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raoke - Ameritz -《Karaoke - Hits 2009 Vol.1》[iTunes Plus AAC]

王朝资源·作者佚名  2010-01-20
 说明  因可能的版权问题本站不提供该资源的存贮、播放、下载或推送,本文仅为内容简介。

专辑中文名: Karaoke - Hits 2009 Vol.1

艺术家: Karaoke - Ameritz

音乐类型: 电子音乐

版本: [iTunes Plus AAC]

发行时间: 2009年01月29日

地区: 美国

简介:

资源码率: 256K

专辑介绍:

正版iTunes Plus AAC (256Kbps). 若想了解AAC格式音频.请点我跳转.

2009年1月份热门歌曲的卡拉ok伴奏带,有实力的驴友们可以欢唱了,一般录歌用Adobe Audition的朋友可以去搜索一下支持AAC的插件,就可以直接导入AAC格式了。

卡拉OK最早是起源于日本,由于日本的风俗,男人如果回家过早的话,会让邻居们看不起,认为天天工作连个应酬都没,每天回家的太早成了旁人笑话的把柄,所以许多日本男人就在下班后聚集在酒吧或茶馆,聊天到很晚才回家,后来慢慢

的他们觉得应该找点什么新的消磨时间的项目,就在酒吧里面边喝酒边用上电视机话筒等简单的可以用来唱歌的东西,后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演变成现在的卡拉OK,后来传入台湾,再由台湾传入大陆,有了今天的卡拉OK的景象。

卡拉OK日文原意是“无人伴奏乐队”,20世纪60年代是井上大佑先生年轻时在日本兵库县西宫市担任沙龙乐队鼓手的年代,发明的伴唱声轨和可携式麦克风。不到三年,卡拉OK开始大行其道,大公司纷纷剽窃井上的创意,推出自己的机型。等有人建议他申请专利时,已经为时太迟。井上承认:“我从没想过申请专利。”

这个概念早在1971年井上发明8-Juke(八声道点唱机)前就已存在,而8-Juke是一个红、白颜色的木箱,装配了麦克风、放大器和八音轨的卡带播放机,仪表板则以英文标示,以便看起来“时髦”些。井上以这部原型卡拉OK作为无歌手乐队的鼓音伴奏,在沙龙中接受想唱歌的顾客点歌时播放。后来他又想到,可以借机器来达到伴奏的功能。

井上说:“我是乐队里最差的一个,我完全没有音乐技术可言,所以他们让我担任乐队经理。我想,为什么不用机器来代替我们所做的?”

在他的鼓吹下,六位乐队成员组成一家叫作“新月”的公司,生产了11部8-Juke伴唱机,并出租给当地的酒吧,让想唱歌的人花100日圆(0.83美元)藉电视机大小的唱机点播放一首伴奏。这个价钱在当时相当高,但自得其乐的消费者很肯花这种钱。

井上说:“没有卡拉OK,几乎不可能像专业歌手那样在完整的背景乐队伴奏下唱歌。在以前,那是梦想。”

30年后,卡拉OK已成为世界性的家庭用语。

更多音乐欢迎加入 Any 最后的伊甸园

唱片版权归发行公司所有,本资源仅供交流分享,请勿用于商业用途,一切商业形式的下载与发布者无关。如果你喜欢这张唱片,请购买正版。

本人常驻服务器:www.UseNeXT.to

做源时间:每日12:00-23:00

封禁一切迅雷,哇嘎,脱兔等吸血客户端!

真正无源时请带帖子链接PM本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