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晋失其鹿:天下英雄共逐之
简介:
制作:冰雪地带论坛
显示100%时截图
显示188%
显示300%
--------------------------------------------------------------------------------
内容简介
《晋失其鹿:天下英雄共逐之》是一个较大的历史军事题材小说。主旨在于以石勒创业为主线,再现两晋时期诸雄争霸的历史的同时,对古代军事家在征战谋略、策略,及攻守动机等方面有所突破,使之不落于重历史人物形象的塑造及事件的精心描述,而忽视古代军事家军事思想精华的窠臼。
--------------------------------------------------------------------------------
作者简介
宋永利,1964年3月生于吉林省柳河县时家店乡胡家村。1985年毕业于东北水利水电学校水利工程建筑专业。工作后,先后参加过通辽电厂二期扩建工程二台200MW机组、元宝山电厂三期扩建工程二台600MW机组、华能丹东电厂新建工程二台350MW机组及开封火电厂扩建工程二台600MW机组的工程建设,历任技术员、专责工程师、副主任、主任、分公司副经理、项目生产经理、中电投项目部副总工程师。曾荣获先进生产者、劳动模范、东北电业管理局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酷爱文学,长篇现实小说《疙瘩柳》已于2002年出版发行,本书系作者第二部作品。现为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
--------------------------------------------------------------------------------
序言
据军事学家统计:全人类自有文字记载以来,没有战争的天数只有六天!战争是人类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西晋、东晋两朝时期的历史可谓波澜壮阔,自三国归晋,司马炎一统天下,尚未曾经历中兴时代,传至第二代即开始衰落,原因起于司马炎不为天下计,“同胞之谊毕竟淡于骨肉之情”,出于血脉相承的私念,让天生弱智、白痴的司马衷继承了皇位,从而直接导致了天下大乱。司马衷在“八王之乱”的内讧中死无对证,怀帝、愍帝皆享国短暂,不得身死,西晋旋告终寝。司马邺于建康承继,是为东晋,实为半壁江山。正所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群雄纷纷粉墨登场,城头变幻大王旗,天下之乱甚于春秋、战国、汉末。东西两晋时期,以今长江为界,江北历经成汉、汉赵、后赵、前凉、前秦、代国、冉魏、前燕、后燕、西燕、后秦、西秦、后凉、南凉、北凉、南燕等五胡十六国之乱,江南经王敦、苏峻之乱,也几近灭顶。
真实地反映东西两晋时期群雄逐鹿的历史不同于历史演义,有其严肃性,故本人在研究《资治通鉴》及《晋史》的基础上,以大量详实的历史资料,按时间顺序,以石勒争雄为主线,再现了群雄起步、发展、建业的全过程,并根据历史做出客观的评价。
因历朝历代的变迁,一些发生重大历史事件的地点、城市,因朝代不同名称亦变化无常,这给想了解历史及研究军事、地理的读者造成了很大的不便,为此本人以严谨的创作态度根据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及[宋]袁枢著、辽沈书社出版、袁阊琨主编的《通鉴纪事本末》(三)进行了逐一考证,弥补了历史小说在此方面的不足。
古人征战除采用兵法、谋略、策略等用兵之道外,尚受山川格局的限制。本人力求在反映历史征战的同时与军事地理结合起来,既能对成汉割据、刘汉居晋、东晋偏安等做出正确解释,又有“故在其次在于地利,纵观九州地势恰如鼎之三足。东方北河水、中淮水、南江水,将其实分为三,江水辽阔是为天堑,易划江而治;河水稍宽,济渡易于江水,并处于中原地带,征战之中唯雄者居之;淮水短且窄,且无地势可守,于此立足艰难,只为南北推移地带,北下过此则直面江南,南上过此则直面中原,是故南北双方屡屡争夺于此。巴蜀在淮水一线,位居于西,以山而论,自渭水、河水一线,沔水、汉水东南流,则有终南(今秦岭)、龙门、大巴、巫山、小巴等崇峰峻岭将巴蜀围绕,于河水(黄河)北、江水(长江)南隔绝,易守而难攻,终南为其外蔽,汉中为其缓冲,其山险之隔不亚于江水之隔,故其易于割据”对汉末三国鼎立的诠释,并根据历史精心绘制了一幅反映东西两晋时期山川地理格局的地图,以便于读者在了解历史的同时研究和掌握古人因受山川格局限制攻与守的军事规律。
两晋时期战争频繁,征杀异常血腥,写作时即感到极为压抑,为使读者轻松了解历史,如“石勒携张宾、孔苌等举目四顾,望村落一簇,望河水一线,望群山一抹,望田陇复田陇。村落虽小,群山绕之,河水又绕之,平田不陂,陂宜耕宜稼,水宜泓而不泓,池宜柳而无柳,暑水可以渔钓,寒山可以采樵,群山可为牛眠,河水可与羊饮,石垒垒人皆可横卧”、“众人迤逦下得山来,顺幽路、庇竹荫、涉流水、渡小桥、踏花径、扶樊篱,迤迤逦逦来至隆中。犬吠声中村人知有陌路人来,纷纷启窗开户探视”等随处可见散文般的语言可令读者在领略血腥历史事件的紧张时刻耳目为之焕然一新。
战争的发生除利益诱发因素之外,还源于诸多野心勃勃之政治目的的趋动。但战争最大的受害者往往都是无数的无辜平民,正所谓“一将成名万骨枯”。战争是人类的自相残杀,其结果是制约了人类的发展和进步,甚至是倒退。人类要和平,社会要进步,为此在本书即将出版之际撰有此文,权为序。
宋永利
2008年6月于郑州
--------------------------------------------------------------------------------
文摘
第一章 司马氏一统天下建晋晋惠帝羸弱政失其鹿
司马氏建晋的奠基者司马懿,出身士族家庭,是三国时期一位富于谋略和善用权术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历仕曹魏四朝,曹操时只为丞相府的幕僚,曹丕时便担任了侍中、尚书右仆射、抚军等军政要职,曹睿时升任大将军、大都督,西拒诸葛亮,东平公孙渊,成为魏国最具声望的大臣,同时于其周围聚集了一大批人才,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军政集团。
齐王曹芳时,大将军曹爽企图铲除司马氏政权,结果因其懦弱、无能,非但未能除掉司马懿,于公元249年为司马懿装痴卖傻所赚,反害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军政大权尽归司马氏,从而奠定了司马氏政权的基础。
司马懿死后,其长子司马师、次子司马昭先后继承权位,以大将军录尚书事继续控制着曹魏政权。司马师、司马昭兄弟二人均为颇具才智之权臣,精明强干、善弄权术,一方面用高官厚禄笼络那些有权有势的官宦和统兵将帅,赐以种种政治经济特权,使为已用;另一方面,他们针对曹魏后期的腐朽统治,下令减免繁重的赋税徭役和苛刻的刑法,即'蠲除苛碎,不夺农时,百姓大悦',还采取了诸如'举贤才,恤穷独'等手段,从而使其政局得以稳固,朝野为之肃然。
然而曹魏皇室及其曹氏军政集团并不甘心大势已去,寻机铲除司马氏。司马师执政时,魏帝曹芳曾伙同曹氏集团骨干李丰、夏侯玄等密谋废黜司马师,却被司马师侦知,采取先发制人手段,将李丰、夏侯玄等一网打尽,反将曹芳废黜,立曹髦为帝。之后他又亲帅大军下淮南平定了由曹氏集团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