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辑英文名: Mahler Symphony No.6
专辑中文名: 马勒第6交响曲
艺术家: John Barbirolli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古典类型: 交响曲
资源格式: APE
版本: [7月7日纪念马勒诞辰150周年][TESTAMENT]
发行时间: 2004年
地区: 英国
语言: 英语
简介:
作曲:Gustav Mahler
指挥:Sir John Barbirolli
乐团:Berlin Philharmoniker
录音日期:1966.1.13
发行日期:2004
发行公司:TESTAMENT
资源出处:朋友北公爵无欢提供资源,转发请注明原创者
专辑介绍:
今年7月7日,是马勒诞辰150周年,特此发布此资源纪念。
马勒的第6交响曲
Tony Duggan/朱墨青 译
1904年夏天,马勒的第六交响曲从他的创作室中诞生,当时马勒正生活在稳定和甜蜜之中,但他却预见到了即将而来了衰落。一些人会说这是马勒自己的衰落,而另一些人会说这是全人类的衰落,也许两者皆是。马勒的夫人阿尔玛说道:“在他的其他作品中,没有一部像这首交响曲那样是直接发自他的内心最深处。那天我们俩都流下了眼泪,因为这音乐及其所预示的东西使我们深深感动……”
其实第六交响曲在构思上是马勒所有交响曲中最具有古典特质的,这是他所作的第一部符合常规四乐章形式、并且调性统一的交响曲,第一乐章尤其遵守古典奏鸣曲式,有明确的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和尾声。呈示部的第二主题是小提琴上的一支感情炽烈的旋律,常被称作是阿尔玛的音乐肖像,但就这部作品的本质而言,那反复出现的进行曲节奏才是最引人注目的,仿佛就像在同一战场上出现的一波又一波大军。然而这一进行曲节奏却是极其空洞的,因为马勒其他交响曲的结尾都不像第六交响曲那样悲观和绝望,这部独一无二的交响曲令人联想起的只有马勒的早期作品《悲伤之歌》。第六的末乐章是传奇性的,马勒在这里企图通过对人性及其所处环境的渲染来强调最终的灾难:我们的“英雄”奋力向前,充满着乐观,但却在命运的三次打击下彻底失去了希望,这是由那强有力的进行曲节奏以及引自第一乐章由定音鼓演奏的令人毛骨悚然的命运动机来传达的。为表现这些命运的打击,马勒使用了槌击的配器效果,多年来这都是对打击乐手(以及录音师)的考验。引出安魂曲般结尾的最后一次槌击后来被马勒删除了,可能是由于迷信或是戏剧效果上的考虑,不过有些指挥家还是恢复了这一槌击。实际上马勒最初为这部交响曲设计了五次槌击,而不是三次。马勒对中间两个乐章的顺序也是犹豫不决,但该曲最重要的总谱版本显示他更倾向于将谐谑曲乐章置于行板乐章之前,于是这也是今天我们所听到的大多数录音版本的顺序,仅有很少几个例外。这又是一个值得反复争议的地方,我提出来只是请大家注意罢了。你一定听说过阿尔玛在叙述她和马勒共同生活的经历时曾提到在这部交响曲中马勒“预见”了他自己命运,事实的确如此,就在该作品首演的次年,那三次“命运的打击”真的发生在了他的身上。从各种意义上讲这都是一个必须以非常谨慎的态度来审视和对待的轶事,除非你相信马勒有超人的预知力。但毋庸置疑的是,马勒就像许多其他伟大的艺术家一样确能超越自己所处的境地,穿透生活的表层来看世界。因此将第六交响曲视作20世纪最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品之一,并准备好接受震惊,那你就能开始正确理解这部作品了。
我一直觉得马勒第六的首演被选择在埃森这个德国重工业的发源地是十分合适的。那充满整部作品的狂野、冷酷的、行军般的节奏、机械的打击乐敲击以及刺耳的声响对比,对我来说与首次奏响这部作品的这座城市有着无法分割的关联。这个城市的工厂日日夜夜为“铁血宰相” 制造着钢铁,为他的“铁血政策”贡献着枪炮,这个城市的产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屠杀着无数的生灵,这八年以后的灾难场景正是这部交响曲中所预示的。因此我认为这一交响曲首先应该算是一部二十世纪音乐的作品,或许正是第一部真正属于二十世纪的交响曲,它不但富含弗罗伊德的精神,而且充满着克虏伯军火工业的气息,这其实都是那个时代的体现,因为那个时代的大部分特征不仅形成于维也纳那个着名的诊室,更形成于埃森的炼钢炉。这部作品的古典架构使超越古典式悲剧的创新能力成为了必要,我认为任何一个能使我们领略到第六交响曲之现代性的演奏都必须考虑的这一点,因此必须将马勒富含十九世纪特征的辉煌和纯朴的回忆彻底剥除,要与第五交响曲的音色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一种极其苦涩、充满残酷的哀怨,并能将个人的悲剧延展到整个人类的范围,只有这样才能使这部作品的现实意义彻底体现出来。我坚信这是演释这部作品的正确方法,希望获得更多马勒爱好者的赞同,故而我排除了那些极端个人化演绎此曲的录音版本,因为这些演绎最终往往成为指挥家企图过分渲染浪漫的借口。正是由于这样,要为分析这部交响曲而选择录音版本实为不易,并且意识到我将不可避免地厚此薄彼。比如我将闭口不谈伯恩斯坦和腾施泰特的版本,这两位指挥家都曾两次录过这部作品,但对我来说,他们将悲剧变成了闹剧。许多人可能会不同意我的观点,并认为第六的最佳版本就是出自这两位指挥家之手。但我坚信自己的对这部作品的理解,并且认为要获得真正完整演释第六交响曲内涵的录音,就必须要放宽眼界,并注意那些更审慎、更具古典气质、更能把握如上面我所述的交响处理方式的指挥家。这就意味着我会提及若乾目前已很难获得的录音版本,但我要辩解到的是,我相信想要录制好这部伟大的作品是只有那些最出色的唱片公司才能做到的。
【注】
图片和log已经添加到帖内,所以不单独发布图片和log的压缩包了。
由于本人周一到周五白天主要使用教育网,上传效果不佳,晚上和周末主要使用电信网,为小带宽电信,请各位下载的朋友给予充足的耐心,下载好的朋友也请尽可能长期留源,方便以后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