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辑中文名: 秋月
艺术家: 刘以达
资源格式: MP3
发行时间: 1994年
地区: 香港
语言: 普通话
简介:
压缩比率:320kbps
专辑介绍:
刘以达在从达明出来以后,参与到电影中的时间越来越多。不要光被他冷面笑匠的表面所迷惑,很多时候注意看到影片后面的制作名单时,会发现他是一部电影中起到穿针引线作用的人。与导演罗卓瑶的配合是很得他心的过程。在《诱僧》之中,他巧妙运用民族器乐,把故事里那种感觉传达,王菲的演唱足够空灵,是一次不错的合作。
很遗憾的是,《诱僧》从书到电影再到原声都有看过听过,《秋月》一直是停留在对音乐的印象上面。罗卓瑶这次把时空转换搬到香港,剧情主要为日本青年时夫因生活不开心而来到香港,意欲在美食和美色中寻觅人生之欢,却发现美食比美色更难寻找。后遇到俏皮的中学生慧,两个言语不太相通的人产生了纯真的友谊,时夫渐渐对人生真谛有所领悟……。把时光倒转,又一次看到阿达对于回归这个主题有所想有所讲。虽然电影是在澳洲所拍,文化的冲突,移民对自己定位的思考也由音乐表达出来。
《秋月》这张原声相对来说是比较静一些的,韦启良和刘以达先创作音乐,后再灌唱片,精致程度有所提高。为了配合电影中“意会”画面比较多的情况,音乐走得相对氛围一些。刚开始的《说不出》就用清澈但是朦胧的音效制造出很现实但又有些抓不住的场景感。胡蓓蔚算是纳入了他的体系,唱得也足够轻盈。但是也免不了叫人拿她和王菲比较。整首歌都在“autumn moon”的伴唱中进行。中秋或者说秋月虽然是团圆时,也同样是思乡之时。三弦的点缀更催起中国人特有的乡愁。周耀辉还是把好词留给了达叔,“多么美丽叫人承受不住”典型的达明写法。这首歌虽然只有5分多钟,可我听来像走过了一天一样长,可并不叫人觉得闷。
后面的音乐作品其实是围绕着“春花秋月何时了”这句词展开,《春花》是男主角的口白,在如水一样的吉他和民乐的演奏中,他提出了很多个问题,就像他在电影里一样迷惘吧。《儿歌》很多人都喜欢,我也是。因为它太现实了太纯了太朴素了,这种平凡带来的感动十分震撼人。是一位阿嬷的独白。“几时观音娘娘要阿嬷返归,阿嬷都一样几开心,最紧要保 佑我(嘅)仔仔孙孙长命百岁。得闲呢,就返来……唔得闲,就唔使返来了,阿嬷呢,要葬在佛教坟上,一定呢要葬在山顶,高点,要越高越好,(目弟)看得见我(嘅)仔仔孙孙出入平安、大富大贵、长命百岁。”任何一个老人都是这样向观音祈福,他们的寄望全部都在后辈身上。中国人就是一辈子为父母,为儿女,到老到死都不得闲。去世了都还想着为后代祈福。虽然有些迂腐,但是那份感情只有中国人才能体会得到啊!说是儿歌,其实一点都不天真,反而有沧桑的阵痛感。
《飞翔》三部曲插在整个“春花秋月何时了”中,在钢琴和吉他的演奏中托起了灵魂。《往事知多少》是韦启良一手操办的作品,旨在勾起回忆,同时加强了西化的演奏。《秋月》可以说是在呼应第一首歌,刚好用的是英文演唱,伴奏又如此地道的中国,一听就十分刘以达。秋月不再是那个秋月,此境此景让人想起那个时候,无处话凄凉。到了《奔月》整个情绪又飞扬起来,背景中的器乐音色让人想起了《今天应该很高兴》,那种兴奋和稍显高昂的心境里,是不是含有一样的遗憾呢?最后的《春花秋月何时了》泛起古乐的丝竹之声,夹着《天问》里那份吉他音色渐渐归于平静。
整张唱片并不复杂,但是很感人。刘以达是真的能够找到中国的根和西方的形的。在他这个时期的作品里,并不需要用所谓的民族性民乐去可以展示和表达什么,他只是用中国人的感情和外国的形式去实现自己就足够。习惯他在达明一派包括他个人专辑里那些风格的朋友可能会有些不适应,可我却认为,刘以达不是片面地存在在某一处的,除了达明一派,他确实也做到了他自己。
——大地
供源时间:17:00~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