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辑英文名: Great Composers - Dvorak
专辑中文名: 伟大作曲家之德弗乍克
艺术家: Antonín Dvořák
资源格式: MP3
版本: [Disc A 1/2]
发行时间: 1988年
地区: 美国
简介:

光碟数目: 2 CD
压缩码率:OBR 128 Kbps
专辑介绍:
德弗乍克 Antonin Dvorak 1841-1904 捷克
作育英才无数
1841 年 9 月 8 日生於捷克布拉格北方约 30 公里的小镇,是家中长子,父亲在镇上经营客栈与肉舖,喜欢音乐,会拉小提琴,还组织了乡村乐队并亲自参与乐队演出。
德弗乍克从小就在音乐环境中长大,六岁进入小学就读,隔年在老师史匹兹的指导下习得小提琴的演奏技巧。九岁起加入父亲的小乐队在乡里音乐会上演出,同时也活跃於当地教堂唱诗班。
儘管德弗乍克的父亲喜欢音乐,但认为音乐仅止於娱乐而不足以成为职业,而且根据当地习俗长子需要继承父亲的职业,因此德弗乍克小学毕业便被送往士洛尼杰镇舅舅处学习德语以利未来经商,并学习如何经营旅店和屠宰业。
士洛尼杰镇上住了两位热心推广音乐的音乐家,一位是教堂的合唱指导陶曼,一位是教堂风琴师李曼,其中李曼对於指导后进不遗餘力,德弗乍克有任何音乐上的问题求教,他都是竭尽所能、倾囊相授。李曼也看出德弗乍克拥有不凡的音乐潜力,於是极力鼓励德弗乍克放弃当屠夫并改走音乐道路,并建议德弗乍克到布拉格的音乐学校接受正规音乐教育。
然而德弗乍克的父亲并不同意他以音乐为职业,无奈之餘,李曼只好不顾德弗乍克父亲反对,自行协助德弗乍克达成到布拉格学音乐的心愿。经过两年努力,李曼终於说动德弗乍克的舅舅出资帮忙。1857 年,德弗乍克终於进了布拉格风琴学校就读。然不久后他舅舅的援助便突然中断,於是德弗乍克於是开始到咖啡馆兼差弹琴。
由於收入相当有限,在风琴学校这段时期德弗乍克经常处於挨饿状态。在校中,德弗乍克选修了风琴、作曲及其他音乐课程,其中对作曲理论最感兴趣,他除了时常埋首於莫札特、贝多芬及舒伯特等大师乐谱的研究外,也积极接触同时代作曲家如华格纳、李斯特等人的作品,而这点对他日后写作歌剧和交响诗产生了重大影响。
1859 年德弗乍克从风琴学校毕业,就此展开音乐生涯。首先在布拉格的孔札克咖啡厅管弦乐队找到一个中提琴手的工作,1862 年布拉格捷克国民剧院成立后便转往该院担任中提琴手。在此前后工作了十年,一方面从乐团的演出中汲取经验,另一方面也从事乐曲创作。
德弗乍克在国民剧院服务期间曾爱上女歌手约瑟芬娜。约瑟芬娜出身於富有人家,德弗乍克虽然对她十分倾心,但认为自己没没无闻,因此一直不敢对她表白,苦恋之餘德弗乍克只好将他的思慕之情转化为 " 翠柏集 " 的十八首歌曲,而约瑟芬娜后来也嫁给了出身贵族的文学家考尼兹伯爵。儘管德弗乍克没能获得约瑟芬娜的感情,但日后却娶了约瑟芬娜的妹妹安娜。安娜曾经随德弗乍克学过钢琴,后来也加入了国民剧院的合唱团,由於经常共事的关係,德弗乍克与安娜相恋,两人并於 1873 年结婚。安娜是个贤慧的妻子,除了明白并尊重丈夫的才能外,更全心全意照料德弗乍克生活起居,德弗乍克可算得上是作曲家当中婚姻最幸福美满的一位。
1873 年 3 月德弗乍克根据诗人哈勒克诗作 " 白山的继承者 ",写了一首讚美诗在布拉格演出,大获成功。人们开始注意到这位年轻作曲家,布拉格爱乐协会的管弦乐团更要求演出他的作品。同年该团演奏了夜曲 " 五月之夜 ",隔年又首演 " 降E大调交响曲 ",均获得好评。
1875 年德弗乍克得到奥国文化部为清寒艺术家所设的国家奖助金,这次获奖不但使德弗乍克艰困的生活稍获疏解,也让在奖助金审查委员会中担任评审委员的布拉姆斯发觉德弗乍克的才能。爱才的布拉姆斯除了在作曲上给予德弗乍克指导外,更向自己在柏林的出版人辛洛克大力推荐德弗乍克的作品。德弗乍克著名的 " 斯拉夫舞曲集 " 便是在辛洛克的提议下写作,该曲出版后立刻轰动全欧洲,使得德弗乍克引起国际乐坛注意。
德弗乍克在世界乐坛崭露头角后,包括大指挥家李希特、毕罗、小提琴家姚阿幸以及各国许多杰出的演奏家都热心演奏他的作品,或是委託他创作新曲。许许多多优秀的作品不断从他笔下流出,即使是以尖酸刻薄闻名的乐评家汉斯立克,也对他的音乐予以很高评价。德弗乍克的声名因此传遍整个欧洲,同时也成了波西米亚人民心目中的英雄。1878 年德弗乍克第一次执指挥棒演出自己的作品,结果非常成功,这证明他除了具有作曲能力外也有很好的指挥才华,此后德弗乍克便经常指挥演出自己的作品并成为一位出色的指挥。
1884 年 3 月德弗乍克应邀至英国指挥他的 " 圣母悼歌 " 及 " D大调交响曲 " 等作品,演出异常成功,不论是观眾、乐团团员或乐评都给予他毫无保留的讚誉,英国著名的诺威洛音乐出版公司更以二千英磅委託他写作一首清唱剧。此行的成功,促成了德弗乍克往后八次的英国之旅,每一次的到访都受到英国民眾热烈欢迎,此外剑桥大学还在 1890 年颁赠荣誉博士学位。同年,在柴可夫斯基的促成下,德弗乍克应邀前往俄国访问,并在莫斯科及圣彼得堡指挥了两场音乐会。演出后两地的各大报纸都大篇幅报导了他的生平以及他在俄国的成功演出。结束俄国的访问后,归途中德弗乍克又顺道拜访德国,并且也指挥演出自已的作品,同样是凯旋而返。
由於声名远播新大陆, 1891 年夏天美国提供优厚的待遇延聘德弗乍克出任纽约国民音乐院院长。然而德弗乍克感到十分为难,因为先前布拉格音乐院屡次想聘请他到该校执教,他都以希望专心作曲为由而加以婉拒,之后因为音乐院方面再三敦请,让他觉得实在无法再推辞才接下聘书,如今接聘才几个月,如果辞职赴美,在道义上实在讲不过去。然而当布拉格音乐院负责人特拉格博士得知这个消息后,反倒鼓励德弗乍克前往新大陆为国争光,德弗乍克这才决定接下美国的聘书,不过他还是在布拉格音乐院先教了一年书,才於 1892 年 1 月偕同夫人及孩子一起啟程赴美。
德弗乍克抵达纽约时,受到纽约音乐界、国民音乐院师生以及侨居当地的波西米亚同胞共数千人的热烈欢迎,场面盛大而感人。德弗乍克对他的新工作相当投入,除了主持院务外也开班教授作曲课程,美国近代许多知名作曲家,在当时均曾受教於他。
1894 年聘约到期,由於思乡心切亟欲返回故乡,但院方却一再挽留,他只好再续约一年,期间他曾返回波西米亚度过一个夏天。1895 年 4 月续约也届满,德弗乍克立刻返回家乡。
在美国工作的期间完成了 " 新世界 " 交响曲、F大调弦乐四重奏、降E大调弦乐五重奏、G大调小提琴奏鸣曲、大提琴曲 " G小调轮旋曲 " 和 " 寂静的森林 "、钢琴曲 " 詼谐的快板 " 以及管弦乐曲 " 美国组曲 " 等。这些作品德弗乍克巧妙地将美国音乐素材与波西米亚风格做了完美的融合,而成为他的作品中最受世人喜爱的特色。
1901 年德弗乍克被任命为奥国上议院的终身议员,他是第一位得到这项殊荣的音乐家,上任后为自己的同胞争取到不少政治权益。同年六月,德弗乍克升为布拉格音乐院院长,此后就担任此一职务直到逝世。
德弗乍克的曲调民族风味浓厚,虽然曲子的旋律大多由他自己创作而不是取材於民间音乐,但旋律中就是充满了民族色彩与地方风味。曲调通常优美流畅,擅长以情绪营造曲子的气氛,音乐中也总是流露出对民族、对国家的热爱。通常音乐呈现出来的是一种健康的气质与浓厚的庄稼气息。
1904 年春天,身体一向硬朗的德弗乍克突然罹患严重的肾臟炎,4 月间的病情似乎有好转迹象,然而至 5 月 1 日却突然中风猝死於餐桌上。德弗乍克去世的噩耗震惊全球,全欧及美国友人均同感哀伤。5 月 5 日在数万同胞护灵下,安葬於布拉格近郊威瑟拉德古墓园。
德弗乍克的作品
Antonín Leopold Dvořák (English pronunciation: /ˈdvɔrʒɑːk/ DVOR-zhahk or /ˈdɨvɔrʒæk/ DVOR-zhak; Czech: [ˈantoɲiːn ˈlɛopolt ˈdvor̝aːk] ( listen); September 8, 1841 – May 1, 1904) was a Czech composer of Romantic music, who employed the idioms of the folk music of Moravia and his native Bohemia. His works include operas, symphonic, choral and chamber music. His best-known works include his New World Symphony, the Slavonic Dances, "American" String Quartet, and Cello Concerto in B min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