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众声喧哗
英文名: The Rising Cacophony
别名: 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
版本: JPG图片版
发行时间: 2008年09月
地区: 大陆
语言: 简体中文
简介:
限个人测试学习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
本资料版权归原作者及其公司所有,如果你喜欢,请购买正版
[通过安全测试]杀毒软件: KIS 2009 / 病毒库: 2009.2.9

内容简介
本书触及了网络政治学中的一个重大话题——网络空间中的私域与公域。随着科技的进步,在信息时代的开端,公与私的含义和边界都出现了不容忽视的游移。《众声喧哗》主要探讨,经由新的共有媒体的作用,传统的公私两分如何在社会和政治的双重压力下产生消长和易位。
作者把各种基于数字技术、集制作者/销售者/消费者于一体,消解了传统的信息中介的媒体系统,称为共有媒体,它涵盖了新闻和舆论、政治话语和叙事、社会交往和个人心理等多个领域。本书指出,公域与私域不能看作结构性的东西,而必须视之为一种流和一种过程。在网络时代,我们既要追求生机勃勃的公共生活,又要保证私人领域的一定的自主性。在中国这样的公共领域并不发达的国家,互联网可能成为普通公民抵制信息垄断和发出声音的唯一出口。为此,对这种最具参与性的传播媒介的限制,应该明显低于对传统媒体的限制。共有媒体也许不能一夜之间改变中国政治,但是却能够促进独立于国家的社会力量的发展。
作者简介
胡泳,政治学博士,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访问学者,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新闻学院访问学者,中国传播学会常务理事,国内最早从事互联网和新媒体研究的人士之一,2005年被搜狐评为“10年影响中国互联网的100人”之一。发表论文数十篇,著作包括《网络为王》《黑客:电脑时代的牛仔》《另类空间》等,译作包括《数字化生存》《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比特之城:空间·场所·信息高速公路》等,其中《网络为王》是国内首部全面介绍互联网的诞生、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的专著,《数字化生存》是中国迈入网络时代之际影响最大的启蒙读物。
编辑推荐
作进对中国网络数字信息传播的特殊发展路径及其对中国社会文明进程的特殊影响方式所作的分析,显示出作者观察中国社会变革的独特视角和对中国社会未来命运的高度关注。——高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作者提出了共有媒体的概念,认为这种集制作者与消费者于一体的本新传播工具消解了传统的信息中介,对于推进中国的政治参与和政治表达,尤其是促进并不发达的公共领域的成长,可能具有唯一重要性。当初互联网发轫之时,西方不少学者和技术专家作就了相关预言,但是基于中国的特殊政治与媒介环境,在互联网利弊互见十多年之后,作者持论的理性色彩浓重而鲜明。——展江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传播学教授
作者强调数学技术是被植入预先确定的社会和政治结构中的,在技术的动态趋势和保持现状的惯性作用之间存在很大的互动力量,两者是相互用用的。论文据此提出自己的建议,认为对共有媒体的限制,应该明显有相当强的张力,既具有灵感式的亮点,又具有极强的思辨力量。——陈昌凤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通过共有媒体这一中介,作者为我们理解公域和私域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考虑到高科技发展的迅猛速度和共有媒体的扩张潜力,我们有理由认为,对公域和私域的这一新观察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景跃进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历史上的哲人怎样划分私领域?如何对待公共领域?作者用了大量力气研究历史上的公私理论,从古代到当代,从黑格尔到葛兰西、哈贝马斯、阿伦特……各自的态度和理论都得到了清楚的梳理。这份梳理具有新意,在政治思想的研究中,如此清晰严密的探究还较少。——张鸣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
简介引用自当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