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十论》(傅熹年)扫描版[PDF]

王朝资源·作者佚名  2009-11-03
 说明  因可能的版权问题本站不提供该资源的存贮、播放、下载或推送,本文仅为内容简介。

中文名: 中国古代建筑十论

作者: 傅熹年

图书分类: 教育/科技

资源格式: PDF

版本: 扫描版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书号: 730903970X

发行时间: 2004年05月01日

地区: 大陆

语言: 简体中文

简介:

◎类别教育

◎书号730903970X

◎出版机构复旦大学出版社

◎页码355页

◎作者傅熹年

◎译者N/A

本书以系统介绍中国古代建筑概貌的《中国古代建筑概说》为引,按时代选编作者对战国、汉代、北朝、隋唐、宋金及明清各类建筑的有关研究专论。为方便一般文史研究者和爱好者的阅读,所收各篇尽可能避开古代建筑史研究中古建筑术语过多和有较多计算过程的内容,而选择那些主要通过文物去考证古代建筑体制,或可补充因实物不存而造成空白点的题材。正是这些分别以战国铜器、汉代帛书、北朝石窟、两宋绘画及金代壁画等为资料进行中国古代建筑历史的研究、探讨之论,又充分体现出作者因学识广博而独具特色的探索视角和研究方法

作者简介:

傅熹年,1933生于北京,原籍四川省江安县。建筑历史学家。原籍四川省江安县,1933年1月2日出生于北京。1955年清华大学毕业。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研究员。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重点研究中国古代城市以宫城、里坊为模数,大建筑群以主院落为单数,单体建筑以所用材和柱高为模数的一系列模数规律和建筑比例的设计方法。发现宫殿坛庙等大型建筑群在规划时用标准方格网控制尺度和相互关系,并把主体建筑置于建筑群几何中心的手法。研究日本9世纪以前建筑设计中运用模数的规律。利用已掌握的模数规律,对西周、战国、唐、宋、金、元一系列建筑遗迹做复原研究。发表论文近30篇,编为《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集》出版。1994年完成《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建筑史》的撰写。

相关作品:

《中国科学技术史:建筑卷》《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筑群布局及建筑设计方法研究(上下册)》《中国古代建筑十论》《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6:元代绘画(精装)》《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5:两宋绘画:下(精装)》《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4:两宋绘画:上(精装)》

内页截图: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