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辑英文名: Grieg&Schumann Piano Concerto
专辑中文名: 格里格、舒曼钢琴协奏曲
艺术家: Sviatoslav Richter
古典类型: 协奏曲
资源格式: FLAC
版本: EMI
发行时间: 2003年
地区: 德国
语言: 英语
简介:

专辑介绍:
舒曼,a小调钢琴协奏曲
a小调《钢琴协奏曲》, 作品完成于1845年。1841年舒曼试图改变传统钢琴协奏曲的写法,作了《钢琴主奏a小调幻想曲》的单乐章钢琴协奏曲, 但被出版社退稿。后来舒曼不得不另外新作了两个乐章。该作品是在舒曼一生中最幸福的年代完成的,当时,他和克拉拉的爱情冲破重重阻力而取得成功,创作也随之出现高潮。乐曲主题鲜明,表现了作者的生活理想以及为之而斗争的信念。虽然在外表上与古典的协奏曲相比并不显得新颖,但实质上这是一首极具浪漫主义特色的钢琴协奏曲。
作品共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热情而有感情的快板,a小调,4/4拍子,奏鸣曲形式。 乐章的第一主题在a小调上,显得压抑、痛苦。 第二主题则在明亮的C大调上展开,光明,富有幻想色彩。这两个主题的发展时而痛苦哀叹,时而浮想联翩;时而冥想苦想,时而慷慨激昂。表现了坚韧的斗争精神。
第二乐章:间奏曲,优雅的行板,F大调,2/4拍子,三段体。这个乐章充满着极为甜美的感情,简直像一首浪漫温和的协奏型牧歌。乐曲在开始时,弦乐与钢琴优美的对答,柔和地展开主题。这种醉人的气氛,在以往的协奏曲中是找不到的。有人认为这里是在描写克拉拉动人的形象。乐章结束后不停留地直接进入第三乐章。
第三乐章:活泼的快板,A大调,3/4拍子,奏鸣曲形式。钢琴辉煌地奏出了第一乐章第一主题的乐思,弦乐器以闪耀般的音阶性上升加了进来。主题舞蹈性旋律棱角分明,有一种向一切鄙俗势力宣战的气势。这一乐章的结尾由钢琴奏出了绚烂的旋律,充满热情和信心地形成高潮而华丽地结束乐曲。
格里格,a小调钢琴协奏曲
格里格是一位代表挪威浪漫派、民族乐派的作曲家,他自幼就十分喜爱莫扎特、韦伯、肖邦等大师的名作,尤其倾倒于肖邦。他的很多作品深受肖邦的影响,因而被誉为“北欧的肖邦”。 格里格的钢琴协奏曲虽然只有这一部,但是却与他的《培尔·金特》组曲一样,为不朽的名作。这首乐曲具备格里格音乐的一切魅力,诸如饱含挪威民谣风格的清纯旋律,以及新奇的和弦、轻妙的节奏等。乐曲素材新颖,生气蓬勃而洋溢着青春的活力。作者本身就是钢琴高手,因此充分发挥了这一乐器的性能,形成了十分自由奔放而多彩多姿的风格,在钢琴技巧上则接近李斯特。本曲虽然在曲式方面因循传统,但在许多细微末节处,却有各种新颖的创意,在第三乐章内更可以看到相当自由的发展。全曲的基调属于典型的浪漫性质,充满了北欧大自然中苍郁而森林茂密的群山所孕育出来的清丽脱俗、色泽深浓的“斯堪第纳维亚情调”。
全曲共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 中庸的快板,a小调,4/4拍子,奏鸣曲形式。主奏钢琴一开始便活跃地将呈示部的轮廓完整地展现出来。接下来的主题清纯而朴实, 富于北欧民谣情调,而且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之情, 是作者浪漫派艺术风格的完整体现,将格里格音乐的个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第二乐章 慢板,降D大调,3/8拍子,复合三段体。 第一段由装上弱音器的弦乐器柔和地奏出沉静的冥想性主题。第二段由主奏钢琴以精细的华彩弹出优美的快速音群化旋律,后半段则愈加华丽与技巧化。不久,乐曲节奏由急速趋于平静,缓慢地逐渐消失。乐曲不间断地进入第三乐章。
第三乐章 加强的极中庸的快板,a小调,2/4拍子,回旋奏鸣曲形式为基础的自由构想。 主奏钢琴那急切的速度如挪威的民间舞曲般热情、奔放,构成了宽广、壮丽的史诗。乐章在热烈欢腾的气氛中结束。
《蝴蝶》(Papillons, Op.2) 是舒曼的一首浪漫主义音乐代表作,旋律上奔放诡异,感情上也是浓郁激烈。写于舒曼20岁时,这部短小美丽的作品,揭示了他的作品基调:结合音乐与文字、诗与音乐的情感。舒曼本身有极高的文学造诣,除了艺术歌曲之外,其它音乐也常常流露出他结合文学与音乐的巧思。《蝴蝶》这部作品即是取材自Jean-Paul Richter的自传体小说中的一景,标题“蝴蝶”有双关的意味,一指真正的蝴蝶,另一个意义则是指狂欢节舞会上的蝴蝶面具.严格来说,这是一组由12段小品组成的钢琴曲,每段各有音色与情感的变化,虽然形式上沿用既有的圆舞曲形式,但是我们可以在最后一段听见舒曼的独特之处:渐弱的 feminine ending 、一颗颗慢慢释放开来的音符,就像是描写舞会散场后,在黑暗中渐渐翩然消隐的蝴蝶。
里赫特(Sviatoslav Richter 1915-1997) 苏联钢琴家。自幼随父学习钢琴,少时即显露出优异的钢琴即兴作曲才能。1933年起,在奥德萨歌舞剧院任音乐指导,1934年首次公开演出,1937年进入莫斯科音乐学院深造,1945年获全苏演奏家比赛一等奖。四十年代常在苏联各地巡回演出,五十年代后又曾前往欧美各国表演。1961年获前苏联人民艺术家称号。他还是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的名誉博士。里希特的演奏以技巧纯熟、构思深刻、富于鲜明的戏剧性表现力著称。他演奏曲目非常广泛,从古典派到浪漫派和印象派乃至现代派,几乎无所不能。他最突出的特点是其手指的坚韧性,像前苏联著名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的许多作品中那尖锐的连续强音,只有里希特的双手才能够演奏出作者所要求的那种宏大气势。他从不沉溺于乐曲,而是通过自己的透彻分析,完美、细腻地表现音乐,对于乐谱中极其细微的音符,他都能惟妙惟肖的加以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