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flv](6月20日更新1讲)

王朝资源·作者佚名  2009-06-22
 说明  因可能的版权问题本站不提供该资源的存贮、播放、下载或推送,本文仅为内容简介。

中文名: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

版本: [flv](6月20日更新1讲)

发行时间: 2009年

地区: 大陆

对白语言: 普通话

文字语言: 简体中文

简介: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简介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是由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深圳广电集团、深圳报业集团、深圳发行集团联合主办,六区区委宣传部协办,深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和深圳图书馆承办的大型公益性文化活动。自2005年6月推出以来,“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以“鉴赏·品位”为主题,以“弘扬人文精神,发展公共文化,丰富市民生活,提升城市品位”为宗旨,截止2007年年底,先后邀请了易中天、但昭义、严良堃、徐沛东等两百多位名家学者举办了230场讲座,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情参与和大力支持,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深受市民的欢迎,先后被市民推选为最喜爱的“深圳市2006年十大文化事项”和“深圳市十大文化品牌”,大讲堂电视节目在深圳电视台66套节目收视率进入前10位。在市委四届五次全会上,鸿忠书记在报告中肯定了市民文化大讲堂的做法,称其为响亮的城市文化品牌。2006年12月中宣部主管的《党建》杂志以“变‘圈子文化’为‘大众文化’为题,深入介绍了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2007年1月7日,《光明日报》首版以“让大众分享文化盛宴——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越讲越红火”为题,对活动进行了宣传和报道。

本资源来自网上,大家可以到http://www.szccf.com.cn/直接看视频。

2009目录

· 2009年第1讲(总第320讲)—海闻:中国经济六十年

· 2009年第2讲(总第321讲)—吴建民:中国外交六十年

· 2009年第3讲(总第322讲)—施战军:建国六十年来的迁徙文化与进城文学

· 2009年第4讲(总第323讲)—韩望喜:设计城市—深圳城市文化战略思考

· 2009年第5讲(总第324讲)—徐焰:中国军队六十年

· 2009年第6讲(总第325讲)—高占祥:中国文化六十年

· 2009年第7讲(总第326讲)—徐世丕:文化体制改革:当代中国文化创新的伟大工程

· 2009年第8讲(总第327讲)—傅佩荣:中学西学六十年(从中西文化交流看国学价值)

· 2009年第9场(总第328讲)—张芝华:从心灵美容到形象管理

· 2009年第10场(总第329讲)—徐晶:形象与礼仪文化

· 2009年第11场(总第330讲)—陈思和:从“少年情怀”到“中年危机

· 2009年第12场(总第331讲)—程亚男:礼仪,从微笑开始

· 2009年第13场(总第333讲)—艾跃进:中华礼仪与做人做事

· 2009年第13场(总第332讲)—梁衡:《岳阳楼记》留给我们的文化思考和政治财富

· 2009年第14场(总第334讲)—马妮:仪态礼仪

· 2009年第15场(总第335讲)—厉以宁:城市竞争力与自主创新

· 2009年第16场(总第336讲)—金正昆:社交礼仪

· 2009年第17场(总第337讲)—傅红星:中国纪录片的发展

· 2009年第18场(总第338讲)—罗斌:舞蹈艺术审美谈

· 2009年第19场(总第339讲)—郑建平:城市设计与城市生活

· 2009年第20场(总第340讲)—李柠:礼仪文化与礼貌修养

· 2009年第21场(总第341讲)—徐晓红:着装礼仪

· 2009年第22场(总第342讲)—彭林:国学与礼仪文化

共源时间:工作日上班时,其他时间不固定。

杀毒软件:瑞星,随时更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