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檀迦利》([印]泰戈尔 Tagore)文字版,版面精确还原[PDF]

王朝资源·作者佚名  2010-01-01
 说明  因可能的版权问题本站不提供该资源的存贮、播放、下载或推送,本文仅为内容简介。

中文名: 吉檀迦利

别名: SONG OFFERINGS

作者: [印]泰戈尔 Tagore

译者: 吴岩

图书分类: 文学

资源格式: PDF

版本: 文字版,版面精确还原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书号: 10188·649

地区: 大陆

语言: 简体中文

简介:

Tagore

GITANJALI

(SONG OFFERINGS)

本书根据 Macmillan & Co., London. 1953 年版译出

吉檀迦利

(献诗集)

〔印度〕泰戈尔 著

吴 岩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上海延安中路 955 弄 14 号

新华书店上海发行所发行

上海中华印刷厂印刷

开本 787×960 1/32 印张 4.25 插页 3 字数 54,000

1986 年 6 月第 1 版 1986 年 6 月第 1 次印刷

印数:0,001-22,500 册

平装定价:0.69 元 塑面本定价:1.00 元

书号:10188·649

译者后记

我在《鸿鹄集》的中译本里写过一条注解,有必要在《吉檀迦利》的译本后记里重复一下:

“孟加拉有一种古老的宗教联谊会,由波尔歌手们组成。他们拿着单弦竖琴,来往于乡村之间,唱着对天神的爱情之歌。歌手们称天神为Maner-Manush,意即‘我的心上人’,他们崇拜天神,把天神当作情人和朋友,例如,他们唱道:

‘啊,我到哪儿去找他,找我的心上人?

唉,自从我丢失了他,我穿过远远近近的地

方,到处漂泊寻找他。 ’

泰戈尔对这种农民歌手唱的歌儿很感兴趣,他自己写的歌曲里也回响着他们的情绪。 ”

《吉檀迦利》的英译本,是由泰戈尔自己翻译成散文诗的,主要选自他的孟加拉文诗集《奈维德雅》(Naivédya), 《克雅》(Kheyá), 《吉檀迦利》(Gitánjali),出版时有个副题:《献诗集》 ,意即献给天神的诗集。泰戈尔继承了孟加拉文化“诗和宗教同为一体”的传统,又从民间文学吸收了营养,以其独特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手法,写下了《吉檀迦利》,一部与众不同的宗教诗集。在这部诗集里,上帝或天神,便是诗人或诗人所假托的一个妇女的“心上人”,字里行间充满深情。所以叶芝不无缘故地说:“情人们在互相等待的时候,低吟这些诗篇,就会发觉这种对神的爱是个魔法的海湾,他们自己的更为痛苦的热情,可以在其中沐浴而重新焕发青春。 ”

泰戈尔于 1912 年再度访问英国,受到 W. B. 叶芝和 E. 庞德两位大诗人的热情欢迎。他带去了由他自己翻译的《吉檀迦利》英译本,叶芝十分欣赏,认为它展示了一个他“生平梦想已久的世界” 。 “一个高度文化的艺术作品,然而又显得极象是普通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植物,仿佛青草或灯心草一般。 ”1912 年秋,这部诗集出版时,叶芝特地为它作了序。1913 年,泰戈尔便因《吉檀迦利》而得到了诺贝尔文学奖金,誉满全球。

叶芝的序,代表了本世纪初西方诗人对泰戈尔这样的东方诗人的评价;尽管可能有见仁见智的地方,也不能不承认这篇评论写得很有特色,很有深度。所以我把这序一并译出,冠于卷首。

吴 岩

1984 年 12 月

观者 OCR、校对

2008 年 9 月 20 日星期六

11:18:58

ljctt@263.net

观者二校

2008 年 12 月 29 日星期一

05:11:57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