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辑中文名: 戏谭-中国潮剧传统曲牌荟萃
艺术家: 群星
音乐类型: 民乐
资源格式: FLAC
发行时间: 2008年12月
地区: 大陆
简介:
ISRC: CN-F13-08-398-00/A.J8
条形码:ISBN978-7-88528-042-0
领 奏:黄壮龙 郭粦书
扬 琴:余精然
司鼓:詹诚骅 林爱群 马御通
总 监 制:王庆苏
录音顾问:李廷辉
后期合成:陈新胜
专辑介绍:
《戏谭---中国潮剧传统曲牌荟萃》音乐版
该专辑是首张以《潮剧曲牌》编纂的音乐,是潮剧唱腔音乐中比较古老的部分。于听众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
为满足市场对唱片的高标准制作要求。制作过程中,引用当前活跃于潮剧舞台上的艺人为骨干。集合了具有多年录制经验的人员组成制作群,为作品质量把关,确保演录水平。使该唱片能够集欣赏和娱乐于一体(可作伴奏音乐使用),具有较佳的实用价值。
潮剧的音乐、唱腔简介:
潮剧音乐伴奏分锣鼓科介曲调类、唢呐牌子类和弦丝乐曲类。
潮剧音乐特点是伴奏手法,传统素以“相和”(平衡)为伴奏原则。一般要求音乐随腔伴奏,唱腔要求与音乐“相食”(融洽)。伴奏没有统一谱,乐器可根据唱腔的基本旋律,发挥本乐器的特长,故有高唱低伴、低音翻高的现象。又因潮剧用调互不相犯,宫、商、轻、重,各安其位,泾渭分明,伴奏在与唱腔旋律基本一致的前提下,可在五度四度相生中取音,因而潮剧唱腔音乐具有自然复调因素,协和动听。
潮剧的唱腔,包括曲牌、对偶曲和小调。
曲牌艺人也称为牌子曲,主要来自南戏,是潮剧唱腔音乐中比较古老的部分,常见的曲牌如《石榴花》、《红衲袄》、《四朝无》、《锁南枝》、《黄龙滚》、《皂罗袍》、《山坡羊》、《斗鹌鹑》等,都是比较古老的传统曲牌。
曲牌唱腔根据结构及节奏变化的不同分为头板曲牌,二板曲牌和三板曲牌三种。
头板曲牌一板七眼(8/4),一曲由头板引、头板锣经、头板曲段组成。头板曲段是头板曲牌的主要唱段,是全曲的中心所在。唱词一般是长短句。头板曲牌的特点是一字多腔,一腔多韵,字少腔多,是潮剧唱腔中节奏缓慢,最具抒情色彩的唱腔。《扫窗会》高文举唱的:“举目云山飘渺,家乡隔在万里遥。自从张千一去,未见他身回来,空使我望断云山音讯杳”。就是头板曲牌《四朝无》。
二板曲牌有一板三眼和一板一眼两种,一板三眼,属二板慢(4/4),接近头板曲牌,也有字少腔多的特点;一板一眼,属二板中,二板快(2/4),没有长拉腔,宣叙性比较强。二板曲牌一般由起段——中段(发展段)——收段构成。起段和收段一般属曲牌,中段则发展成为对偶曲牌。二板曲牌具有曲牌规格的程式性,又有可容纳新腔的灵活性,是潮剧唱腔中使用最广的一种唱腔。旧本《陈三五娘》中“对镜梳妆”一段唱:“梳妆早起,款款金莲出厅边;喜鹊声催闷人心焦,奴只恨,这个冤家林大鼻”。就是二板曲牌《红纳袄》。
三板曲牌包括有板无眼、散板、有板无眼与散板结合三种。有板无眼(1/4),具有相对固定的基本句法,一字一腔,字多腔少,宣叙性比较强,多连接于二板曲牌之后,散板曲牌一般属曲牌前序,引类的唱腔,节奏比较自由,句与句之间多用锣鼓分节。《扫窗会》中,高文举与王金真两人最后唱的“夫妻相别泪满胸,速到开封诉衷情,打破玉笼飞彩凤,顿开金锁走蛟龙“一段,就是三板《尾声》的曲牌。
潮音如水(笛子)的碟评:
此时无“声”胜有“声”
——评潮剧曲牌集锦新碟《戏谭》
《戏谭》是中唱广州公司近期推出的音碟,汕头艺士林唱片有限公司策划授权。由于选题独特,演绎到位,颇受关注。
这是首张以潮剧传统曲牌编纂的器乐专辑。潮剧传统曲牌是潮剧音乐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潮剧艺人经过多年积累形成的音乐创作模块,结构相对完整而严密,乐句旋律流畅优美。以曲牌音乐为元素录制专辑,不论对于潮剧音乐工作者整理传统精萃,还是一般的戏曲爱好者欣赏聆听,都是难得乐事。(附注)
《戏谭》共收《黄龙滚》、《梦蝴蝶》等十首曲目,全部是潮剧唱腔音乐中最常用曲牌,可听性极强。曲牌音乐由于是历代艺人千锤百炼精髓,较之时下新创作的腔调,在歌唱性、旋律感上有难以取代的经典地位。本辑所选曲目多为小家碧玉气度,于细微处见匠心,不论诙谐端庄、简洁繁缛,皆质朴怡人,韵味无穷。
演奏者以广东潮剧院一、二团乐师为主。科班出身的班底,演奏耳熟能详牌子曲,自然得手应手。是以专辑听来如坊间人自娱自乐自在,流水行云,出彩乐句时有出现。虽然未加人声演唱,却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给听者腾出无限遐想空间。
专辑二弦领奏者为黄壮龙、郭粦书两位。郭先生弦声清脆,出字伶俐。最值得称道者,黄先生发音明丽,运弓饱满,乐句起止明确,丝弦如人声歌唱般传神,具名家风度。而陈奕夫先生的笛声,适时简洁,点到为止,也表现不俗。
本次乐队的配器,家伙少而精,仅二弦、扬琴、琵琶、小三弦、椰胡、提胡、笛子、中胡、大提琴,能较好体现潮剧传统音乐中,特有的清雅、静谧氛围。近年一团乐队中,常有二胡出现,本人觉得潮味因此殆减,所幸专辑中未予采用。
欣赏音乐之际,若关注包装,也较为考究。硬纸板封套,内附线装册页,文字介绍详尽。前有余亦文先生撰写《潮剧传统曲牌赏析》;每个曲牌占一页,列曲牌简介,并附延引剧目唱词。
与同期不少应景音像制品相比,《戏谭》制作精良,堪称珍品。当然,也尚有瑕玼。出于对本系列的喜爱与寄望,我且鸡蛋里挑石头细列如下,但求能对此后作品有所裨益。
一是录音效果,声部较为饱满均衡。但二弦声偏单薄,音频略高;深波浑浊,凝重沉闷,失却乐器原有厚重而甜润、低沉而明朗质地。而其他乐器的定位也不大清晰,质感有提升空间。建议以中唱文革后出品的《张春郎削发》、《闹钗》、《回书》等经典录音,以及雨果公司《潮腔》为参照,对比取经。
二是文案安排,简洁大方,装帧精美。遗憾者,未能附上曲牌的曲谱。专辑中所收曲牌对应的唱段,由于年代久远,听者都较为陌生,没有曲谱对照在欣赏上是一种欠缺,当伴奏使用更无从入手。而封面设计上,以贴水鬓青衣的脸庞为主体,富于写意,美则美矣,形态却不似潮剧传统妆扮。文字说明上,也有数处欠妥,如压题处的“锣鼓似雷鸣,潮剧震天下”广告词有待推敲,内文显要处数处错别字,附录演职员简介的介绍形式未予统一等。
三是曲目的编排可以更具匠心。本专辑十首曲子都以二弦为领奏乐器,听来还是单调。为顾及听者情绪,编录时或者可选取合适曲牌,各以二弦、唢呐为领奏;甚至以笛子、提胡等其他乐器为领奏;或者以细乐形式出现,活泼乐队组合。
细品《戏谭》,玩味未尽。总而言之,《戏谭》对于喜爱潮剧传统韵味之听者,不失为弥足珍藏音像。建议再录制续篇时,最好邀请潮乐界尚能登台演奏的泰斗级人物,如二弦名家黄壮茂、司鼓名家蔡建臣等,担纲出演,将令演绎水准更上档次。
据悉,继《戏谭》之后,艺士林将于12月上旬,推出潮剧传统曲牌荟萃专辑第二张作品——《潮韵》,翘首以待。
写于2008年11月19至23日
附注:1996年,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编辑委员会曾编辑出版《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其中《广东卷》部分收有大量潮剧曲牌,按书中介绍有整理过全部相关录音资料,但其音像资料至今未见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