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辑英文名: Made to Love Magic
歌手: Nick Drake
音乐风格: 民谣
资源格式: MP3
发行时间: 2004年06月02日
地区: 英国
语言: 英语
简介:

音乐类型:Folk
音乐码率:320kbps
专辑介绍:
Nick Drake像一棵脆弱的生长在场院的植物一样,吸收着阳光和水分,产生出碧绿的青翠的音乐。这是2004年出版的一张收集了Nick Drake多年来的音乐专集Made to Love Magic,而音乐中更自然的声音像魔法一样使我们幻想出无数的自然场景。奇迹的出现是偶然的,不是长存的。
民谣天才Nick Drake是一生不得志,死后才风光的典型,几乎所有人都用“孤独”来形容他的音乐,他的演唱总让人有种遥远疏离的感觉,彷佛他只是在唱给自己听,而听众是刚巧经过而已。尽管风格如此孤独,但追求完美的他总是要把歌曲加上精心编排后才发表,而不是许多民谣歌手那样,一把木吉他走天下。尽管在乐评人中一直都有很好的评价,但对于追求简单的听众来说,他的音乐过于丰富,而对于追求新奇的听众来说,他的音乐过于单纯,在70年代初,他的音乐就是这样两头不讨好,所以市场反响总是平平。Nick Drake发现自己不论如何努力总是不能得到大众认同,心情抑郁,并在26岁时英年早逝。讽刺的是,他死后,似乎忽然就变成巨星了。无数后来的民谣艺人都说,Nick Drake是影响他们最深的前辈。
Drake的民谣是低调的,缘自一颗不知如何打开的心。出第一张专辑以前,他常常彻夜写歌,然后用老式录音机记录下来,稍有不满意就抹去重来。母亲Molly Drake回忆说:“他总是失眠,那些最好的歌往往是在凌晨写下的……Nick是个追求完美的人。”
Drake的“表达”是向内的,更接近于空旷房间里的自言自语,只因为他不放弃寻求认同,才一次又一次地失望--即便这失望也是他隐隐预感到的罢,所以他才唱道:名誉是棵生了病的果树,一生等不来一树繁华。
早期的录音带展示了Nick倾向于选择那些荒凉的、纷扰的主题,也标志了他以后的音乐方向。很多歌曲讲述的都是失败的爱与深切的悲伤,或是对疏离感的踌躇与孤独的阴影。还有"Blues Run the Game"和"Summertime"这些歌曲,证明了Nick有能力更出色地重新诠释别人的作品。
早期的作品,比如"Princess of the Sand"和"Joey"是对逝去的青春的浪漫颂歌,这些歌曲因它们的简单和寓意而格外美丽,还有那丝丝的忧伤。如果你仔细听,就会听到有一个孤独的男孩被一个他并不了解的世界深深吸引。
Five Leaves Left里剩下的歌曲证明了 Nick Drake到底能制造多少让人心动的音乐。"Cello Song"是对永远离别的沉思,"Saturday Sun"和"Man in a Shed"带着无尽的爵士乐风味。最令人称道的当属"Fruit Tree"——Molly Drake喜爱的一首歌。它看起来象篇自传,描绘了名声的脆弱和美丽,它对你遥不可及时又如何编造谎言欺骗你,这首歌似乎也概括了Nick的音乐方向:
在永恒黑暗的母体中得到安全
你发现黑暗可以给予最明亮的光芒
在大地深处你身处安全之地
他们终将了解你是如此宝贵
然而当你身处此地他们却已然忘记
但是生活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1974年11月24日晚上他编计划、写歌,象平常一样没有睡觉。他仍然难以入眠,父母已经习惯了他在地板上走来走去的声音。唱机里正在放的是布兰登堡协奏曲,显然他心情很好。他母亲回忆说,他当时去厨房吃了一份脆玉米片做夜宵,“我通常也会起来和他一起坐在桌边吃点儿的。可那晚,不知为了什么愚蠢的原因,我只翻了个身又继续睡了。”失眠一直困扰Nick。他拿起一瓶Tryptizol,他的抗抑郁药,错认成安眠药,吃了一些。抗抑郁药吃过量是会致命的,医生从未警告过Nick和Drake夫妇。第二天早上,他母亲发现他死在床上。最终,野兽沉默了。
关于Nick Drake:
(引自http://dongdly.spaces.live.com/Blog/,感谢原创者!)
英国民谣歌手尼克-德雷克(Nick Drake),和The Beatles、Donovan同一时代,但是并不为很多人所知。1948年,他出生于缅甸仰光,1974年,因服用了过多的抗抑郁剂,死在家中,生前仅出过3张唱片。
有乐评人说,尼克-德雷克是个在月亮上歌唱的人,声音总飘浮在空中,也有人说,他的歌像水雾,阴郁、潮湿,挥之不去。Drake的民谣是低调的,缘自一颗不知如何打开的心。出第一张专辑以前,他常常彻夜写歌,然后用老式录音机记录下来,稍有不满意就抹去重来。母亲Molly Drake回忆说:“他总是失眠,那些最好的歌往往是在凌晨写下的……Nick是个追求完美的人。”
Drake早期的创作受到John Renbourn、Bert Jansch、Davey Graham、Joni Mitchell等人的影响,注重旋律和吉他的编排。他有一套自己的演奏方法,许多歌都采用了开放式调弦,这也成了乐迷们热衷于探讨的内容,因为他没有留下任何乐谱,一切都记在脑子里。Drake喜欢英国诗人William Blake的作品,写词时也受到启发,注重韵律,用词简单,却有着晦涩的含义,直指他复杂的内心世界。那些意象多与自然相关:太阳、天空、海洋、飞鸟、沙地,树……季节的变迁,色彩的交替,无不在这颗心上留下痕迹。
也许就是因了这些,Drake被制作人Joe Boyd看中。当时Boyd已是英国乐坛的重要人物,为Fairport Convention、The Incredible String Band以及Pink Floyd等乐队制作过专辑。Boyd听了Drake的磁带,立即决定与这位20岁的年轻人签约。一年后(1969年),Nick Drake的首张专辑《Five Leaves Left》发表。
“Five Leaves Left”是句常被写在香烟的包装纸上的话,意在要人们警惕当一包烟只剩下五支的时候就又要买新的了。Drake拿它做专辑名,全凭了直觉;而现在人们往往把它理解为一种预言,认为它暗示了Drake短暂的一生。乐评人大家赞赏这张唱片,然而它的销路并不好,Drake没有想到专辑会受此冷遇,逐渐变得消沉,他开始无法参加现场演出,面对听众成了一件困难的事。
不过他并没有放弃努力,1970年,他与Fairport Convention的成员合作,录制了第二张专辑《Bryter Layter》。由于得到Richard Thompson、John Cale等人的帮助,歌曲的配器精致而丰满,一些作品中还融合了Jazz元素,即使以现在的眼光,这张专辑也是极为出色的。然而销量又一次让Nick Drake失望了,他渐渐丧失了对音乐和生活的信心。
1972年,就在人们认为Drake的音乐生涯彻底结束的时候,他再次走进了录音棚。而且只有一把吉他,Drake像个孤注一掷的赌徒,濒临崩溃的人。两天后,《Pink Moon》录制完成,11首不加雕琢的歌组成了他的第三张专辑。Drake不再寻求认同,他唱道:“Know that I love you/Know I don't care/Know that I see you/Know I'm not there.”--这首歌叫做“Know”,只有这四句话和一个和弦。
1974年,Drake录制了最后的4首歌,它们被收进作者死后发表的专辑,《Time of No Reply》,一同出版的还有他早期录在磁带上的一些歌。像19世纪早逝的浪漫主义诗人一样,Drake的作品受到后人的重视,然而对于敏感的灵魂来说,这一切都太晚了,仿佛生命开的玩笑。
Nick Drake是孤单的,你甚至无法想象他抱着吉他坐在你的对面歌唱,因为孤单无法分享。如果说民谣是一种直接自然的表达方式,那么Drake的“表达”则是向内的,更接近于空旷房间里的自言自语,只因为他不放弃寻求认同,才一次又一次地失望--即便这失望也是他隐隐预感到的罢,所以他才唱道:名誉是棵生了病的果树,一生等不来一树繁华。
(本资源来自国外eMule,向原发布者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