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辑中文名: 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第5号春天/第8号/第9号克鲁采
艺术家: 谢霖/鲁宾斯坦
资源格式: APE
发行时间: 1994年
地区: 波兰
语言: 波兰语
简介:


【曲目/录音年代】
1. Sonata for violin & piano No. 5 in F major ("Spring") Op. 24(1958)
2. Sonata for violin & piano No. 8 in G major, Op. 30/3(1961)
3. Sonata for violin & piano No. 9 in A major ("Kreutzer") Op. 47(1958)
【作 曲】 Ludwig van Beethoven
【小提琴】Henryk Szeryng
【钢琴】Artur Rubinstein
【出 版】 BMG(RCA)
【CD号】BVCC-37222
专辑介绍:
由谢霖和鲁宾斯坦联袂献演的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集锦,是录音史上一段精彩的见证,两大巨匠的对话无比的浪漫、多情,将《春天》的明媚、温馨和灿烂,以及《克鲁采》的矫情表现得让人心醉神迷。
日本唱片公司对于翻录经典老录音的热衷程度(日本人写作“复刻盘”)近乎到了有点“疯狂”的地步,这张碟动用JVC开发的K2母版转录科技(亦是XRCD的主导技术),搭配20Bit、CELLO均衡器、UV22编辑系统等最发烧手段,力图用现今最精密的压片材料和最严格的工艺完成度,制造出音质足以媲美LP的激光唱片。不过我还是喜欢帕尔曼/阿什肯纳吉组合演奏的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
曾遭厄运的小提琴作品-贝多芬第9小提琴奏鸣曲"克鲁采"
作于1803年5月.是贝多芬所有的小提琴奏鸣曲中,技巧表达的最出色的一首,也是浪漫主义时期小提琴奏鸣曲形式的顶峰.原本为英国小提琴家布林格托瓦所作.但是首演效果不佳,之后被评论家说"过度矫柔造作".后来贝多芬与其关系破裂,该曲献给了克鲁采.可惜拘泥于古典派的成见,克鲁采未能认清这步创作在艺术革新上的作用,据说后来他竟一生都没有演奏过这步作品.怪不得后来维俄当说克鲁采:"倒霉的家伙,身为这样的大艺术家,对这部神圣的作品怎么会抱这样的态度?!他多么应该跪着从巴黎一直爬到维也纳去报答那位神灵的恩情,然后就此死去!!"如今,这部奏鸣曲可算是最优秀的小提琴奏鸣曲之一了.
小提琴家亨瑞克.谢霖(Henryk Szeryng,1918-1988)生平简介:
谢霖出生那一年刚好是祖国波兰获得独立的那一年,也让他的演奏生涯充满传奇性。七岁时他以门德尔颂小提琴协奏曲获得同胞前辈胡博曼的赏识,对于谢霖的才能充满赞叹。双亲认为谢霖为可造之才,因此将他送到柏林拜Carl Flesch为师。18岁才开始在维也纳、巴黎、华沙、布加勒斯特等地演出并且获得一致肯定,在提琴界可以说是比较慢的。数年之后,谢霖获颁罗马尼亚女王文化勋章,不过谢霖却不满足于此荣耀,反而进入巴黎音乐学院,专研运弓的技巧以及学习作曲。二战期间,谢霖共为盟军演奏300多场,1946年他第一次到墨西哥演出,就迷上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于是入墨西哥籍.而且在墨西哥大学音乐系任教.谢霖是最出色的少数几个能真正让小提琴优雅地歌唱的演奏家之一,他的演奏优雅富有诗意,又兼具对深度的表达.除了演奏会,谢霖也积极录音。他的录音质量极佳,没有特别的癖性,因此获得大多数听众喜爱。一般听众将他归类为美声派演奏家。
钢琴家阿图尔·鲁宾斯坦(Artur Rubinstein)生平简介:
美籍波兰钢琴家阿图尔·鲁宾斯坦(1887~1982)1887年1月28日生于华沙附近的罗兹一个波兰犹太人家庭。他3岁时即显露出音乐天才,被誉为神童。5岁登台演出。幼年在华沙师从罗津茨基,后来被姐姐带到柏林,请著名音乐家约阿希姆听他演奏。约阿希姆对小鲁宾斯坦大为赞赏,称其日后必成大器,并与几位音乐家一起出资供他接受一流音乐训练。由当时德国最有名望的音乐教育家H·巴尔特教授钢琴,布鲁赫教授作曲,R·凯思教授音乐理论。从10岁开始,鲁宾斯坦就由约阿希姆指挥在柏林及欧洲各地演奏莫扎特等人的协奏曲。后来又随库塞维茨基一起到俄国旅行演奏。1904年在巴黎举行独奏会;圣·桑听了他的演奏,赞誉他是“我所知道的最伟大的演奏家”。
鲁宾斯坦是本世纪最伟大的钢琴家,他的足迹遍及世界,演奏曲目贯通古今。巴赫、莫扎特、贝多芬、19世纪浪漫派、德彪西、拉威尔、普朗克、齐曼诺夫斯基、斯特拉文斯基、普罗科菲耶夫和西班牙、南美作曲家的钢琴作品都是他节目单中的曲目,本世纪许多作曲家都为他创作过作品。这些作品大都需要高深的技巧。
晚年的鲁宾斯坦,护照上是美国公民,大部分时间住在巴黎。他音乐生涯开始的地方是德国,但是,自1914年以后,他从不在德国举行演奏会。他说:“众所周知,这是一段很可悲的历史。人们可能认为我还抱着一颗极端的报复心理。可是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我一直热爱着我的勃拉姆斯、我的贝多芬、我的莫扎特,以及我的席勒、我的歌德和海涅。对于诞生这些人物的国家,又是我在那里度过漫长岁月的国家,我怎能抱着一颗憎恶或报复的心去谈论它呢?不,这样的事,是绝对做不出来的。我只是对于死去的同胞,抱着非常的敬意而已。如果我再到德国去,我的那些死去的同胞.将会做什么样的想法呢?”
1982年12月20日,鲁宾斯坦以95岁高龄在日内瓦辞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