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辑英文名: Shostakovich: Cello Concerto No.1, Cello Sonata
专辑中文名: 肖斯塔科维奇:第一大提琴协奏曲、d小调大提琴奏鸣曲
艺术家: Han-Na Chang 张汉娜
古典类型: 协奏曲
资源格式: APE
版本: EMI
发行时间: 2006年1月10日
地区: 英国
简介:

作曲:Dmitry Shostakovich
独奏:Han-Na Chang
协奏: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指挥:Antonio Pappano
钢琴伴奏:Antonio Pappano
资源介质:CD
资源出处:eMule
资源整理:Paul C.N.Chun
专辑介绍:
以琴动人的青春少艾——张汉娜(Han-Na Chang)
——美籍韩国著名大提琴演奏家
近十年演艺、时尚界“韩流”几乎势不可挡,韩国年轻的古典音乐家们也毫不逊色,曹美秀、张永宙、张汉娜以及在2005年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中并列第三名的林东海、林东闵兄弟,个个都可称得上是年轻有为的乐坛才俊。就拿眼前这张肖斯塔科维奇《大提琴作品集》的主角张汉娜(Han-Na Chang)而言,在十二岁那年参加了巴黎第五届罗斯特罗波维奇国际大提琴比赛,这虽是她第一次出现在赛场上,但却底气十足、毫不畏惧,最终技惊四座,一举夺魁。即使是见多识广的老罗大师本人,在听了她的演奏后,都对这位后生的表现咄咄称奇:“我在她这年纪时都没她拉得那么好,她音乐的成熟度和情感实在是太好了,如果把眼睛闭上,你一定以为自己在听一位二十五岁音乐家的演奏,这是我以前从未听到过的。”
1982年生于韩国的张汉娜,母亲是位作曲家,这似乎从一开始便注定了她将与音乐“亲密接触”。六岁起学习大提琴的她,两年后就开始在公众面前亮相,她的演奏还通过电视转播、传遍全国。与现今许多知名青年大提琴家一样,张汉娜随全家移居美国后,也曾在朱利亚音乐学院跟随巴西大提琴名师帕里索学习,就是那短短的一年,使她原本充满灵气但仍显稚嫩的演奏有了本质的飞跃。翌年在罗斯特罗波维奇国际大提琴比赛中的一鸣惊人,至此开始了自己的职业音乐家生涯。在日后数年中,她仍不断接受罗斯特罗波维奇、麦斯基等大师的指点与提携,这也让她的琴艺日臻完美。目前张汉娜拥有一把制作于1757年的瓜达尼尼名琴,这是一群将她视为骄傲的同胞们集资购买后赠予她的。
从得奖之初,在罗斯特罗波维奇与伦敦交响乐团的协奏下、灌录的圣·桑《大提琴协奏曲》与柴科夫斯基《洛可可主题变奏曲》后,至今张汉娜已在EMI公司推出了五张唱片。相比之前,这张肖斯塔科维奇《大提琴作品集》是她向自己发出的更大的挑战。
唱片中收录的肖斯塔科维奇《第一大提琴协奏曲》是作曲家题献给罗斯特罗波维奇并由他首演的。想必对于如何演奏此作,老罗一定给予张汉娜许多指点。但欣赏之后,我不得不发出“姜还是老的辣”的感叹,想要达到老师的高度,张汉娜还有待磨练。虽然她对作品整体结构的把握以及其中诸多高难度技术片段轻松自如的演奏值得赞叹,首乐章演奏的刚劲有力,有时还略显几分粗犷。但到了那如泣如诉、也是整部作品中最让人刻骨铭心的“中板”以及之后的华彩时,她那过于平铺直叙的演奏顿显苍白,缺乏抒情性与歌唱性,较难让听众产生内心的共鸣。在这两个乐章中的遗憾,终于在第四乐章中得到了些弥补,对于这个带着几分讽刺和恐惧的乐章,她以饱满的情绪演奏得非常生动,这也让整部作品有了圆满的结束。在这部协奏曲中,帕帕诺与伦敦交响乐团的协奏,有时比张汉娜更出彩,这也为此版本增色不少。帕帕诺对于乐队的控制力实属一流,乐队张力十足的演奏也给人留下很好的印象。


张汉娜(Han-Na Chang)的演奏偶尔也闪烁着东方女性特有的纯真,自然、真挚,颇有听众缘。
说明事项:
1、资源出自 eMule,谢谢原发布者的分享。
2、本专辑仅供个人试听,勿用于一切商业性质的活动。若喜欢本专辑,请购买正版欣赏。
3、受带宽限制,下载时请保留必要耐心,并尽力协助分流加速。不胜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