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四分之一:马尔萨斯的神话与中国的现实1700-2000 》(Ma'ersasi de shen hua yu Zhongguo de xian shi, 1700-2000 )((美)李中清 & 王丰)扫描版[PDF]

王朝资源·作者佚名  2010-01-23
 说明  因可能的版权问题本站不提供该资源的存贮、播放、下载或推送,本文仅为内容简介。

中文名: 人类的四分之一:马尔萨斯的神话与中国的现实1700-2000

原名: Ma'ersasi de shen hua yu Zhongguo de xian shi, 1700-2000

作者: (美)李中清

王丰

译者: 陈卫

姚远

图书分类: 人文社科

资源格式: PDF

版本: 扫描版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书号: 710801374

发行时间: 2000年

地区: 大陆

语言: 简体中文

简介:

两位作者首先向“中国人口过剩”的神话提出了挑战,用一系列指标(包括人均粮食产量、人均粮食消费、农业劳动生产率、平均预期寿命、死亡率、营养学和人体测量学方面的指标等)说明了在马尔萨斯时代,中国的生活水准不仅能够与西方相比,而且在最近几百年中呈上升趋势。接下来,作者分析了历史和当代中国的人口行为,与同期欧洲人口行为作了对比,包括死亡率对人口的作用,中国的婚姻形式,婚姻生活中对生育的抑制,经济环境对人口的作用等。作者把人口行为放在中国文化背景中考察,揭示了中国生育文化、性文化、养生文化、婚姻文化等对人口抑制的影响。

作者最后考察了中国人口体系,提出中国人口体系以多种控制形式为特征。根据不同的人口、社会和经济环境,中国人能够适时地调整婚姻类型,控制生育率,调节出生婴儿的存活率。通过多种形式的收养,甚至能够克服人类生理的内在局限。所以,中国人口行为一直展示着一种理性的形式。中国的人口抑制和人口制度是长期的社会、文化和政治传统所造成的。作者认为,当代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实际上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背景,它是生育控制由过去的集体——家庭和家族,向更大的集体——地方社区以至国家范围的一种延伸,这正是计划生育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近二十多年来,中国人口学的发展异常迅猛,但由于中国人口问题的紧迫性,使人们多集中于当前人口问题的探讨,而往往缺乏历史的纵深考察。本书正是力图从历史的角度来探索中国人口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并就此对马尔萨斯有关中国人口问题的“定论”提出了挑战。论述言之有理,持之有据。

李中清,1952年生。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学博士,加州理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部教授,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清史问题》期刊创刊人。多年从事中国经济史与人口史研究,除发表了大量学术论文一外,已有分别与郭松义、康文林、刘翠溶和王丰等人合作的 《清代皇族人口行为和社会环境》、《中国乡村的命运与幸运》、《亚洲历史人口》等书出版。

王丰,1957年生。美国密西根大学社会学博士,加州尔湾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曾在夏威夷大学与东西方研究中心任教,多年从事中国当代人口与社会的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并有与刘翠溶、李中清等人合作的《中国人口面面观》、《亚洲历史人口》等书出版。

本资料来自互联网,限个人测试学习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