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ville Marriner -《维瓦尔第·四季》(Vivaldi - The Four Seasons)1970, ARGO[APE]

王朝资源·作者佚名  2009-07-01
 说明  因可能的版权问题本站不提供该资源的存贮、播放、下载或推送,本文仅为内容简介。

专辑英文名: Vivaldi - The Four Seasons

专辑中文名: 维瓦尔第·四季

艺术家: Neville Marriner

资源格式: APE

版本: 1970, ARGO

发行时间: 1985年

地区: 意大利

简介:

作曲:Antonio Vivaldi

小提琴:Alan Loveday

羽管键琴`管风琴:Simon Preston

指挥:Neville Marriner

乐团:Academy of St. Martin-in-the-Fields

CD编号:Argo 414 486-2

资源出处:my own cd

专辑简介:

维瓦尔第在《四季》里,用弦乐创造出了丰富的效果与娱乐特质,令人叹赏不已。曲中的意象——春天的小鸟`夏天的雷雨`秋天的猎人和冬天的冰雪,鲜明生动。维瓦尔第为每首协奏曲各写了一首十四行诗,作为乐曲说明:

《春天》 以鲜亮的E大调赞颂“愉快的鸟鸣”声,不时被“当微风转变成一阵短暂的暴风雨”打断。在缓慢的乐章中,有一个牧羊人在“繁花盛开的怡人的草地”上睡觉,旁边则有狗吠声(中提琴独奏)。终乐章中,山林仙女们跳着优雅的基格舞曲,太阳也从云的背后露出脸来。

《夏天》 带着正午烈日的酷热到来,太阳光以具威胁性的G大调“灼烧着松树”。这时可听到杜鹃`斑鸠与雀鸟的啼声,还有微风轻拂的悉悉声,直到北风袭来。第二乐章里,牧羊人在“闪电雷鸣”中惊慌失措,各式各样的昆虫也因为热烈躁动的气氛而“被鼓动得狂乱不安”,这里的音效无懈可击,弦乐低音以非常靠近琴桥的方式演奏颤音以代表雷声,而小提琴伴奏的断续节奏则代表牧羊人的颤抖。终乐章里,暴风雨突至(下行音阶与弦乐的强烈颤音,代表倾盆大雨),冰霰重重的落在熟玉米田里。

《秋天》 是田园式的F大调旋律。第一乐章中,有个农夫唱着歌跳着舞,庆祝丰收,美酒满溢,很快的,这些饮酒狂欢的乡下人便睡着了,他们的“恬静安睡”表现于协奏曲的第二乐章。终乐章描绘的是破晓时分的猎人,从音乐中可以想象到号角声`狗叫声`吆喝声,还有他们追捕猎物时嘈杂零乱的枪声。

《冬天》 变成了荒寂的F小调。根据作曲家的诗看来,第一乐章描绘我们在寒风中打哆嗦(弦乐尖锐`反复的乐音以不和谐的方式相互冲击)与跺脚(是较强有力的段落,乐音明显增强),最缓板中,我们“在火边满足的沉思”,而外头的人早已被结冰的小路上,滑了一跤,又站起身来,忍受着寒风的吹袭。维瓦尔第说“这就是冬天,而冬天的乐趣也就在这里。”

本唱片据说是维瓦尔第《四季》全球销量第一的版本,也是DECCA公司旗下ARGO最佳录音之一。小提琴演奏者阿兰·罗夫黛甜美的音调与准确精湛的技巧,使得这张唱片有上等礼服般的含蓄优雅;还邀得风琴名家西蒙·普雷斯顿助阵,时弹羽管键琴,一时又弹管风琴,内容丰富多彩。古乐器羽管键琴的加入让人惊喜,音色清脆,别具一格。而指挥马里纳与圣马丁学院乐团的密切配合,更是典型的英国风范。1970年的录音,对比明朗,平衡感极佳。

——整理自《The NPR Guide to Building a Classical CD Collection》(Ted Libbey)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