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辑英文名: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g IV
歌手: Pete Namlook & Klaus Schulze
音乐风格: 电子
资源格式: APE
发行时间: 1996年
地区: 德国
语言: 德语
简介:
![](/images/load.gif)
专辑简介:
Pete Namlook和Klaus Schulze一样,都是上了年级可以说是电子音乐,融合音乐的拓荒者。他们都很高产,几乎每年都至少有一部集子问世,有自己的厂牌,比如PN的专属厂牌就是自己工作室的传真号码命名的(FAX +49-69/450464)。数量上的高产,弥补了作品们的综合质量上的不足或者说缺陷,这就是典型的实验家了,有点像做600多个实验得出结论的化学家。
1994年,这两位伟大的电子音乐探索家开始了他们对这个题材的合作,至今已经出了第十一集,我想以后还会出下去。对于习惯了电子舞曲或者是旋律感比较直接的听者来说,这些以《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命名的环境音乐题材是很难让你进入听觉享受状态的。过半含量以上的噪音铺垫,低沉而混杂的节奏,让你不知所向。不过,还是很容易的能感觉到,作者们是在非常极端的在摆弄他们对电子音乐器械的本领,营造空灵异常甚至诡异恐怖的声响氛围。对于他们究竟要阐述什么,表达什么,真是很难弄明白的。当你换一个环境,换一种聆听方式(比如音响和耳机)就可能得出不一样的结论。作为听者,只能反复一遍又一遍的像吸食鸦片一样深入其中,寻找偶尔霎现的亮点。专题分集的封面也能提供一点点直观的概念,那就是对于某种听觉上,神经上的禁区的闯入,让你陷入冰冷,空灵,恐怖的世界。
![](/images/load.gif)
Ambience,指环境、气氛。 环境音乐不单纯只是鸟语山水的声响所构成的音乐。音乐家 Pete Namlook 也许已为 Ambient 作了最好的解释:“对于我来说,在环境音乐里,一切都是可能的;而“环境”这个词并不能适用于今日我们所作音乐中的所有元素,重要的是去了解“环境”,不仅仅是一种音乐类型。有了“环境”,一方面我们能作出更复杂及知性的音乐,献给这个我们正在居住中的环境;在另一方面,能表达和传输我们最深挚的情感。”
第一集请参看这里
第二集请参看这里
第三集请参看这里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g》系列随着年代的推进,分集也逐渐演化熟练,首先要归功于科技的进步,合成器音乐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密不可分,其次归功于作者们合作的娴熟,智慧的拓展,第四集中可以明显察觉这些。不是很重但急速的节拍序列和环境技术音效的混杂,让人听起来感觉十分紧张的味道。专辑中请入了现代先锋音乐家美国人Bill Laswell的合作。Bill Laswell是后现代音乐创作中极其重要的名字,多年来其创作领域涉及爵士、电子、摇滚、民族音乐、电影配乐等多个领域。他作为纽约地下音乐界的殿堂级人物,曾先后出版三百多张风格各异的专辑。并曾经与Brian Eno、Peter Gabriel、Yoko Ono等著名乐手合作。更曾获得27届格莱美“最佳爵士专辑”奖项。
这类音乐总体说是比较枯燥的,请驴客们慎重决定下载,免得占用宝贵的宽带资源。
对于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第二第三第四集中的恐怖空灵气氛浓烈,不过需要说明的是没有鬼喊烂叫的声响出现,放心),听音乐耐心缺乏的驴客朋友,还是恭请以后再说。
请喜爱的驴客听过之后来谈谈感想,或者有资料发来介绍分享,也请喜爱的朋友完成下载后保留文件帮忙分流,几天也行。
有空会陆续发完迄今的十一集。
谢谢。
tonyyin收藏度:☆☆☆☆☆
帖尾语:
Tonyyin不是抓轨发布迷,更不是电驴BT下载狂。
Tonyyin也是VeryCD的忠实支持拥护者。
Tonyyin发布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愿与不知名不知位的同龄人同好人分享音乐带来的感受。
计算机的升级和带宽的改善以及资料的逐渐丰富,让Tonyyin结束长期潜水之状态,Tonyyin发布之文字尽量做到原创。
Tonyyin的收藏不算多,也不见得算“好”,Tonyyin认为,符合自己要求的都算“好”,Tonyyin的收藏每年每张至少听完整五遍以上。
Tonyyin提倡购买正版,在条件允许之后,哪怕是条件不允许。收藏正版是对音乐家的尊重,也是对自己过去的收藏,是对自己心情的收藏,是对自己对未来向往的收藏。
Tonyyin建立QQ群【66962140】“收藏自己”,欢迎驴客朋友加入交流,音乐能架起你我他心情感受沟通的桥梁,前提是驴客您对Tonyyin发布的作品也是一样的喜欢,对它们有更多的见解,不过,Tonyyin需要说明的是,非常诚恳的谢绝非诚之QQ群迷,谢绝潜水无交流er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