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秦始皇传
作者: 张分田
图书分类: 人文社科
资源格式: PDF
版本: 扫描版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书号: 7010037973
发行时间: 2003年
地区: 大陆
语言: 简体中文
简介:

《秦始皇传》利用大量翔实的历史资料,多视角、多角度地再现了一个有“性格”的秦始皇;在客观介绍秦始皇的一生,品评他的功过得失时。
作者简介
张分田1948年生。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高等教育研究室副主任、副教授。天津市高等教育学会理事。著有《王充》、《中国政治思想史》(三卷本,副主编、主要撰稿人之一)。发表论文40余篇。
序言
秦始皇帝名嬴政,嬴姓秦氏,又名赵政,有人称之为“吕政”。公元前260年生于赵国都城邯郸(今河北邯郸),公元前210年卒于沙丘平台(今河北广宗大平台)。嬴政十二岁继承秦国王位,二十—岁亲政。他横扫六合,统一天下,自命为秦朝“始皇帝”,俗称“秦始皇”。
秦始皇享年仅五十岁,实际执政不到三十年,却上承千年,下启千年。具有这样历史地位的人物在古今中外都是十分罕见的。
作为秦王的嬴政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最后一位君主。他吞灭六国,缔造秦朝,结束了数百年来“天下共主”名存实亡的政治局面。这个事件一直被视为春秋战国时期结束的历史性标志。在这个意义上,秦王嬴政是一个历史过程的终结者。
作为秦始皇的嬴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他最先在全中国范围内推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这就使秦始皇成为又一个历史篇章开端的标志性人物。许多史学家把秦始皇建立帝制作为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的起点。
春秋战国是一个英雄时代。历史的大变革、政治的大动荡、社会的大调整、思想的大裂变,相继推出一批又一批具有英雄气质的杰出人才,可谓豪杰辈出,群星灿烂。他们叱咤风云,有的是政治英雄,有的是思想英雄,有的是军事英雄。秦始皇是一位拥有优秀军政素质和博大政治功业的君主。从秦王到秦始皇,嬴政充分利用历史进程所提供的机遇和条件,以能动性的进取精神和典范化的政治行为,几乎无可挑剔地完成了历史所赋予他的任务。他是这个时代的最后一位枭雄。
秦朝制度的历史影响极其深远。在人们阅读有关文献和研究成果的时候,经常可以看到“汉承秦制”的说法。不仅如此,“秦制”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框架一直贯通了此后两千余年的政治制度。秦始皇确立皇帝制度这件事,可谓“定一制而传千古”。
秦始皇身上包纳着如此之多的社会历史内容。在世界史上,他把现存第一套真正的国家与法的理论全面变成现实,是欧亚大陆完成帝国化过程的典型代表人物之一。在中国古代文明史上,他是春秋战国社会历史变迁的完成者。在中国政治史上,他完成了一次非同寻常的改朝换代。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上,他第一个建立了名副其实的“大一统”,是中华帝制的创造者。在中国思想史上,他集先秦帝王观念之大成,首创“皇帝”尊号。在中国法制史上,他是首屈一指的“法治”皇帝。在中国文化史上,他实行书同文、车同轨、制同度、行同伦,促成中华文化共同体的基本形成。在中国工程史上,他的名字与被誉为世界奇迹的万里长城和秦陵兵马俑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类似影响的历史人物屈指可数,而在中国古代史上则堪称独一无二。
这是一个政治英雄,又是一个专制暴君。秦始皇集英雄与暴君于一身,这并不奇怪。在那个时代,只有枭雄能够成为政治英雄,枭雄而为帝制之君主其政治必有专横暴虐之处。秦始皇统治时期有六大弊政,即无节制地扩建宫室、超标准地修筑陵墓、迫不及待地封禅泰山、兴师动众地寻仙求药、大规模地焚烧《诗》《书》以及“坑术士”而株连无辜。与历代帝王比较,秦始皇的功业无人匹敌,秦始皇的弊政也相当严重。他集中体现了中华帝制的优长与弊端,甚至成为这种制度的文化符号。因此,有人誉之为“千古一帝”,有人斥之为“独夫民贼”。直到今天,关于秦始皇一生的是非、善恶、功过,依然聚讼纷纭,莫衷一是。
本资料来自互联网,限个人测试学习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