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扶桑号战舰
英文名: The Battleship 'Fuso'
发行时间: 1998年
地区: 美国
语言: 英文
简介:
日本海军战列舰
——扶桑号(Fuso)
舰史:
扶桑级战列舰,是日本建造的第一级“超弩级”战舰,即无畏舰。该级共有两艘,扶桑号(Fuso),建于吴县海军造船厂,1912年3月11日开工,1914年3月28日下水,1915年11月18日竣工。山城号(Yamashiro),建于横须贺海军造船厂,1913年11月20日开工,1915年11月3日下水,1917年3月31日竣工。
在1910年的日本造舰计划中,扶桑级战舰原本要建造8艘,由于预算被删减,只完成了扶桑号及山城号。
山城号是日本自行设计的第二艘战舰,虽然改良了扶桑号的缺点,但是整体而言仍旧不理想,是故完成后原本还有两艘同级的姊妹舰被重新设计为伊势级战舰。日本海军造舰史上有许多因设计不良而浪费资源与付出人命的例子,山城号只是其中一例而已(龙骧号航母可说是另一例)。
扶桑级的主炮采用与金刚级战列巡洋舰相同的360mm主炮,但由四座双联装增加为六座双联装,火力增加50%,防护也比金刚级增强了不少。作为代价,航速降低到22节。同旧式战列舰区别,其炮塔采用中央轴线布置。一号二号炮塔在舰桥前方;三号炮塔在一号烟囱前;四号炮塔在一号和二号烟囱之间;五号六号炮塔在后主桅后方。这样布置的缺点是没有改造的余地。后来在三号炮塔上布置水上飞机弹射器时发现可利用的空间十分狭窄。山城号的弹射器布置在四号炮塔上。1935年大改造之后,取消了一号烟囱。在一战之后,日本海军总结英德日德兰海战的教训,发现在远距离舰队炮战中,甲板的装甲防护十分重要。但是扶桑级的甲板比较薄,这是一个致命弱点。1935年伦敦海军裁军会议失败,以及1936年华盛顿条约期满作废之后,日本海军开始对旧战列舰进行改造。
两艘战列舰服役之后,均加入日本海军战列舰第一战队。1927年,山城号进行了第一次的现代化改装工程,完工之后,曾支援了多次的对中国的侵略作战:如澎湖、秦皇岛、舟山群岛、青岛、旅顺、大连及高雄港均曾出现她的踪迹。1935年第二次改造工程完工,山城号与扶桑号开始有明显的差异(如第三号主炮山城朝后,扶桑则相反)。1938年一度被编入后备舰队,负责官兵训练方面的任务。
二战初期,由于日本海军燃油储备紧张,均在柱岛泊地“待机”。后曾经作为舰载机空袭的练习靶舰使用。中途岛之役时,山城号曾参与北上支援阿留申群岛的攻击任务,之后到1944年9月以前,她成了日本海军各兵科学校的教育训练舰,期间曾入坞加强防空火力,防空机枪多得惊人。战争中期,由于日本海军航母损失惨重,曾经计划将这两艘战列舰同伊势级一样改装成“航空战舰”,但最后未果。1944年莱特湾大海战时,扶桑号和山城号均加入西村舰队,预备于10月25日通过苏里高海峡,对美军在莱特湾的登陆舰队实施炮火打击。于25日凌晨在苏里高海峡口遭到奥登多夫指挥的美国海军宾夕法尼亚、马里兰、加利福尼亚、田纳西、西弗吉尼亚和密西西比共六艘战列舰的伏击,以及驱逐舰、鱼雷艇的鱼雷攻击,分别于1944年10月25日0430时和0419时沉没。
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山城号多半担任支援作战的任务,很少投入第一线作战。最主要的理由是扶桑级战舰在二次大战爆发后,已属于老旧的舰艇,航速太慢,加上新一代的弩级战舰——大和级战舰大和号已服役(武藏号正在兴建、信浓号将准备开工,最后一艘正在筹备中),扶桑级战舰早已从弩级战舰的地位中除名。
1945年8月31日,这两艘战舰从日本海军序列中除名。
历史照片和艺术画:
性能数据(改造前后对比):
标准排水量 30600吨/34700吨
满载排水量 35900吨/38536吨
主炮 六座双联装360mm主炮
副炮 16座150mm火炮
吃水深度 8.69米
长度 202.69米/213米(全长)、192米/210米(水线)
设计功率 40000马力/75000马力
设计航速 22.5节/24.7节
舰员 1193人/1396人
续 航 力 8000海里/14节
本书讲述从扶桑号建造开始,直到退役的所有历史,包括其参加的每一场战役。数据详细,有它所有参数以及构造图
希望下载完的朋友们多多做源,不要删除。我电脑空间有限,并且供应其他新的资源,上传完毕后将移到移动硬盘。如果一段时间后发现无源,请通知我,发短消息或者发邮件至zhumingzhou1990@sina.com(请不要向我发送垃圾邮件,谢谢),本人确认无源后重新做源或者提供网盘下载地址;请大家自觉,不要因电驴的速度慢而向我发邮件索取网盘地址,要想提高下载速度只能靠大家共同上传
[以上链接全部来自互联网,仅用于学习用途,请下载24小时后删除。
版权归出版社所有,如果你喜欢,请购买正版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