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洛阳伽蓝记(附洛阳方言研究)
作者: (北魏)杨衒之
图书分类: 文学
资源格式: PDF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上海古籍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书号: 10186-19
地区: 大陆,香港
语言: 简体中文,繁体中文
简介:

《洛阳伽蓝记》和《水经注》、《齐民要术》是传世的北魏三大名著。除《齐民要水》为农书外,前两书都是以山川名胜为纲而旁及人文的地理撰述。其不同点为《水经注》着重写自然河山的壮丽;《伽蓝记》则集小记建筑的宏伟精致,揭示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
《洛阳伽蓝记》是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公元581年)记载北魏首都洛阳佛寺兴衰的地方志,共五卷。作者是东魏杨炫之,北平郡(今河北卢龙)人。东魏迁都邺城之后,在武定五年(即公元547年)他再到洛阳,看见当地遭受东、西魏战争破坏后,满目创痍,一副破败景象,感慨极深,所以写了这本书,回忆魏孝文帝元宏迁都后,洛阳的繁荣昌盛。由于他反对佛教,认为贵族的施舍浪费,以及国家对佛教的扶植影响了赋役收入和兵源,所以书中对寺院的华丽和贵族的奢华进行了大量讥刺。
此书按照城内、城东、南、西、北的次序,以四十多所名寺院为纲,兼顾所在里巷、方位以至名胜古迹,同时叙述相关事迹。从书中可以了解孝文帝迁洛阳到尔朱氏之乱,四十年间洛阳的故事和台省坊市的分布,甚至于外商来洛阳居住和各国的风土人情、道里远近书中都有所涉猎。内容包括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学、艺术、思想、宗教等方面,史料价值极高。其中,第五卷收录的宋云《家纪》、慧生《行记》、《道荣传》,详细记载了宋云去天竺的情况,成为现今研究中印交通史的珍贵史料。此书的文学价值也很高。
关于校注本
《洛阳伽蓝记》原有正文子注之别,但自赵宋以后,文注便混为一色,读者苦之。后虽屡有学者为之分别注解,但终因不谙此书体例所自,不能恢复本来面目。香港中文大学杨勇先生所作《洛阳伽蓝记校笺》,力图使正文子注分别了然,且注解整齐,校对详密,是研读《洛阳伽蓝记》的一部绝佳参考。
内容截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