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es Ehnes -《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及组曲》(Bach Sonatas and Partitas)詹姆斯海涅斯演奏[MP3!]

王朝资源·作者佚名  2009-06-01
 说明  因可能的版权问题本站不提供该资源的存贮、播放、下载或推送,本文仅为内容简介。

专辑英文名: Bach Sonatas and Partitas

专辑中文名: 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及组曲

艺术家: James Ehnes

资源格式: MP3

版本: 詹姆斯海涅斯演奏

发行时间: 2000年

地区: 加拿大

简介:

专辑介绍:

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一共6首,BWVl001—1006,大约于1720年作于德国的克滕。这6首奏鸣曲与组曲,巴赫设计了小提琴表达所能演奏的一切和弦,使用了几乎不可能演奏的对位技巧。它们构成了巴赫小提琴音乐的颠峰。在巴赫之后,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很少有人再创作,是因为再也无法逾越这座颠峰

巴哈无伴奏弦乐作品包括三首小提琴奏鸣曲, 三首组曲(Partita)和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suite),都是他任职科登时所作, 在同时期他也创作了许多器乐曲, 这跟那时环境有关, 因为当时并没有合唱团供他使用, 他也不必创作宗教性质音乐.

这些作品的创作顺序并没有历史文献可以考证, 如果单纯以推论方式来说, 似乎无伴奏小提琴在先, 这是因为无伴奏小提琴写作在这之前已有许多先例, 而整套无伴奏大提琴作品则以巴哈开先河. 就乐曲组成来看, 小提琴组曲型式非常不统一, 大提琴组曲型式十分一致,似乎是他先在小提琴上熟悉无伴奏弦乐曲写作后再应用于大提琴.

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及组曲的出版顺序是: 奏鸣曲第一号, 组曲第一号, 奏鸣曲第二号组曲第二号, 奏鸣曲第三号, 组曲第三号如是交错出版. 为何如此呢? 三首组曲的形成为不规则, 但三首奏鸣曲却很明显的为一个统一架构, 是自成一套系统的作品. 是因为调性安排的关系吗? 这六首确实可以找到调性的关联, 但却是组曲, 奏鸣曲自成系统.因此这样的出版顺序可以推论为: 巴哈意欲将这六首统一为一组作品, 避免明显的分为组曲和奏鸣曲两组, 而且如是交错出版也使这六首的安排不致太单调.

演奏家介绍:

詹姆斯.海涅斯(James Ehnes )1976年出生于加拿大,4岁开始学习小提琴。在9岁的时候成为著名的加拿大小提琴家Francis Chaplin的门生,1997年毕业于Julliard音乐学院。

詹姆斯.海涅斯(James Ehnes )首次赢得全国性的声誉是在1987年,当时他只有11岁。在加拿大全国音乐比赛中,获得了弦乐类别的大奖。第二年,他在加拿大音乐节中获得了一等奖,成为当年最年轻的得奖者。在13岁的时候,他首次在蒙特利尔公开独奏演出。詹姆斯.海涅斯获得的奖项无数,包括Ivan Galamian一等奖、加拿大议会杰出艺术家奖(Virginia Parker Prize)。在年青一代的小提琴家中,詹姆斯.海涅斯是崛起最迅速的一位。

本专辑已加入mp3共享计划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