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俚语言情》(刘建斌)扫描版

王朝资源·作者佚名  2010-02-10
 说明  因可能的版权问题本站不提供该资源的存贮、播放、下载或推送,本文仅为内容简介。

中文名: 俚语言情

作者: 刘建斌

图书分类: 文学

版本: 扫描版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书号: 9787501015856

发行时间: 2004年06月

地区: 大陆

语言: 简体中文

简介:

内容简介

俚语是来自民间的语言,和咬文嚼字的转(zhuai)文相对应。也许有人觉得它太土气,难登大雅之堂,其实错了,而且的大错特错了。殊不知这俚语是真正从生活这来的,是经过几代人的加工,多少年的淘汰,才得以保留的精华。它所具有的民族性、知识性、哲理性,乃至于趣味性是那些文诹诹的、空洞的、呆板的语言所根本不能取代的。而且有些俚语可不胫而走,很容易就让人记得住,说得出。那真是风行水上自成纹,一点儿扭捏和做作都没有的。

俚语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粗俗的或通行面极窄的方言词,如北京话里的‘撒丫子’(放开步子跑)、‘开瓢儿’(打破头)。”对于这样的解释,我实在不敢苟同,更谈不上什么沟通。这一个“粗俗”就定了调子。我们再看书里粗俗的解释,原文是这样的“粗野庸俗”。好了,这就是说,俚语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粗野和庸俗的,事实查真如具吗?让我们阅读北京民俗作家刘建斌先生的《俚语言情》一书的同时,来寻找一下答案吧!

作者简介

刘建斌,笔名柳丛、伍文。1942年出生于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成长在北京小胡同中。受家庭熏陶,喜读书,好收藏。曾为《中国交通报》编委兼副刊部主任,《新闻写作窗》杂志主编,北京作家协会、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北京文物保护协会会员。北京史地民俗学会理事、东方收藏家协会钱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作者在北京生活、工作五十余年,对北京史地民俗十分迷恋,对古代钱币鉴定、收藏有独到见解。著有《京华风情歇后语》、《北京俚语俗谚趣谈》、《皇城春秋》、《北京胡同》(画册)、《北京童谣》(录音磁带及CD盘)等。

内容截图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