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辑英文名: Triple Concerto,Double Concerto
专辑中文名: 三重协奏曲,双重协奏曲
艺术家: 贝多芬 Beethoven,勃拉姆斯 Brahms
资源格式: APE
版本: Oistrakh,Rostropovich,Richter
地区: 德国
语言: 德语
简介:
pianoforte: Sviatoslav Richter
violino: David Oistrach
violoncello: Mstislav Rostropovich
Berliner Philarmoniker dir. Herbert von Karajan
专辑介绍:
C大调小提琴、大提琴和钢琴三重协奏曲
乐曲为奏鸣曲式,第一乐章:快板,低音提琴以一种神秘的情调轻声地吟诵主要主题,接着全体乐队进入主要主题,小提琴在属调上出现第二主题。在第三副题之后,独奏家以“小协奏曲”的群体出现,大提琴,小提琴加入,接着钢琴跟进,各自对主要主题加以陈述。三位独奏家和乐队在发展部运用高度的对位技巧,以室内乐简化的织体,精心描述这些主题并变奏。在高潮之后,让位于独奏家们优美如歌的乐段,乐队以饱满的热忱冲向第一乐章辉煌的结尾。
第二乐章:广板,带有深沉和庄严的情绪,在温和的弦乐伴奏下,大提琴独奏以长气息的、如歌的旋律开始;在独奏小提琴加入呈示部之前,随着钢琴演奏的伴奏音型,木管接过这充满感情的主题。一个忧郁而神秘的乐段没有间歇直接进入终曲乐章。
尽管当时以波罗乃兹舞曲作为终乐章很普遍,贝多芬在作品中运用这种曲式,还是比较少见。大提琴宁静地引出再现的主题,其他两位独奏家依次接力。随着乐队的进程,推进着乐章向前发展。在主部主题经过变奏再次呈示之间,独奏家们的三重奏在第二插入部以辉煌的室内乐风格清晰闪现。在轻快的、速度加倍的倒数第二主题之后,独奏三重奏在乐队的和弦衬托下展开华彩。随着华彩乐段最后极弱的颤奏逐步增强至消失,波罗乃兹主题回到原速,把协奏曲带到其讲究礼节般的典雅和凯旋般的结尾。 (卡拉扬找来里赫特、奥伊斯特拉赫和罗斯特罗波维奇的演奏,如此超级豪华的阵容堪称世纪绝响!这张唱片的演奏表情丰富而又真挚,而录音场面宏大而热烈,是贝多芬《三重协奏曲》的不二之选。)
双重协奏曲
这是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的最后一部协奏曲作品,作于1887年。由于勃拉姆斯精练、圆熟的作曲手法,达成了小提琴、大提琴这两种独奏乐器的精美协调以及和管弦乐的浑然一体化。曲中洋溢着勃拉姆斯晚年特有的美感及堂皇的规模与高贵的气质。此曲的独奏乐器要求有高度的演奏技巧,管弦乐部分又具有交响般的气魄。虽然三者之间,没有主属的区别,但务必由技艺卓越的、音乐性丰富的、彼此气脉相通的两位独奏者与优异的指挥家和管弦乐团合奏,才能表现出作品的美感和乐趣,因此这是一首极为艰深的乐曲,也是被演奏家敬而远之的原因所在。第一乐章:管弦乐壮大的乐思引出独奏大提琴华彩性的经过句,不久独奏小提琴加入进来,两件乐器相互模仿呼应,华彩段落越来越丰富。乐曲中段是两件独奏乐器驰骋的天地,更充分地展现独奏乐器的技巧,他们既是重奏,又是协奏曲中起主奏作用的整体,相互衔接补充。音乐的表现手段丰富多样,音乐感情表达的幅度更加宽阔。第二乐章:是勃拉姆斯最杰出而又最简洁的慢乐章之一,以一支忧郁的、色彩阴沉暗淡的旋律开始,反映出作者晚年寂寞的心境。乐章中段,木管和独奏小提琴唱出悠扬的旋律,再和大提琴以二重奏进行。第三乐章:第一主题生动明朗、朴实动人,带有民间舞曲风格;第二主题亲切而带民歌风格。随后,小提琴的加入形成美妙的二重奏,音乐变得沉着抒情。乐章中段节奏鲜明、气势宏伟,带进行曲风格。尾声中,两件独奏乐器大幅度地上下波动,主要主题变形出现,在激烈的高潮上乐队突然停止,只留下了定音鼓的滚奏,随即以强有力的和弦结束全曲。
塞尔、奥伊斯特拉赫、罗斯特罗波维奇共同合作勃拉姆斯双重协奏曲堪称是梦幻组合。奥伊斯特拉赫温柔,优美的小提琴加上罗斯特罗波维奇的白热化,大幅度之大提琴使这个版本成为历史性的名演,两位大师的精采合奏将乐曲的细部表现的很透彻,而且洋溢着鲜艳的感觉。那种惊人的凝聚力与解放感,着实出类拔萃。塞尔更不愧为协奏曲指挥大师,他以清晰的笔编刻画出锐利的音乐本质,并赋与坚实的结构。听他们的演奏,就会清楚地感觉出是勃拉姆斯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