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辑英文名: Bach Italian Concerto
专辑中文名: 巴赫:意大利协奏曲
艺术家: Artur Schnabel
古典类型: 协奏曲
资源格式: FLAC
发行时间: 2008年
地区: 德国
简介:
专辑介绍:
施纳贝尔:
美籍奥地利钢琴家、作曲家兼音乐教育家阿图尔·施纳贝尔(Artur Schnabel, 1882.4.17-1951.8.15),1882年4月17日生于利普尼克一个犹太家庭,这座现在属于波兰的城市当时是奥地利领土。他7岁投师施密特学习钢琴与乐理,第二年就举行了演奏会。9岁时,全家迁往维也纳,他又随莱谢蒂茨基(Theodor Leschetizky)学钢琴,随曼迪切夫斯基(Eusebius Mandyczewski)学作曲与音乐理论。据说勃拉姆斯曾经听过他演奏,并预言:“这位少年日后必能使世人震惊。”1900年,他定居柏林,1905年,与演唱舒伯特、舒曼和勃拉姆斯作品闻名的女中音歌唱家特蕾泽·贝尔(Therese Behr)结婚。这个婚姻对施纳贝尔演奏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夫妻俩还在柏林举行舒伯特作品系列音乐会,一时传为佳话。后来他的夫人息影舞台,而他则到达他的艺术高峰。除了继续从事演奏活动外,他还在柏林国立高等音乐学院担任钢琴教授,培养出许多著名钢琴家,他的学生中有克利福德·柯曾(Clifford Curzon),他将最优秀的品质传授给了他的学生。1927年,在贝多芬逝世100周年纪念活动中,他在柏林演奏了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后来又多次举办系列旨乐会。并于1930年,录制了贝多芬全部钢琴奏鸣曲、协奏曲、以及《狄阿贝利变奏曲》等唱片。1939年,他为躲避纳粹迫害移居瑞士,随后又到了美国。1940-1945年在密执安大学教授音乐学,1944年加入美国籍。在美国演奏时,经纪人为了追求票房价值,常常要求他更换演奏曲目,他一气之下,解除了全部演出合同,返回瑞士定居,于1951年8月15日卒于瑞士。
在19世纪末德奥风格体系的著名钢琴家中,施纳贝尔属于忠实于原作的学者型之列的带头人。他的一生为追求完美、达到艺术顶峰而不懈努力,以至在演奏技巧、审美意识和对作品的演绎等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和出神入化的境界。施纳贝尔擅长演奏贝多芬作品,他演奏的音阶走句发音清晰,特别是演奏抒情旋律异常生动,伴奏和织体的各个线条以及力度的支配都达到完美的统一。他演奏贝多芬作品特别是晚期的几首奏鸣曲,其幻想的境界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虽然他在节奏的处理上似乎有些自由,但在理解上他认为是完全忠实于作者意图的,不过这种忠实是忠实于它的精神而不仅仅是忠实于作品的记号术语。他演奏舒伯特钢琴作品,优美的抒情性和敏锐的节奏,使作品的各种因素都达到完美无疵的地步。他晚年则特别热衷于演奏莫扎特的钢琴作品,他把莫扎特的音乐理想化,常常把速度放慢。在他演奏的黄金时代,对于作品的理解可以说比他的同时代演奏家更入木三分,他演奏的几首莫扎特钢琴协奏曲和回旋曲可以作为佐证,除了完美的分句之外,漫长的旋律线条保持得起伏有致,毫无停滞感。
施纳贝尔也是优秀的室内乐演奏家,除了举行钢琴独奏会外,还经常与著名小提琴家弗莱什(Carl Flesch)、胡伯尔曼(Bronislaw Hubermann)、西盖蒂(Joseph Szigeti)、中提琴家普利姆罗斯和欣德米特(Paul Hindemith)以及大提琴家卡萨尔斯、弗伊尔曼(Emanuel Feuermann)、富尼埃举行室内乐演奏会。他还是位作曲家和音乐学者,创作了三首交响曲、五首弦乐四重奏、一首钢琴协奏曲、七首钢琴小品等,以及其他用现代音乐语言创作的、同他的钢琴家身分似乎不相称的作品。作为钢琴家,他是演奏维也纳古典大师,特别是贝多芬、莫扎特和舒伯特的权威。在他的演奏中,音乐的分析和细致的速度变化与指法要求,体现了他对于作品的深刻理解。其音乐观表现在所著的《音乐回忆录》(1933)、《音乐与其阻力最大的路子》(1942)、《我的生活与音乐》(1961)等著作,以及由他编订而引起争议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集》之中。
意大利协奏曲:
J. S. 巴赫的《意大利协奏曲》,F大调,BWV971,作于1734年,与《法国组曲》合为一集,于1735年作为《古钢琴曲集》第二卷出版,此曲原标题为《按照意大利趣味的协奏曲》(Concerto nach Italienischem Gusto)。在巴赫的时代,意大利音乐发展之快,对整个欧洲影响极大,巴赫从青年时代起就研究意大利音乐,他采用维瓦尔第的协奏曲形态,尝试在大键琴上表达合奏与主奏的效果。这首作品是为大键琴而创作的,巴赫为二层键盘指定了详细的力度记号,充分展示丰富的合奏效果与富于阴影效果的独奏之间的对比和和声效果。这首作品的一般演奏时间只有15分钟左右,共包括3个乐章:1.速度未予指定,大约是稍快的快板,活泼的主题以合奏方式表现,随后是合奏与独奏的交替表现,最后主题又以合奏方式表现。2.行板,转为D小调,右手旋律模仿小提琴主奏的抒情调,左手始终是数字低音的音型。3.急板,又转回F大调,回旋曲风格,交互配置合奏与主奏,形成复杂而丰富的协奏效果。
J. S. 巴赫为古钢琴所作的《幻想曲与赋格》,计有3首。这3首作品中最著名的是《D小调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BWV903,作于1720年。幻想曲从16世纪的意大利开始时兴。一开始是一种严格按经文歌进行模仿,用对位方式模仿声部效果的器乐曲,分为几个段落,往往具有一个共同主题。巴赫的幻想曲,已是一种即兴与自由的创作,追求的是一种自由与赋格的严整对比的效果。。这首作品中的幻想曲部分多用变化和弦,其中饱含着抒情与戏剧性的高潮,呈现出极其丰富的色彩。赋格曲中,则以半音阶进行,显示出频繁的速度变化,三声部,其构成极其精密。
来源国外BT,感谢原发布者。
分轨FLAC,可用Foobar 直接播放压缩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