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喊着,突然歇斯底里地冲到墙边,举着拳头拼命对着墙壁捶打:不,不,不——
她的泪水涌了出来。
然后,她把自己的脑袋砰地往墙上一撞,哭出了声。
谷正藩把自己装扮成谷正涵。她换上跟谷正涵一模一样的衣服,站在大镜子前观看。除了头发,她和谷正涵几乎完全一样了。
一盆冷水劈头盖脑泼在昏死过去的谷正涵脸上。遍体鳞伤的谷正涵从地上醒过来了。她睁开眼睛,恍恍惚惚中,看见了一个跟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女人。
原来谷正藩心中的计谋是冒充妹妹谷正涵混进共产党。毛人凤直夸谷正藩的妙计,但谷正藩要求毛人凤答应不许伤害自己的妹妹。
毛人凤答应了谷正藩的要求。
谷正藩在短时间内学会了共产党干部必备的一切,收拾行装,准备去北平。
蒋介石亲自来到谷正藩的住所看望她,谷正藩感动极了。蒋介石给谷正藩布置了任务,国民党在大陆可能就要成为地下组织,所以必须做好长期潜伏的准备。谷正藩慨然应命。
蒋介石又交给谷正藩一项特别任务。傅作义跟共产党暗中媾和,一旦让他办成了,北平落入共产党之手,后果是很严重的。所以蒋介石让谷正藩全权处理,如果傅作义真的和共产党合作,就杀无赦。
蒋介石还任命谷正藩为华北特别行动总督导,并授予她少将军衔,全权指挥北平和华北的特务工作。
谷正藩再次热泪盈眶,领命后答应蒋介石不成功便成仁,以报答蒋介石的知遇之恩。
为保护北平这座古城,毛泽东派出代表与傅作义谈判,希望和平解放北平。北平原市长何思源主张和谈,向傅作义建议组成了和谈代表团。
蒋介石对何思源恨之入骨,即令毛人凤飞赴北平,采取行动,同时部署北平的特务潜伏计划。毛人凤和谷正藩密谋,制定了暗杀何思源的方案。谷正藩亲自和段飞潜入何思源住宅,在屋顶安装了定时炸弹。炸弹爆炸,何思源的两个女儿被炸死,何思源也受了伤。第二天一早,谷正藩派特务跟着北平警察局长来到何思源家,以调查爆炸原因为由,暗中将定时炸弹的残骸拿走,并诬蔑说是共产党军队开炮所致。
傅作义对特务的暗杀行动极为愤慨,与何思源商议后,决定代表团仍然出城跟解放军和谈。谷正藩恨得咬牙切齿,两次暗杀傅作义,但都被机警的傅作义化险为夷,躲过了劫难。
为保护北平这座古城,毛泽东派出代表与傅作义谈判,希望和平解放北平。北平市长何思源主张和谈,向傅作义建议组成了和谈代表团。
蒋介石对何思源恨之入骨,即令毛人凤飞赴北平,采取行动,同时部署北平的特务潜伏计划。毛人凤和谷正藩密谋,制定了暗杀何思源的方案。谷正藩派特务潜入何思源住宅,在屋顶安装了定时炸弹。炸弹爆炸,何思源的两个女儿被炸死,何思源也受了伤。谷正藩巧施易容术,化妆成捡破烂的老头,在爆炸现场将定时炸弹的残骸拿走,并让北平警察局散布谣言,说爆炸是共产党军队开炮所致。
傅作义对特务的暗杀行动极为愤慨,与何思源商议后,决定代表团仍然出城跟解放军和谈。
国民党特务抓捕了谷正涵的上下线老肖和小万,谷正藩见了他们后,当着毛人凤的面残忍地枪杀了他们。傅作义同意和平解放北平,把军队交给共产党接受改编。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等人高兴地聚餐庆贺。
蒋介石痛苦不堪,在孙子蒋孝文面前吟诵出:冬日饮寒冰,雪夜渡断桥。这样的诗句。而不知爷爷心情的蒋孝文却还对蒋介石念李煜的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那一江春水向东流。蒋经国听后大骂儿子不懂事。但蒋介石心灰意冷,决定下野。
国民党中常委的人在与会,决定蒋介石下野的事,但蒋介石却不等众人商议,就气冲冲把政权交给了李宗仁,还说五年之内绝不干涉政治。众人都很惊讶,李宗仁也只能匆匆签字。
于右任提议为了和共产党和谈,把张学良、杨虎城放了。蒋介石却说这事交给李宗仁办,然后就拂袖而去了。
张虚在给毛泽东梳头时发现了毛泽东已经有了白发,张虚心里很难过,毛泽东却说:白一根头发,胜了三大战役,值!
后来张虚把这根白发保存了起来留作纪念。
毛泽东在和张虚散步时谈起了金焰,叫张虚多和她沟通沟通,觉得合适就可以做对象。
张虚去找了金焰交流,但对感情之事甚为笨拙的张虚却不知怎样交流,反而惹得金焰生了气。
李克农准备在社会部组建一支先头部队,和北平的地下党配合,阻止国民党在北平的顽固分子的破坏行动,顺利完成北平交接。李克农决定张虚调过去,张虚觉得这也是保护毛主席的安全,所以欣然领命。
张虚向毛泽东告了别,为毛泽东再梳了一次头。毛泽东却疲惫地在梳头过程中睡去,张虚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毛泽东。
1949年1月19日,《北平和平解放的初步协议》达成,毛泽东异常兴奋,说傅作义立了大功,从战犯变成了功臣。五大书记开会,毛泽东充满信心地强调,一定要做好北平的接管工作。
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宴请国民党要员,正式宣布引退。他说:“我不是被共产党打倒的,而是被国民党打倒的。”下午,他驱车至中山陵拜谒。他对蒋经国说起自己曾打算在中山陵选择墓址,现在看来已经不可能实现了,恐怕他死后都不能叶落归根。他哀叹:“哀莫大于心死!”然后,蒋介石乘“美龄”号专机,从南京光华门外大校机场起飞往杭州。等李宗仁赶到机场,蒋介石的飞机已在天上了。
蒋介石不忍离开南京,让飞机绕南京上空一周,作最后的告别。他含泪对蒋经国说:“我们在军事上政治上失败的根本所在就是上下腐败堕落,上下离心,军无斗志,导致党国败亡啊!”说完,父子两人痛不欲生,含泪相对,却已默然无语。
浙江省主席陈仪在西湖楼外楼为蒋介石接风,陈诚、汤恩伯、蒋经国等人作陪。蒋介石阴着脸一言不发,弄得大家都很尴尬。汤恩伯劝蒋介石保重身体,蒋介石却离席而去,对着西湖万分酸楚地吟诵李后主的诗句: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众人尽皆失色。
谷正藩宴请将回南京的毛人凤,两人喝得大醉,为党国前途痛哭流涕。毛人凤交给谷正藩蒋介石亲笔题赠的照片,谷正藩为蒋介石对他的信任和重视感动万分,誓死为蒋介石卖命。毛人凤很是欣慰,两人握手诀别。伪装成谷正涵的谷正藩召集青年学生开会。谷正藩俨然已是一个激进的共产党员形象,她鼓动学生保护工厂,与特务分子的破坏作坚决的斗争。
特务带着警察要炸发电厂,此时,谷正藩改名换姓,积极参与到护厂斗争,与特务、警察发生冲突。恰好张虚在发电厂与地下党领导人老孙接头,在一场混战中,谷正藩和张虚都被抓进了监狱。
张虚跟谷正藩成了难友。警察疯狂折磨谷正藩,几次把她打得昏死过去。张虚目睹谷正藩的坚贞不屈,对她产生了信任,引以为自己的同志。
张虚在狱中领导越狱行动,谷正藩积极参与。这一夜,在地下党的配合下,越狱开始,谷正藩奋不顾身与狱警展开搏斗,并亲手杀死了监狱长,自己也负了伤。张虚扶着谷正藩,带着难友们成功冲出监狱,并与地下党汇合。
张虚和地下党负责人老孙热烈握手,并向老孙提及了谷正涵,说她在越狱行动中表现得十分机智和勇敢。但老孙似乎有些怀疑谷正涵,因为她所在的组织联系已遭破坏,上下线都已牺牲。
解放军成功地接管了北平。在全城欢庆之时,张虚在当了公安局副局长的老孙和公安人员的配合下,搜查了原国民党特务机关北平工作站,找到了大量秘密文件。在一叠电文中,张虚发现了轰炸城南庄的线索,但仍无法确认这个潜伏特务是谁。在老孙的帮助下,张虚追寻到北平站站长徐尧的行踪,徐尧在强大的压力下自首,并交出了部分特务名单,但由于谷正藩早作了安排,大部分特务都已销声匿迹。不过,张虚最大的收获是了解到有个蒋介石的心腹已潜伏在北平,指挥整个华北地区的特务网络,轰炸城南庄就是此人直接指挥,但此人究竟是谁,连徐尧也不知道,更没见过。
张虚紧急赶回西柏坡,把查获的密码交给李克农。一张追捕潜伏特务的大网撒开了。
北平解放让刘从文胆战心惊,他冒险使用电台,直接跟谷正藩联络。谷正藩命令他不惜代价刺杀毛泽东。但正是这一次行动,让李克农破译了密码,并确认这个潜伏的特务就是刘从文。
刘从文狗急跳墙,准备在井水中投毒,被早就监视住他的张虚等人抓获。经过审讯,刘从文供出与他单线联系并直接指挥他是保密局的人,但他并不知道上头的情况。
潜伏特务刘从文、孟建德公审后被执行枪决,至此,城南庄轰炸毛泽东住处的案子终于告破,隐藏在毛泽东身边的这两颗最危险的炸弹被彻底清除了。
张虚见毛泽东的毛巾太破了,便向毛泽东提意见,说毛泽东不注意卫生,洗脸和洗脚都用一块毛巾,要求再添一条。毛泽东说张虚说得有道理,但却不同意增添毛巾,他幽默地说,脚比脸辛苦,把毛巾分开了,脚会有意见的。张虚还想说什么,毛泽东语重心长地说,我们现在革命要胜利了,可不能忘本啊,你们要做刘宗敏,我可不做李自成。张虚不服毛泽东的话,叫周恩来评理,毛泽东却叫周恩来不要听张虚打小报告。
傅作义来到西柏坡,周恩来向毛泽东汇报,毛泽东主动去傅作义住处看望,说,人家大老远过来的,不要怠慢了。傅作义一见毛泽东,就说,我有罪。毛泽东却握着他的手说,谢谢你,你做了一件大好事,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你的。毛泽东的话让傅作义解除了顾虑,两人彻夜深谈,当毛泽东听傅作义说对治理黄河河套的水利有兴趣,便当即表示,河套水利工作面太小了,以后可以傅作义当水利部长,军队的事也可以管。傅作义没想到毛泽东对他这么信任,极为感激。果然,建国后,傅作义担任了第一任水利部长,还兼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绥远军区司令等职务。毛泽东真是一诺千金。李克农向张虚布置了新任务。因为毛人凤的特务组织在北平非常严密,所以先头部队在北平也要组织一个反特务组织。李克农让张虚担任了这个特别行动处的处长,并派梁宏当他的助手,金伟、金焰等人也调到特情处。
金焰要去和毛泽东道别,便跑到毛泽东的书房。她看见老徐正在给人照相,金焰便想要同毛泽东合影。毛泽东正在看书,但还是欣然答应金焰的要求,他当即放下书,来到院子,让老徐给他和金焰照了张相。张虚看见后很生气,责怪金焰太鲁莽,怎么能不由分说在主席工作的时候硬拉他照相。金焰一气之下就跑走了。
张虚去看望了因为越狱而受伤了谷正藩,两人很谈得来,张虚认为谷正藩是一位很有能力的同志,所以打算把她吸收进特情处。谷正藩十分得意,表示一定好好干。就这样谷正藩混进了共产党的特情处。
谷正藩在报上刊登寻人启事,与潜伏的特务头子王祖德接上了头。
孙局长召集公安人员开会,特情处派来的谷正藩和金焰也参加了会议。公安局和特情处打算对北平的特务组织进行一次肃清。因为当时虽然和平解放了北平,但北平的特务组织共有114个,8500多人,加上外围人员,共计1万6千多人,也就是说,北平每80个市民里就有一个是特务,治安的形势非常严峻。公安局先展开强大的攻势,限期让特务主动来登记,凡能悔改的,一律既往不咎。
肃清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果然有许多特务吓得来投案自首。谷正藩留在公安局帮忙,给自首投案的特务登记。谷正藩工作极为卖力,得到张虚等人的进一步信任。
谷正藩掌握了部分自首特务的名单。她暗中严令王祖德对特务组织举行一次整肃,使特务网的主干得以保存下来。
蒋介石离杭返回溪口老家,住在离母亲墓不远的白岩山腰的“慈庵”内。他召集了顾祝同、汤恩伯等人举行小型军事会议,把长江防线分为两个部分,湖口以西归白崇禧,湖口以东归汤恩伯,并把京沪杭作为防御重心。他在心情郁闷中到武山庙求签卜凶吉,结果连续抽到下签:早求退路。蒋介石自知大势已去,加紧了对台湾的经营。
陈仪接到李济深的来信,让他效仿傅作义起义,陈仪也有此心思,但他手中无兵,于是想到了跟他“亲如父子”的汤恩伯,派外甥赴上海与汤恩伯联系,阴险的汤恩伯表面答应,一转身就向蒋介石告密。蒋介石大惊失色,他下野后还请他在楼外楼吃饭,又陪他到溪口的浙江省主席陈仪竟然要跟共党联手,准备叛乱,这还了得!蒋介石下令改组浙江省政府,免去陈仪职务,然后乘陈仪到上海之际将其抓捕。一年多后,陈仪被枪杀在台湾。
行政院长孙科受蒋介石指使,对李宗仁采取不合作的态度,把行政院迁到广州,演出了府(总统府)院(行政院)分裂的闹剧。为争取孙科内阁顺利迁往广州,蒋介石密令陈立夫动用金钱拉拢立法委员,凡愿意去广州的,每人送船票一张,美金一百元,到广州后,每月给三百元港币的特别津贴。在蒋介石的银弹攻势下,行政院成功地迁到了广州。这样一来,南京政府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南京城里,只有李宗仁一个光杆代总统,没有行政机构;广州,有国民党中委和行政院,却没有国家元首;溪口,蒋介石虽然在幕后操纵,却只是个国民党总裁,做起事来名不正言不顺。这种局面,在国民党政府历史上是第一次出现。国民党元老、跟蒋介石情同手足的戴季陶此时对国民党政权完全绝望,来到广州后隐居起来。于右仁来看他,戴季陶表达了不想活下去的想法。于右仁极力劝说,戴季陶却只是哀叹完了完了,两人说到悲伤处,竟然嚎啕痛哭。
国民党中央党部举行常会,戴季陶要抽烟,颤抖的手拿不稳打火机,有人替他点火,却连着几次打不着,戴季陶惨笑说,已经油尽灯枯了。这是陈布雷的遗言,戴季陶在这时引用,他的心境跟陈布雷完全相同。后来,他从烟灰缸里拿起烟接着抽,竟把燃烧的一头放进嘴里,他的精神完全崩溃了。隔了几天,戴季陶自杀身亡。蒋介石在溪口得到消息,极为悲痛,发了唁电说“痛失勋耆”,并含泪亲自给戴季陶墓碑撰写了碑文。戴季陶的遗体被运回成都老家安葬。
王祖德把指挥北平潜伏特务的司令部设置成了大昌车行,自己当了车行的经理。这个特务机构设置得相当严密,连无线电台的天线藏在郁郁葱葱的葡萄藤里面,令常人无法想到。
谷正藩扮成男装去见了王祖德,王祖德又惊又喜。谷正藩感觉到特情处的人在怀疑她的身份,所以她不惜损失掉09和05两个潜伏组,亲自带特情处的人去抓捕,换得张虚等人的信任。
谷正藩因经过这场战斗,连怀疑她身份的孙局长也不得不肯定了她。
毛泽东准备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他让张虚给他找一处安静的小树林,到那儿去办公。张虚还真找到了河边的一个小树林,毛泽东很满意,就在这个小树林里办起公来。他平常有便秘的毛病,到了小树林,找不到厕所,毛泽东就地解决,倒很有效果。他打趣说,自己就是农民的命。
一个老汉赶着羊群过来,张虚怕影响毛泽东,更担心安全问题,要请老汉赶着羊群离开。毛泽东阻止了,张虚一急,从口袋里拿出在城南庄院子外拣到的碎玻璃,说上次的敌机轰炸不是偶然的,怀疑有内奸,要谋害毛主席。毛泽东却笑着摆摆手,说不能因噎废食嘛,我毛泽东跟老百姓在一起,是最安全的。毛泽东主动上去跟老汉搭话,拉家常,还给老汉烟抽。老汉抽了毛泽东的卷烟,很是开心,临走时还问毛泽东讨烟,说带回村里给大伙瞧瞧,他碰上了毛主席。
老汉回村后,拿着烟跟乡亲们炫耀,然后点上烟,让每人都过了口瘾。老汉的孙子见了,很是羡慕,便带了帮孩子去找毛泽东,也想从这个“大方的大贵人”身上找点好吃的。毛泽东见一帮孩子围过来,对着他的身上东看西看,便笑着对张虚说,看看,吃大户的来了。张虚无奈地说,还不是你自己闹的。毛泽东边跟孩子说话,边抓起茶缸里的茶叶放嘴里咀嚼。老汉的孙子见了,以为茶缸里有好吃的东西,也伸手抓了吃,却苦得吐了出来。毛泽东哈哈大笑,说自己就爱吃苦的东西,茶叶、苦瓜这些东西,清凉明目,都是好东西呢。
王稼祥来到西柏坡看望毛泽东,两人边抽烟便交谈,毛泽东问王稼祥,我想听听你的意见,我们的政府定都在何处?历朝皇帝把京城不是定在西安就是开封,还有石头城南京或北平,我们的首都定在哪里最为合适呢?王稼祥沉思片刻后说,是不是定在北平?这与毛泽东的想法一致,但毛泽东还是请王稼祥说说理由。王稼祥说,北平离社会主义苏联和蒙古人民共和国近些,国界长而无战争之忧,而南京虽虎踞龙蟠,地势险要,但离港、澳、台近些,西安又似乎偏西了一点。所以北平是最合适的地方。毛泽东笑了,说王稼祥说的有道理,他说,蒋介石在南京,他的基础是江浙资本家。我们要把国都建在北平,我们也要在北平找到我们的基础,这就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蒋介石在溪口也跟蒋经国讨论共产党进了北平会怎样的问题,他说北平本身就是一副烂摊子,加上这么多的流氓地痞,烟馆、戏院、妓女楼,共产党要保持不变色,恐怕不容易。蒋经国也说,打江山易,坐江山难,我们还有这么多的特务,把北平搞乱了,共产党就难以立足。蒋介石冷笑,说,那就让共产党做第二个李自成吧。
似乎是在回应蒋介石的挑战,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隆重召开。毛泽东作了重要讲话,他着重指出: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并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次会议作出了中央机关和解放军总部进驻北平的决定,还根据毛泽东的建议,具体作了几条硬性规定:1、不做寿;2、不送礼;3、少敬酒;4、少拍掌;5、不以人名作地名;6、不要把中国同志跟马恩列斯并列。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率领中央机关进驻北平。毛泽东神情凝重地对周恩来等人说,今天是进京赶考,决不能退回来,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
“进京赶考”的路上,毛泽东兴奋地和大家说说笑笑。陈根生说起离开西柏坡进北平是 3月份,1947年撤出延安也是3月份,1948年离开陕北到华北来,正好也是3月份,真是巧得很。毛泽东高兴地说,三年三次大行动,都在3月份发生,明年3月份应该解放全中国了。全国解放了,我们就再也不用搬家了。然后,毛泽东又问大家,进北平是要进的,但没想到有这么快。你们想到了吗?陈根生回答说,毛主席讲过,三年到五年打败蒋介石,五年以后打败蒋介石也很好啊。我们也没有想到,撤离延安两年就进北平。毛泽东激动地说,道理很简单,就因为蒋介石发动的战争是反人民的,是非正义的,人民反对蒋介石反对内战,人民也反对他再继续残酷地剥削人民、压迫人民。最后,毛泽东总结说,人心向背,这就是决定了我们必定胜利,蒋介石必定失败。
路上,途经一座村子附近,只见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躺在路边茅草上,双眼紧闭,脸色蜡黄,鼻子流着血,已奄奄一息了。女孩的身边坐着一个三十多岁的妇女,正哭着呼喊女孩的名字,一圈人围着她们,很是着急。毛泽东看见这情形,连忙下令停车,然后走过去问是怎么回事。妇女告诉毛泽东女孩病了,快不行了。毛泽东当即叫来医生,为女孩检查,并要求一定救活女孩。医生却很为难,说要救女孩必须用盘尼西林,可这药只有一支了。毛泽东说就是一支也得给女孩用。医生不肯,说这是进口药,买不到,连毛泽东病了都没舍得用,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动。毛泽东生气了,说现在已是万不得已,人命要紧,马上给女孩注射。医生就是不同意,她说为了能搞到盘尼西林,牺牲了好几个地下党和战士的生命,不能为了一个小女孩,就把最后一支救命药给用了。她直率地告诉毛泽东,这支药在关键时刻,就是毛泽东的救命药。毛泽东大怒,说我的命就比老百姓值钱了?你简直是乱弹琴,共产党打天下就是为了老百姓。医生难过地哭了。
毛泽东和医生的冲突,让这位妇女非常惶恐,她恳求毛泽东,这药这么珍贵,就别用了。毛泽东心里更难过,安慰了妇女几句,给医生下命令,马上给女孩用药。毛泽东真是发了大脾气,要是医生不听他,他就把医生给撤了。医生流着泪,把这支珍藏很久舍不得用的盘尼西林用在了女孩身上,然后又注射了别的药。那时抗生素很稀有,因此也有特效,女孩不一会就醒过来了,对着妇女叫了声娘。妇女激动得哭了,她对着毛泽东扑通一声跪下,哭叫着:“菩萨啊,救命的菩萨啊!”围观的村民也都感动不已。
妇女这一哭,毛泽东又难过起来,泪水溢满了眼眶,他对医生吩咐,让她用车送这对母女回家,再观察一下,等女孩没事了再回来。母女俩千恩万谢走了。毛泽东回到车上,感慨地说:“农民缺医少药,闹个病跑几十里地看不上医生,以后要想个法子让医生到农村去,吃了农民种的粮就该为农民治病嘛。”陈根生见毛泽东还含着热泪,说主席最怕看见别人哭。毛泽东说,没错,我就怕眼泪。
医生送母女俩回到家里,房间里贴着毛主席的画像。女孩问母亲,刚才救他的爷爷怎么跟这画像上的人长得一样。妇女这时才回过神来,赶忙问医生。医生笑着回答,女孩的救命恩人就是毛主席。母女俩又惊又喜,都泣不成声。
这位妇女特意在毛泽东的画像前供上香,带着女孩每天祝祷。她说毛主席的药让我们用了,老天一定要保佑毛泽东身体健康,无病无灾。
24日下午,毛泽东的车队来到河北涿县城门口,持枪哨兵挡住汽车不让进城。陈根生向哨兵解释,这是中央首长的汽车,有紧急任务,请不要挡车。哨兵却说,没有领导的命令,不管是谁,就是毛主席来了也不行。陈根生很是恼火,毛泽东却帮着哨兵说话,说他们做得对,我们可以等一等。一直等到涿县领导和中央机关打前站的人来了,哨兵才敬礼放行。
25日凌晨,毛泽东在涿县火车站上了专列,往北平进发。前来迎接毛泽东入城的叶剑英向他介绍北平的名胜古迹全都保护下来,没有受到破坏,毛泽东非常高兴。火车开过北平城墙,毛泽东触景生情,回忆起30年前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在北平艰难奔波的经历,回忆起帮助和指引他的好老师李大钊。他心潮起伏,感慨万端。
当天下午,隆重的阅兵式在西苑机场举行,毛泽东和朱德等检阅了军队,受到北平群众的热烈欢迎。毛泽东还接见了张澜、李济深、郭沫若等著名民主人士。
其时,香山被确定为中共中央在北平的驻地,为保密起见,对外称劳动大学。张虚提前从西苑机场赶回香山,在双清别墅等候毛泽东。但他一进毛泽东的卧室就傻眼了,卧室里放着一张弹簧床。张虚说主席见了一定会发脾气。工作人员不解,说卧室里的陈设都很朴素,这张弹簧床早就破旧了,不是什么奢侈品。张虚说你们不懂,主席最讨厌的就是睡这种床。果然,话音未落,毛泽东进来了,一见这弹簧床,大发脾气,说别人不知道,你张虚跟了我这么多年还不知道我的习惯,存心不让我睡好觉嘛,马上把床给换了,我还是睡木板床舒服。
张虚赶紧去找木板床,可找遍了双清别墅,也没找到木板床。张虚无奈,硬着头皮来劝毛泽东,让他将就着睡一夜,明天再想办法。不料,毛泽东来了牛脾气,边看文件边头也不抬地对张虚说,你弄来了木板床我再睡。
张虚急坏了,赶紧去找来木匠,连夜赶做木板床。折腾到三更半夜,这张木板床才算做好。抬进毛泽东的卧室,毛泽东看了很满意,高兴地说,人生几乎有一半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至于我,更是比一般人在床上度过的时间要多。因此,我的床一定要舒服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