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辑英文名: Verdi: Otello
专辑中文名: 威尔第:奥赛罗
艺术家: 阿图罗·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
古典类型: 歌剧
资源格式: APE
版本: Radio Broadcast
发行时间: 2008年01月28日
地区: 英国
语言: 意大利语
简介:

唱片公司:NAXOUS
唱片编号:B0011YJOVA
录音制式:ADD
资源出处:原版CD抓轨
作曲:居塞比·威尔第(Giuseppe Verdi)
脚本:阿里格·博伊托(Arrigo Boito)
指挥:阿图罗·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
奥赛罗:Ramon Vinay
黛丝德蒙娜:Herva Nelli
依阿戈:Giuseppe Valdengo
卡西欧:Virginio Assandri
艾米利亚:Nan Merriman
罗德里戈:Leslie Chabay
交响乐团及合唱团:NBC Symphony Orchestra and Choruses
专辑介绍:
以下简介转自中文维基百科
奥泰罗(Otello)是作曲家威尔第1887年完成的一部歌剧作品,脚本作者博依托(Arrigo Boito),改编自莎士比亚1604年的同名戏剧《奥赛罗》(Othello)。
威尔第很早就开始倾心于莎士比亚的戏剧,1865年时,威尔第曾将《马克白》改编成歌剧《马克白》,但当时的首演并不成功,于是他的“莎士比亚情节”就一直保留在心里。当轰动世界的《阿依达》(1871)问世后多年,威尔第令人惊讶的暂停写作歌剧,这期间他虽然不间断的写了一些其他形式的音乐作品(1871年,威尔第为意大利爱国诗人马佐尼的逝世谱写著名的《安魂曲》),但主要是在为他的下一部歌剧做准备。
结束了超级华丽的《阿依达》,威尔第开始思考他的下一步,要如何打破他在《阿依达》中创造的高度,这时他想到了莎士比亚的《奥赛罗》(Othello),毫无疑问那部戏剧中极度悲痛、赤裸裸的对于人心的描写将是一个艰巨的挑战。1880年,威尔第找到了他一直以来的合作者——19世纪著名的诗人博依托,请他写作《奥泰罗》的歌剧脚本。博依托将莎翁戏剧中文艺复兴时代(Raissance Age)的精神融合进在十九世纪兴盛的浪漫主义(Romantic Age)精神中。浪漫主义时期,对于那些“黑色”浪漫英雄的崇拜可谓达到了顶峰,不再像文艺复兴时期那样仅仅探讨人的内心世界与外表行为之间的差距,而是更直接的关注人的本质,认为人性本恶,在《奥泰罗》中“依阿戈”(Iago)这一角色堪称典型,博依托甚至曾想用“依阿戈”这个名字来命名这部歌剧。如果说在其后博依托为威尔第的法尔斯塔夫所创作的法尔斯塔夫身上有着永远否定人类真善美的恶魔的影子,那么《奥泰罗》中的依阿戈则更象是恶魔在人间的化身,其一曲“信经”(credo)是那么赤裸裸的,完全没有了莎士比亚戏剧中遮遮掩掩的虚伪,充分反映出两个时代对于人物的不同看法。
在博依托巧妙改编莎士比亚原作的基础上,威尔第将莎士比亚的诗意和人物转译成极富天才的音乐。作品中没有瓦格纳的成分,几乎没有什么分曲,也没有主导动机。人声与乐队间的平衡得到出色的处理,乐队始终存在,并以最节约的方式产生出最深刻的效果。
威尔第的《奥泰罗》删去了莎翁原著中的第一幕,以其第二幕第一景暴风雨场面开始歌剧,狂乱不规则的音乐象征着奥泰罗暴烈的个性,而原著第一幕中的一些细节都安排在后来的几首二重唱中。威尔第只为剧中的主要角色写独唱曲,这样即可突出其重要性,又将他们的内心世界表达清楚,而戏剧性冲突则靠重唱及声部对位来表现。如第二幕花园中的重唱,三种不同风格的曲调暗示了黛丝德蒙娜、奥泰罗和依阿戈之间悲剧性的冲突。之后的四重唱气氛更加激烈,出现了三层交叉的冲突,互相不知道心意的奥泰罗与黛丝德蒙娜,以及他们与暗地里谋划阴谋的依阿戈,为了黛丝德蒙娜的手帕与丈夫发生争执的女仆伊米利娅,四个人之间隐含的危机在舞台上呈现出尖锐的讽刺意味。威尔第为几个主要角色写了代表他们各自个性的音乐,当中只有奥泰罗的音乐会转变,当他落入依阿戈为他所设的陷阱时,他唱起了代表依阿戈的回旋式旋律,而当他怀疑妻子不忠时则用属于黛丝德蒙娜的旋律来讽刺她,这种角色之间的音乐借用暗示出人物性格的复杂化。另外,威尔第安排了两个音乐动机来串联起整个悲剧性的剧情,第一幕预示混乱与阴谋的“饮酒歌”以及第四幕黛丝德蒙娜所唱得预示悲剧结尾的“杨柳歌”。
整部歌剧音乐的发展象征着奥泰罗人格的转变。一开始,他以高贵勇敢的英雄姿态出现,但暴风雨的主题预示了他个性中的暴烈,接着依阿戈设计陷害他,他的内心从怀疑到震怒到杀机浮现,音乐也不断地从平静到狂乱。其中分化出一对矛盾,就是奥泰罗对于妻子的信任,代表依阿戈的回旋式旋律充斥着诡异邪恶的感觉,整个信与不信的过程中反复出现这种旋律,最后由奥泰罗唱出,暗示着他已彻底受依阿戈的控制,对妻子的感情由爱至恨。从恨中引发出的便是死亡的主题,爱情的动机伴随着奥泰罗的幸福平静与快乐,怀疑的动机则使他受着嫉妒的折磨,痛苦、狂暴,进而出现杀人的动机,这时音乐层层交织达到了高潮,然后一个回落,矛盾的出现了悔恨的主题及爱情的动机,紧接着重复杀人的动机,代表了奥泰罗精神上最终的崩溃,这个看似能够征服一切的英雄选择了自杀来结束他悲惨的命运。
这部歌剧1887年2月5日于米兰史卡拉歌剧院的首演轰动了全城,民众聚集在一起久久不肯离开,他们口中高呼着:“威尔第万岁”。也确实,威尔第用这部歌剧史上最伟大的杰作之一《奥泰罗》打破了他在《阿依达》之后长久的沉默。
这套奥赛罗是托斯卡尼尼的佳作之一,虽然当时的录音技术相对落后,但这个广播版本依旧非常有艺术及收藏价值。托斯卡尼尼是19-20世纪的一位非常伟大的指挥,其理念为尽可能还原作曲家的意愿,且以严格的节奏及严肃的态度著称。这通常被认为很不符合意大利人的性格,正如浪漫的富特文格勒却是德国人一般。托斯卡尼尼和富特文格勒都可以说是卡拉扬的老师,虽然以上两位都不喜欢这位20世纪的指挥皇帝。托斯卡尼尼坚决对抗纳粹,就算生命有危险也不屈服;富特文格勒则是感到自己在柏林爱乐的地位可能会被卡拉扬动摇。托斯卡尼尼与普契尼是好友,普契尼所有的歌剧首演都是由托斯卡尼尼指挥,否则不能安心。在普契尼未完成的遗作,《图兰朵》的首演上,托斯卡尼尼在原著的最后一个音符演奏完后停下了指挥棒,对观众说道:“大师在这里停止了气息。”随后神色黯然地走下了指挥台。
请注意:
I. 鉴于地理环境限制,本人不能长期供源。
II. 虽然入手了3G无线,但每个月只有可怜的3G流量,供源还是十分痛苦。(他X的,15磅一个月啊。)
III. 遇上无源、少源情况,请到 网盘下载(地址在下面的评论中)。
IV. 请大家发扬P2P精神,多多分流,多多供源。
免责声明:此物仅供试看交流,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若因滥用而触犯任何位于银河系领域内的法律法规或任何规章制度,本人不承担任何连带或非连带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