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金山县志(全)
资源格式: PDF
版本: 1983年03月台1版/竖排/清晰扫描版
发行时间: 1983年03月
地区: 台湾
语言: 繁体中文
简介:

◎译名
◎原名金山县志(全)
◎出版时间1983年3月
◎国家中国
◎类别人文社科-历史
◎版本1983年03月台1版
◎语言繁体中文
◎文件格式PDF
◎文件大小19MB
◎页码493页
◎作者(清)钱熙泰
◎译者
内容介绍:
一九八三年台湾成文出版社影印清咸丰八年(1858)清稿本。另一部台湾出版的金山县志是:《金山县志二十卷首一卷》(清)常琬修,一九八三年台湾成文出版社影印清乾隆十六年(1752)刻民国十八年重印本。
钱熙泰(1812~1860年),字子和,号鲈乡,钱圩乡人。补博士弟子,曾任靖江训导,博学好古,善辩诗文、书画、金石。好作诗,间著散文。毕生热心慈善事业。道光十五年(1835年)曾与本县人顾观光、南汇张啸山、李兰及胞兄钱熙桢三度寓杭州西湖文澜阁勘校丛书。著有《西泠校书记》、《馀记》、《文澜阁校抄书目录》、《武林续游记》、《莲笼寻梦记》5种。另著有《锄月吟稿》、《古松楼剩稿》等著作。道光十七年,县境水患成灾,民大饥。他撰《担粥说》呈县,知县王庆嵩指令各图推行施粥。道光二十七年,与本县人戚澜倡置张堰济婴局。
咸丰五年(1855年)建正心义塾,延吴江董兆熊为师,造就一批人才。本县人姚汭增修《金山县志》,书未成而去世。他得其残稿,请董兆熊、姚怀桥等合作完成《咸丰金山县志》稿,惜末及刻印而病逝。遗著藏于上海市图书馆。
相关资料:
引用
《金山县志》新刊合订本 一册 1987年版
乾隆《金山县志》、光绪《金山县志》, 由金山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整理合刊。整理工作主要有三项,一、断句标点,二、为乾隆本各卷作些注释,三、书后附录明清两代纪年表、职官表、科举制度表。
乾隆《金山县志》20卷首一卷,乾隆十七年(1752)原刊,焦以敬、常琬等纂修。后有民国十八年(1929)高燮重印本。
光绪《金山县志》29卷首一卷,光绪四年(1878)原刊,黄厚本、龚宝琦等人纂修。
金山县始设于雍正四年(1726),文化之邑,士人极重修志。旧时,除纂成上述二志外,又两度兴修县志。道光咸丰年间,姚沩、钱熙泰等人发奋编写,未果,稿亦散失,现仅存钱熙泰残稿,名《金山县志稿》,其咸丰五年(1855)初稿本藏上海图书馆,咸丰八年(1858)清稿本藏台湾。民国初,高吹万、姚石子、朱乐天等人也有志于此,穷数十年,成《艺文志》、《舆地志》,手稿一存复旦大学图书馆,一存金山县图书馆。
内容截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