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非主流杂志 I LOVE FAKE》[PDF]

王朝资源·作者佚名  2009-10-24
 说明  因可能的版权问题本站不提供该资源的存贮、播放、下载或推送,本文仅为内容简介。

中文名: 国外非主流杂志 I LOVE FAKE

资源格式: PDF

地区: 荷兰

语言: 英文

简介:

书 名:I love fake

出 版 :Ilovefakemagazine

出版时间:2009

语 言:英语

刊 别:月刊

页 数:35~100页

这本杂志网上没有相关介绍,不过从内容上来看,应该属于个性类青年杂志。杂志涉及音乐,时尚生活,服装,创意设计,摄影,行为艺术,新奇想法等。个人感觉杂志针对的群体更偏向EMO青年,所谓的国外非主流?

Emo(Emotionally-Driven Hardcore Punk)直译过来就是“随情绪起伏变化的硬核朋克”

Emo可以代表一个亚文化,处于其中的人拥有着虚假的个性和生活。Emo的概念是一个永不停止的恶性循环,直到人性的彻底失败。Emo时尚是一种根植于Indie和Punk精神的生活方式,跟Emo音乐息息相关,但又不完全契合。现在EMO在欧美貌似不是很受欢迎,批判的较多,有乐队在演唱时被听众扔的东西砸伤。

对于服饰上有自己的风格:

紧身的裤子和sweater(有帽子的那种),Vans或者converse all star的鞋子,围巾(有时候甚至夏天),染成深色(黑色或者红色或者五颜六色)的以某个角度盖着脸的头发,深色的浓重的眼影(女性),深色方框的眼镜(经常没有度数的人也戴),紧身T-shirt。

比如Good Charlotte和Green Day的音乐不是Emo,但他们却是Emo时尚的代表人物,他们的穿着打扮成为Emo迷们争相模仿的对象。此外,Emo的出现还跟近年来的复古潮以及西方青少年对现代生活的厌倦有关。

Emo最初是从Hardcore Punk中派生出来的一种有着艺术家气派的音乐,但在1990年代末它成为地下摇滚的一支重要力量,投合了当时的朋克和独立摇滚乐手。一些Emo音乐是倾向于激进一边,其作品中充满了复杂的吉他弹奏、非传统的歌曲结构、艺术家气派的噪音和极端的乐器演奏位置的变化;还有一些Emo音乐和朋克流行乐更加接近,尽管它仍显得有一些难以理解。Emo的歌词是非常个人化的,通常不是恣意幻想的诗句便是个人的忏悔。

尽管Emo确实较少男子气,但它仍是Hardcore作为追求真实和反商业主义的嫡系后代;Emo音乐确信商业倾向的音乐太过虚假和造作以至于不能表达任何真实的情感。由于Emo的理念是真实、深切可触及的情感而反对理性的分析,因此它倾向于音乐中的过多的应用较之以往更强的音高和释放,但最好的Emo音乐作品中会有一种彻底的力量使之同时具备内容性、挑战性和私密性。

是颓废,萎靡,无病呻吟?还是忧郁,愤怒,浪漫主义?看看再说。。。。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