减:金银花10g连翘10g黄柏10g泽泻10g 茯苓20g玄参20g煅牡蛎30g(先煎) 浙贝母10g香附10g陈皮10g白僵蚕10g青皮10g法半夏10g甘草6g。方中金银花、连翘、黄柏为主药,清热解毒;泽泻、茯苓健脾利湿;玄参、煅牡蛎、浙贝母软坚散结;香附、陈皮、白僵蚕、青皮、法半夏、甘草均配合主药理气、化痰。全方共奏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之效。如毒热重者,加入白花蛇舌草30g;阴虚者,加入生地、沙参各10g;肝火旺者,加入黄芩、青黛各10g。
气血瘀滞证腹股沟肉芽肿,可见于阴部及腹股沟肉芽肿形成,局部疼痛,肉芽肿高起,边缘卷起,质地较硬,常伴有全身消瘦,饮食不香,舌暗,脉弦细。这是由于气血瘀阻,与毒热、痰饮相搏,故阴部及腹股沟肉芽肿形成。气血瘀阻故局部疼痛。肉芽肿高起,边缘卷起,质地较硬亦为气血瘀阻之候。由于气血瘀阻,血瘀则气血不生,故有全身消瘦,饮食不香。舌暗,脉弦细亦为气血瘀阻之候。治疗宜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常用药物为血府逐瘀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川芎10g桃仁10g红花10g桔梗10g牛膝10g野菊花20g天葵子30g玄参20g蒲公英30g赤芍10g甘草10g。方中以川芎、桃仁、红花、赤芍活血化瘀;桔梗、牛膝调和气血,调理气机;野菊花、天葵子、蒲公英清热解毒;玄参软坚散结;甘草调和诸药。肉芽肿质地硬者,可加入穿山甲10g ,地龙10g;疼痛明显者,可加入三七粉、莪术各适量。
肝肾不足证的腹股沟肉芽肿,可见于肉芽肿及溃疡破溃,日久不愈,可有潮热骨蒸,面色少华,精神倦怠,头昏气短,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这是由于肝肾不足,虚火内炽,故皮核破溃。日久不愈,肝肾不足则可有潮热骨蒸,面色少华,精神倦怠,头昏气短,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均为肝肾不足之候。治疗宜滋补肝肾。常用药物为六味地黄丸加减:熟地黄10g山萸10g山药10g泽泻10g 茯苓10g丹皮10g麦冬10g沙参10g地骨皮10g陈皮10g甘草10g。方中熟地黄、山萸、山药为主药,滋补肝肾之阴;泽泻、茯苓、丹皮配合主药,泻其有余;麦冬、沙参、地骨皮清泻虚热;陈皮、甘草调和脾胃。如肉芽肿质地硬者,加入穿山甲10g ,鳖甲20g;有毒热者,加入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各3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